行業標桿企,2013年度中國建筑業成長性百強企業第1名;
中國第一、世界第二高樓(660米),開啟國內超高層基于BIM的數字化建造的“平安”模式;
應用于深化設計、論證和優化施工方案、把握施工進度脈絡、主導預知加工、現場精準定位等;
降本增效顯著,節省30%人工成本;
實現物資生產、運輸、入庫、出庫及安裝全過程信息可追溯性管理;
由“傳統現場半成品施工”向“工廠預制化流水組裝”的轉變;
由“手工操作”向“機器人自動化施工”的轉變;
由“現場監控”向“智能化遠程監控”的轉變;
由“單一施工管理”向“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轉變,推動了企業總承包管理模式的升級。
中施企協字〔2015〕15號
近年來,BIM技術在工程建設行業的應用不斷深化,成為施工企業優化與革新生產方式,帶動管理水平提升,加快推動轉型升級的有效手段。經調研,中建三局二公司在承攬國內第一高樓——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機電施工總承包項目的建造過程中,對基于BIM的數字化建造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1)將BIM技術與大數據、云計算、機器人全站儀、預制構件工廠化等相結合,應用于深化設計、優化施工方案、把握施工進度、主導預制加工、現場精準定位等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僅BIM與機器人的結合使用,可節約人工成本約30%。(2)開發應用了項目物資二維碼管理系統,通過移動終端設備pad對二維碼的掃描,實現了物資生產、運輸、入庫、出庫、盤點等全過程的配送、調撥和可追溯性管理,大大提高了項目現場物資管理的效率。
為了進一步總結經驗,分享成果,加強交流,發揮典型案例的啟發借鑒作用,我會決定于2015年5月22日在深圳召開“中建三局二公司平安金融中心項目基于BIM的數字化建造現場觀摩交流會”。會議的具體事宜由《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承辦。
一、觀摩環節
1. 平安金融中心項目5個區域現場觀摩與交流,具體如下:
區域 | 展示內容 |
---|---|
B2層 | 二維碼庫房、倉儲式管理展示 |
B3層 | 制冷機房及公共區域綜合管線展示 |
27層 | VAV空調系統調試成果展示 |
26層 | 設備層及設備管線展示 |
89層 | 工廠流水化加工、測量機器人、高效能機械設備展示 |
2.基于BIM的工廠預制加工生產線現場觀摩與交流;
3.基于BIM的新技術、新產品應用視頻、畫冊、展板現場觀摩與交流。
二、研討環節(介紹詳見附件)
1.BIM技術在深化設計、方案論證、現場管理、進度管控、預制加工等方面的應用成果展示與介紹;
2.與BIM技術應用有關的云計算、大數據、機器人、遠程視頻等軟硬件技術成果展示與介紹;
3.項目物資二維碼管理系統成果展示與介紹;
4.BIM應用帶動管理創新經驗和成果介紹;
5.業界專家對BIM應用成果進行分析和點評。
企業三總師以上的高層管理者;工程部、信息中心、科技部、企劃部、物資部、成本部等部門負責人;項目經理等。
1.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建股份技術中心顧問總工肖緒文
2.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副秘書長李清旭
3.中國平安不動產有限公司總經理朱政堅
4.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曾偉明
5.中國建筑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總經理易文權
6.廣東省建筑業協會秘書長梁劍明
7.同濟大學經管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王廣斌
8.《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社長黃享華
9.中建三局第二建設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羅宏
10.中建三局二公司安裝公司總經理蔣保勝
11.中建三局二公司安裝公司執行總經理黃正凱
12.平安國際金融中心機電總承包項目部經理鐘劍
會議形式:采用現場觀摩、介紹與交流相結合的形式,安排半天時間實地觀摩考察。
