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分析和形勢展望
2016年問題分析。2016年建設公司生產經營管理工作總體上平穩推進,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如下。
1、區域萎靡,業務增長勢頭不足
近2年區域公司業績明顯下滑,外向度從前年50%縮水至20%,個別地區業務青黃不接。主要原因除了受經濟形勢影響外,還受到地方保護、人員儲備不足、管理骨干不愿意走出去等因素影響。區域市場的退步對公司上市和戰略發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2、競爭激烈,業務承攬壓力山大
受經濟形勢影響,臺州地區可承攬項目數量有所減少,全年三區只有17個3000萬以上房建項目公開招標,尤其是下半年招投標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技術標編制各單位比學趕超,多家企業聯合打壓,外加招標規則中的抽簽運氣等不確定因素,使得公司痛失一部分優質工程。全年除公司房開項目外,承接的住宅房產項目僅6個。目前公司房建業務占93%,裝飾、市政、安裝、水利等業務總計不足7%,專業公司成長緩慢,細分市場競爭優勢微弱,可見僅靠公共建筑、工業廠房項目來保持業務增長勢頭壓力極大。
3、行業變革,風險管控難度劇增
隨著營改增的全面推行,在新的稅務體系下我們全面實施精細化和增值稅管理,但仍有少數項目經營負責人認識不夠到位,無視稅務風險,成本意識和四流合一管理不到位。隨著全國誠信信息平臺的推廣,人證到崗的要求更加嚴格,個別項目部的人才培養模式仍沒有轉變,仍抱僥幸心理希望通過“借證借人”的模式換取低成本。伴隨經濟下行,司法訴訟案件激增,項目部防范法律風險能力不足。這些是我們2017年重點要關注和解決的問題。
2017年形勢展望。2017年是實施“十三五”規劃的重要一年,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也臺州裂變發展造就史上投資增速最快的一年。全國各地抓項目進入“施工高峰期”,基礎設施建設將進一步發力,“一帶一路”、地下管廊、海綿城市、棚戶區改造、沿海高速、繞城環線、城市輕軌將是我們要緊緊把握的新機遇。浙江省的“三改一拆”行動,臺州建設“一都三城”的戰略目標,以及椒江“大步邁向濱江時代、全力建設臺州新府城”的新定位,都表明建設投資規模將進一步擴大,這些將為建筑業發展帶來重大機遇。
從統計數字上看,建筑業2016年增速從2015年谷底時的2.3%開始調頭向上,達到6.7%,但這個增速與以往不同,房建和大量的民企仍在嚴重下滑,基礎設施和大量國企在快速增長,中建增速保持在9.6%,可見我們的市場合作戰略必須調整。為了響應中央的“互聯網+”的號召,大央企和大國企已普遍建立電商集采平臺,不少民企通過聯合建立集采平臺來加強成本和風險管控,可見互聯網思維已經滲透影響到建筑業。PPP政策落地加速,官方宣布的PPP項目已超過15萬億,無疑這將給建筑業帶來新的發展契機,對于施工企業而言,面對嚴冬必須轉型升級投入到PPP的浪潮,用投資合作拉動施工是必然的戰略選擇。
2017年創新將成為主流,創新可以帶來新市場、新增量,通過創新創造新的客戶價值,將老市場做出新價值,延伸垂直產業鏈來構造新的業務和利潤,這些互聯網企業作風也將在建筑業盛行。我們要重視新科技帶來的紅利,裝配式建造、BIM、機器人、無人機、VR、大數據、3D打印等對建筑業滲透加快,利用新技術解決和提升復雜的建筑業運營體系將成為企業占領市場的首選戰略。打造提升獨一無二的競爭力來占領細分市場份額才是有效的優勢戰略,否則就會被邊緣化、被衰退、甚至被淘汰。
