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八大”勝利召開,不僅為中國人民建設“美麗中國”、建成“小康社會”、實現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勾畫了藍圖,而且制定了具體的改革發展措施、路徑和時間表,極大地振奮了國民士氣。2013年,我們將認真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總體要求和國務院國資委的部署,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以轉型升級為主攻方向,以黨的建設為重要保障,迎難而上,努力做好“五個升級”“兩個提升”。
堅持高端營銷,推動經營方式升級。中國建筑2012年度新簽合同額、營業收入分別達到10,336億元、5,67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9.5 %、15.4%,成為中國乃至全球建筑地產行業發展的領軍企業;在中央企業中,營業收入排名第五位、利潤總額排名第九位。今年,中國建筑將堅持和深化“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經營方式。所謂“為”,就是在高端領域和國際市場與跨國公司進行競爭;所謂“不為”,就是不與民營企業在中低端市場爭利。通過高端營銷,推動中國建筑經營方式從大市場向區域化市場、從大業主向合作型業主、從大項目向效益型項目的轉變升級。
堅持和深化“四位一體”,推動發展模式升級。近年來,中國建筑運作實施了北京門頭溝、西安灃渭、天津新塘、中關村生命園三期、重慶兩江新區等10多個城市綜合開發項目,計劃總投資651億元,開發土地面積合計約200多平方公里。2013年,中國建筑要繼續抓住“城鎮化”發展的戰略機遇,順應地方政府的發展需求,進一步深化市場導向的內部協同與資源整合,將我們的單項優勢聚合為整體優勢,形成規劃設計、投資開發、基礎設施建設、房屋建筑“四位一體”城市綜合建設模式。
探索實踐新業務,推動產業升級。中國建筑主營業務主要是房屋建筑、房地產投資開發、基礎設施建設、勘察設計與國際業務。為了實現“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奮斗目標,我們一方面積極推動原有五大主業實現聯動升級,另一方面,積極推進公司商業模式創新,開啟中國建筑藍海戰略之路。最近,經過幾輪研討,一些思路逐步清晰,認識更加明確。我們要下大力氣推進向環保節能新業務的轉型,用實際行動為“生態文明”建設貢獻力量;積極開拓城市綜合體項目,有效發揮融投資運營的綜合效應,提升綜合服務能力;同時,積極推進產融結合,形成新的競爭力。
實施科技創新,推動技術升級。2012年,我們要進一步推進建設全產業鏈“綠色中建”、“數字中建”和建筑工業化的各項舉措。設計院要提升綠色建筑的原創能力,加快推進科技研發平臺建設和重大研發項目,進一步加強重大工程項目的技術支撐和服務。要在城市綜合開發業務、房地產開發業務中選擇典型工程,啟動從投資、規劃開始,到設計、施工、物業管理的綠色全產業鏈示范項目,并作為住建部的全國示范項目。大力推進BIM、建筑工業化等方面的技術研發;加大新型建材和新型模板體系的科研成果轉化力度,引領行業科技進步。
強化品質保障,推動管理升級。2012年,中國建筑按照國資委關于開展管理提升活動的部署,取得了重大成果。總公司和二級企業兩級總部管理費用同比分別下降7.5%、6.9%。今年,我們將全方位推進管理提升工作,尤其要全力推進集采平臺在全系統的應用,實現工程局全覆蓋、大宗材料采購全覆蓋的目標,力爭全年集采平臺采購合同額突破1000億元。同時,進一步推進資金全球集中管理工作,實現資金二級集中度不低于98%。
創新基層黨建,提升科學發展的保障力。在宣傳貫徹“十八大精神”的基層黨建調研活動中,要著力推進“四個轉化”: 要把黨組織政治優勢轉化為企業的制度優勢,要把黨組織先進性優勢轉化為黨員攻堅克難的作風優勢,要把黨組織群眾工作優勢轉化為企業和諧發展的環境優勢,要把黨組織黨風廉政建設優勢轉化為職工廉潔從業的行為優勢。同時,還要把企業管理中的“過程控制”理念引入黨建工作,以標準化促進科學化。進一步加強基層黨務干部的能力素質建設,要通過構建評估考核體系,提高黨建工作價值創造能力。
全面落實黨管干部、黨管人才責任,提升人力資源戰略管控力。管干部、管人才,是企業黨組織的重要職責,也是“進入中心、發揮作用”的重要載體。今年,我們要我們統籌規劃、積極推進,加快構建科學高效的人力資源戰略管控體系,加快推進人力資源標準化,加快深化員工職業生涯設計。
易軍:碩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全國勞動模范,中共十八大黨代表。獲“全國優秀項目經理”和“全國勞動模范”稱號;曾被建設部聘請為高等工程管理學科專業指導委員會委員;2002年4月被推選為英國特許建造師協會(CIOB)中國地區副主席;2002年6月,被推選為中央企業青年聯合會副主席。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郵編:100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