會議時間:2015年5月22日,5月21日報到,會期1天;上午集中研討,下午實地觀摩、答疑互動。
會議費用:會務費、資料費1200元。食宿統一安排,費用自理。
會議地點:深圳寶亨達國際大酒店(龍崗區布瀾路35號寶福李朗珠寶文化產業園E區)
- 距深圳北站18.9公里,乘出租車約25分鐘;
- 距離羅湖火車站14.7公里,乘坐出租車約25分鐘;
- 距離深圳寶安機場40.5公里,乘坐出租車約50分鐘。
聯 系 人:許方廣沈艷龔煒
電 話:010-68520351 010-68520350
傳 真:010-68570772
酒店聯系人及電話:肖 生 13418583063
附 件:
1.“中建三局二公司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項目基于BIM的數字化建造現場觀摩交流會”說明;
2、“中建三局二公司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項目基于BIM的數字化建造現場觀摩交流會”回執。
二○一五年四月一日
(1)中建系統號碼公司的排頭兵。三局支柱、中建先鋒、行業標桿;
(2)工程建設行業“六者”先鋒。深圳速度的創造者、建筑高度的締造者、高端項目的拓荒者、建筑品質的引領者、行業改革的先行者、機電安裝行業的領軍者;
(3)技術優勢達到國內和國際先進水平。在超高層建筑、超高層鋼結構建筑、特殊構筑物、大型工業建筑、復雜深基礎施工以及超高構件吊裝、大型超長預應力張拉、大型機電設備安裝等方面具有獨特的技術優勢,達到國內和國際先進水平;
(4)問鼎行業成長性企業百強。榮獲2013年度中國建筑業成長性百強企業第1名。
(1)國內第一、世界第二的超高層項目。平安金融中心總占地面積18931m2,總建筑面積459187m2。地下五層,塔樓層數為118層,主體結構高度為558.45m,塔尖結構高度為660m;裙樓為11層,結構高度為55.4m。項目由中國平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中建三局二公司承擔機電安裝總承包。
(2)國內第一個大型機電施工總承包項目。該項目機電總承包工程合同金額近13億元,包括20多個機電專業系統,涉及眾多專業分包單位,交叉作業量多、作業面廣,工期較長,項目多工種穿插施工,管理難度大,技術要求高。
(3)開啟“平安”建造模式。因項目機電工程的復雜性,中建三局二公司大膽引進BIM技術,實現了施工的數字化建造,走出了一條國內超高層機電總承包管理新路,開啟了國內超高層機電總承包“平安”模式。
(1)BIM應用于深化設計。包含: 系統模型和地下室模型的搭建(BIM模型要求及標準;BIM模型交付管理;BIM全專業模型搭建);設備層模型排布(BIM碰撞檢查);標準層模型深化(BIM模型出圖)。
(2)BIM應用于論證、優化施工方案。包含:壓型鋼板上支吊架預埋方案;塔樓板式換熱機組吊裝方案;豎向管井倒裝方案;柴油發電機路徑演示方案。
(3)BIM把握施工進度脈絡。包含:整體進度計劃模擬;標準層施工進度模擬;樣板層施工工序模擬;地下室分區段施工模擬。通過Navisworks與project的輔助,模擬施工進度,并通過與現場進度的比對直觀表現進度偏差,制定相應的進度調整措施,為提高進度管控能力提供保障。
(4)BIM主導預知加工。包含: 通過inventor軟件將BIM模型轉換成裝配圖,交給工廠下料加工,變成裝配圖運至現場組裝施工。流程為模型分段;裝配清單;下料;拆邊;半成品風管裝箱。
(5)BIM現場精準定位。包含:模型讀取;現場尺寸校核;模型放樣;風管安裝;利用全站儀實現深化設計與現場施工的無縫連接。同時,通過模型對成本、勞動力、材料物質等資源信息的集成,優化資源投入計劃,高效保障工程建設的資源投入。
(1)BIM私有云搭建。項目搭建的BIM私有云平臺,一是可實現數據的集成、統一管理,通過對模型數據的存儲和權限設置,可保證模型數據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減少BIM對計算機硬件設備的依賴,便于信息的統籌管理;二是充分利用云計算功能,使得項目可以通過云計算技術解決因為模型信息量大而導致電腦運行緩慢或無法運行的問題,提高了大型模型集成運算能力和深化設計效率;三是實現了模型數據信息的后臺交互和調用,服務器提供了一個大的平臺,將項目相關信息資料進行整理歸類,方便數據隨時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2)機器人全站儀技術及放樣管理。公司在BIM平臺的基礎上開發和應用了測量機器人機電管線安裝施工技術,極大地提升了施工的精確性。