統籌部署2017年工作
2017年是實施集團“十三五”規劃的深化之年,也是新形勢下穩健發展的重要一年。公司各項主要經營計劃指標要求確保穩中有進,重點關注合規性經營、風險防范、保持區域行業領先以及在質量、安全、技術、市場、資源等方面的均衡成長。
確保公司特級資質及各專業資質相關經濟技術管理指標的符合性,保持臺州市龍頭企業稱號;工亡事故零,策劃魯班獎2項,創省級優質工程3項,創市級優質工程8項,另策劃市政工程創省級優質工程1項、市級優質工程1項;策劃創國家級安全獎項1項,創省級安全獎項8項,創市級安全獎項12項,其中策劃市政項目爭創省級安全獎項1項、市級安全獎項2項,爭創浙江省綠色施工示范工程1項;各區域公司創市級以上優質工程獎項或安全獎項各1項。獲得省級施工工法2項,發明專利獲得1項,申報1項,實用專利獲得1項,申報1項。獲得新技術應用示范工程省級2項,市級4項。
確保上市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按預期實現。保持銀行AAA級信用,確保省信用中心AA級信用等級并力爭AAA級,保持工商系統AAA級信用,保持全國和省級先進建筑業企業,策劃申報水利資質晉升二級資質,策劃總承包或專業資質申報。信息化建設滿足建設部信息化考評細則要求,建設運營保持省內同行業先進水平;工程項目處于良好受控狀態,合同管理達到省內領先水平;一、二級建造師及設計類核心人員儲備滿足資質新標準需要且保持省內同行業先進水平。
2017年度工作的主題是:堅定不移地以上市為核心,加快落實合規性改造;落實兩個“布局”,搭建杭州總部,深耕臺州主戰場,構筑產業發展新格局;深挖三個增量,醞釀新一輪增長;保障四個匹配,促人才結構健康發展;打造五個品牌,爭當行業排頭兵;嚴控七類風險,構建防控管理常態化。
圍繞該主題,我們要堅定信念,上下同心,共同努力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
落實兩個“布局” 構筑產業新格局。一是腳踏實地落實上市融資轉型的布局。主要做好六個“加強”:一是加強成本管控,組織上加強專職成本管理人員的配備,完善成本管理體系,按上市要求做到按月確認工程量,確保四流合一;二是加強支付管控,規范工程款、材料款項等款項的收取和支付,做到現場業務真實,公司統一支付;三是加強法務治理,事前干預,盡量避免訴訟事項發生,做到合法合規經營;四是加強財會人員配備,要求規范做賬,持續落實財務培訓,保障IPO對財務人員職業素養的要求;五是加強發票管理,建立嚴格的發票查驗機制,避免發票虛假、遺失、逾期等現象發生;六是加強不良信息治理,建立常態化的防范和應對機制,杜絕和預防行政處罰、民工工資、上訪、財稅、銀行、工地欠費、法院、通報批評等不良記錄的出現,把不良信息治理當做頭等大事來做。我們的上市準備工作不是少數人的突擊戰,去“拆墻補洞”,而是全員參與的持久戰,要做到“長治久安”,要建立有效的“生態”機制,為成功上市發展保駕護航。
二是科學統籌搭建杭州新平臺的布局。2017年將加快杭州總部和臺州本部的部署調整,全方位統籌謀劃,統一步調,確保穩步有序推進,實現產業新格局。杭州總部將要成為公司布局全國的新名片,成為市場拓展、人才引進、融資投資的新平臺。與此同時,繼續深耕臺州“主戰場”,以臺州為根本輻射周邊以及中西部市場。
深挖三個“增量” 醞釀新一輪增長。市場是企業發展的源泉,業務增量是成功上市的必要條件,我們要不遺余力地開辟市場、搶占份額,來提升行業地位和話語權,為此要深挖好三個“增量”。