一是該測量機器人可采集現場建筑結構信息,將現場情況以三維數據的形式反饋到BIM模型中,優化施工設計,減少施工錯誤;二是利用機電專業的BIM模型中的三維數據信息,進行現場機電管線和設備安裝精確高效的定位放樣,從而優化施工流程;三是利用測量機器人采集施工現場數據,通過實測數據與設計數據的對比,可以實現輔助施工驗收,確保施工成果的質量水平達到設計要求。BIM技術與機器人的使用預計可節約人工成本約30%,就平安項目塔樓現場放樣過程中為例,完成一個標準層主要風管放樣及支吊架固定過程,傳統方法需要3名工人工作7個工作日。在全站儀的配合下完成等量的工作,只需要兩名工人工作3個工作日即可完成,每一個標準層節省了15個標準工作日。
(3)大口徑自動焊接設備。項目引進采用DS(高速數字信號處理器)和CPL(復雜可編程邏輯器件)為核心的全數字控制大口徑自動焊機,可進行立焊、橫焊、仰焊和切焊,體積小,重量輕,安裝方便,軌道采用磁鐵或真空吸盤吸附,使用方便,焊縫質量飽滿、光滑。200厚鑄鋼件焊接技術,在國內首次采用。
(4)冷卻塔群CFD模擬。與高校研究所緊密聯合,開展技術研究和方案論證工作,使用Gambit和fluent軟件對標準層、冷卻塔群及風冷熱泵機組氣流組織分析,復核設計院將冷卻塔群設置在室內對設備選型的影響,避免后期調試存在隱患;完成風冷機組優化、室內大空間空調氣流組織CFD分析,有效地利用設備復核為商務提供變更機會。
(5)遠程視頻驗收系統。現場派專人對驗收部位進行實施攝像,保持信息同步傳送,驗收人員通過適時影像對需要查看的部位驗收。
(6)項目現場管理系統應用。通過ipad版項目現場管理系統,應用信息化手段和BIM建模技術,將國家規范、上級和企業的各項管理要求進行固化,指導、輔助大型復雜工程施工過程管理和控制,實現事前控制和動態管理,達到項目管理行為統一、管理記錄完整、管理過程可控、履約能力提升的效果。
(7)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PLM)。項目部力爭打造機電行業“4S”管理模式,構建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臺:開發物資二維碼管理系統和研究機電BIM模型運維管理系統。從物資生產、運輸、入庫、出庫及安裝全過程信息進行可追溯性管理;后期與BIM進行數據交互實現全數字化物業運維管理,打造全數字化的運維管理系統,實現平安項目的核心管理理念與戰略規劃有機、高效的結合,為今后項目的調試、運維服務提供良好的保障。
(1)物資二維碼管理系統。項目上開發了物資二維碼管理系統,從物資生產、運輸、入庫、出庫及安裝全過程信息進行可追溯性管理;采用裝配式貨架,對重要、零散材料進行分類管理,標示清楚,方便出入口管理;結合二維碼物流配送和調撥管理,通過移動終端設備PDA對條碼的掃描,物資在入庫、出庫、盤點的信息一目了然,提高了施工階段材料進出庫、分類、限額領料等的管理效率。
(2)后期物業的運維管理。基于已開發的二維碼物資管理系統,對物業管控的關鍵點如設備、閥門、電箱等進行二維碼編制,并與BIM模型相結合,錄入物業運維需要查詢的相關信息,建立數據庫,以方便后期物業的運維管理:第一階段實現對物資常規出入庫、報表管理,鏈接集采平臺、集成系統實現資源共享;第二階段建立以BIM模型為基礎,集成虛擬建造技術、物聯網技術、云服務技術、高端輔助工程設備的數字化精益建造平臺;第三階段建立系統運維全生命周期管理,為今后項目的調試、運維服務提供良好的保障。
(1)“五者”奮斗目標。中建三局深圳平安金融中心機電總承包項目以“擔當平安之重”為歷史使命、以“追求科技創新”為工作導向、以“過程精益樹品牌”為管理標準,提出超高層項目機電安裝“總承包管理的領先者、BIM綜合技術的創新者、信息化集成的突破者、產學研結合的推動者、綠色節能的踐行者”的“五者”奮斗目標,致力于打造“人文平安、信息化平安、科技平安、綠色平安”。項目部以統籌組織、協調服務、集成管理為核心管理理念,從目標制定到資源保障進行戰略策劃,從目標分解到實施組織完善戰術制定,形成項目獨有的機電總承包“靶心”理念。
(2)實現了四個轉變。由“傳統現場半成品施工”向“工廠預制化流水組裝”的轉變;由“手工操作”向“機器人自動化施工”的轉變;由“現場監控”向“智能化遠程監控”的轉變;由“單一施工管理”向“項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的轉變,推動了企業總承包管理模式的升級。
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