一是深挖區域市場開拓潛力。區域公司要拓寬經營思路,創新業務合作模式,力爭與地方政府、國企、上市企業、優質房企、銀行等優質客戶合作,培養優質業務源。工程公司要解放思想,把隊伍和業務延伸出去,走出臺州打造區域根據地。專業公司要做專專業市場,培養專業競爭力,擴大專業細分市場的份額。同時還要積極嘗試與國際承包商合作逐步涉足海外市場,盡可能多地挖掘業務增量。
二是深挖新興業務模式發展空間。隨著建筑業和投融資市場的改革、一路一帶的不斷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城市地下市政管廊建設、智能家居以及鐵公基項目等數以萬億元的項目以PPP、EPC工程總承包的形式向市場釋放,我們要拓寬思路,集中資源優勢,積極嘗試新型業態模式,“傍大款”、“找伙伴”,探索挖掘多種建筑金融模式和業務合作渠道,提升公司經營檔次,占領行業市場的上風向。我們要積極嘗試擁抱“互聯網+”,如何通過重塑我們的競爭力、贏利模式、管理模式,來實現加金融、加建材、加物流、加管理服務等,達到人、項目、數據、資金、物流串聯的質變,這是我們下階段要思考探索的方向。
三是深挖大客戶戰略合作渠道。我們要定向深入開發大型優質客戶,與央企、銀行、上市公司、優質房企、建筑強企多方位合作,先合作后延伸,以點帶面,建立長期可持續的業務來源。公司推行大客戶戰略,學習中天等行業標桿,配備培養職業化的商務公關人才,建立客戶資源池,深化客戶經營管理,服務好客戶和客戶周邊的潛在客戶,優勢互補,實現合作共贏。
保障四個“匹配” 促人才結構健康發展。一是現場人員與管理崗位相匹配。公司將力推項目團隊的建制管理和職業化培養,策劃逐步出臺內部崗位認證制度,針對專人專崗開展系統的職業化培訓,無認證不予上崗,并建立項目部薪酬對標體系,讓取證持證、專業技能水平與薪酬、職業生涯規劃相配套,從而引導管理人才健康成長。
二是人員素質與企業發展相匹配。公司將優化培訓方式,定制個性化的定期定量的網絡學習課程,豐富活動形式,把學習培訓與提高素質、服務生產緊密結合。
三是薪資福利與執業技能相匹配。針對項目部薪資浮動大、新員工成長感迷茫,公司將調研出臺項目管理人才評價認定制度,細分等級和評價因素,把取證、培訓、專業水平、執業年限、資信評分等因素量化,幫助項目部實現薪資對標管理和提升人員聘用的性價比。
四是人才儲備與上市要求相匹配。根據上市部署,公司要前瞻性地儲備、培育、引進一批法律、商務、金融、財會等領域的高層次、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進一步優化人才結構,為上市養兵練兵。同時,策劃招納博士、導師、研究生,為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和科技研發做好儲備。
打造五個“品牌” 爭當行業排頭兵。一是持續策劃工程品牌。加強創優創標化的統籌管理,提前策劃準備,尤其是兩個創魯班獎項目,從施工工藝、工程資料、樣板引路、技術亮點、榮譽加分點、難點控制點、分包方管理等各個方面,全過程跟蹤糾偏,確保品牌業績良性循環。同時,組織策劃好一批各方面都過硬的“標桿級”典型觀摩工地,提升品牌形象,爭當行業排頭兵。
二是努力打造進度品牌。進度意味著業績、市場和效益,公司生產副總要牽頭組織好項目的開竣工審核、開工交底、項目班子組建、以及業主方的對接服務工作,狠抓全過程的進度管理工作,打造方遠速度,創進度品牌。
三是努力打造技術品牌。公司和項目部要培養挖掘一批資深技術專家型人才,尤其是專業細分領域,通過建立智庫平臺,實現優勢資源互享,為施工和管理提供智力支持。同時,加快超高層、深基坑、裝配式施工、BIM協調管理等高端施工技藝的學習和儲備,狠抓技術標編制的創新提升,加快引進推廣新興技術、材料及工具,確保行業技術領先地位,緊跟技術前沿,打造核心競爭力。
四是努力打造資信品牌。公司將繼續加強信用治理,爭創省發改委AAA級信用。加快部署幕墻、智能樓宇、園林綠化及水利資質的申報晉升,統籌規劃企業和人員的榮譽及業績,盡可能多地提升資信品牌。
五是努力打造信息化品牌。公司將針對信息化重點做好簡化、集成化、移動化、智能化這四個“優化”,提質增效、落實管控、實現決策分析,讓我們的信息化簡單易用,服務好項目管理,同時走在行業前列。
嚴控七類“風險” 防控管理常態化。新時期,風險防控要常抓不懈,建立常態化的防控機制,尤其是對所有在建項目的質量、技術、安全重大危險源及重大糾紛的動態管控,要建立內部曝光臺、黑名單,防范好每一類風險。具體要做好七個嚴控:
一是嚴控安全風險。安全防范必須“下功夫”、“下決心”,決不能浮于表面,要嚴格安全標化管理,嚴查專職安全人員配備到崗、重視安全資料,嚴控安全管控點,特別是大型機械設備、高大支模架等易造成群死群傷事故的防范。除了做好自身的安全管控,還要做好對分包方的風險防范,積極履行總包管理職責,維護公司品牌形象。在傳統安全管理的基礎上,要適應新時代的要求,敢想敢創新,積極嘗試物聯網、信息監測、大數據等新型安全管理工具和管理手段,變被動預防為主動防御,加快推進標準化、定型化、工具化管理,建立更加有效的安全生產保障體系,打造現代化的安全工地。
二是嚴控質量風險。優質是我們大客戶經營的根本,公司總工和各項目負責人必須高度重視,落實完善質量管控機制,狠抓質量通病整治,防范質量風險,責任到人,常抓不懈。重點狠抓工程資料歸檔管理,尤其是典型業績資料,為公司守好青山護好田地。加強質量通病防治的系統研發,完善工藝,樣板引路,持續打造方遠過硬的質量品牌。
三是嚴控法律風險。公司建設完善訴訟案例建庫,以案說法,提升各管理團隊的法律素養。項目部要逐步培養配備法務專員,凝聚智力資源,為生產經營保駕護航。同時把好合同審查關,做好防訴訟反訴訟示范文本的發布和宣貫,重點做好工傷事故、交通事故的事前防范培訓和輔導。
四是嚴控稅務風險。各項目部必須清晰稅務風險,嚴格遵守四流合一,合法經營納稅。財務部門要做好稅務籌劃和抵扣跟蹤,為項目部出謀獻策,加強稅務指導,改進、優化管理流程,真正幫助減輕項目稅負。
五是嚴控成本風險。公司在現有成本管控體系的基礎上,通過信息化重點引導項目部編制真實、準確、完整、有效的計劃成本,逐步讓成本管控和精細化管理接地氣。職能部門要及時、動態掌握業主及合同相關方的信用、財務狀況,知己知彼,確保風險可控。為了做好增值稅管理和上市合規性改造,公司將繼續為區域公司配備好“三把手”,派駐服務區域公司,增強溝通協調,更好地規避風險。
六是嚴控信用風險。建設部的“四庫一平臺”全面扎根聯網勢在必行。要求各組織、各職能部門在這張大網落地之前,居安思危、未雨綢繆,統籌考慮施工許可、項目竣工備案、創優創杯、不良信息等管理工作,提前部署,有備無患。
七是嚴控勞務風險。下階段將通過勞務公司全面加強勞務管控,落實勞務用工實名制管理和合格班組考評管理。在今年臺州市建筑業大會上董貴波市長明確表示,要打造無欠薪臺州,發生拖欠民工工資一次限制承接業務一年,兩次兩年,超過三次永久限制。對此,公司將推行嚴厲的問責機制,勞資糾紛限時解決,并且與經濟考核掛鉤,確保民工工資按時有序發放。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 郵編:100070 電話:010-68520349 傳真:010-68570772 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