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晰戰略,創新驅動,積極應對新形勢
從我們面臨的國際形勢看,受石油價格和礦產資源價格低位影響,多數國家財政收入急劇減少,項目發包數量大幅減少;融資類項目推動也越來越難,政府更傾向于PPP投資項目啟動。一些西方國家開始加大對非洲投入,國外工程承包商逐漸盯準非洲市場,國際建筑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低價競爭成為項目競爭取勝的關鍵。尤其是在中亞和環黑海區域,我們在成本方面的比較優勢正在迅速削弱,國際競爭和經營壓力進一步凸顯;非傳統安全壓力依然存在。
當然,在當前國際環境下,我們也仍然面臨著諸多發展機遇。公司目標區域市場的所在國,能源、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市場需求潛力巨大,市場空間廣闊,將為公司提供長期、廣闊、穩定的市場;隨著中非“十大合作計劃”重大戰略和“一帶一路”戰略逐步實施,相關融資政策支持體系日益健全,將促進非洲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將資源優勢轉換為經濟優勢,必將推出一大批基礎設施項目,為中資企業帶來重大戰略機遇。
從國內形勢看,建筑業產能過剩問題突出;能源電力領域,電力消費增速明顯回落,水電新開工規模有限。但根據國家“十三五”及相關行業規劃,建筑業在“穩增長”政策下仍將保持有效投資強度,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及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等發展戰略逐步落地,將撬動規模龐大的基礎設施建設市場,水利水電等領域的重大項目將加速落地,清潔可再生能源將繼續保持較高增速;水資源與環境治理領域,正在快速成長為戰略性新興產業;公路、機場建設投資規模將保持高位水平,城市基礎設施開發建設逐步提速;福建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自貿區建設與福州新區建設,在深入實施過程中,將為我們非傳統業務的拓展提供許多新的契機。
面對國內外新形勢的變化,我們一定要有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使命感,站在公司持續健康發展的戰略高度,沉下心來,進一步明晰我們的發展戰略,深入研究確定“我們要去哪里、如何去”等重大發展問題,通過明晰公司“十三五”規劃,以及相關專項規劃,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發展方向。
要堅持戰略、問題和質量、效益導向,力爭在體制機制創新、質量效益提升、資源整合配置、歷史遺留問題清理等重要和關鍵領域取得實質性成果,清除各類發展障礙。
2017年改革發展的總體思路和重點工作
2017年,是公司領導班子正式換屆年,也將是公司改革發展工作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一年。結合當前的形勢和任務,2017年,公司工作的總體思路是:全面貫徹電建集團(股份)公司工作會議的部署要求,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穩中求進,全面做好深化改革、創新驅動、提質增效、防范風險、加強黨建、職工共享發展等各項工作,確保公司改革發展更上新臺階。
2017年,公司將著力抓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深入強化市場布局,繼續擴大市場訂單。面對市場新常態,要堅持市場導向,通過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持傳統業務在國內的市場競爭力與品牌影響力,穩健發展相關多元的非傳統業務,堅定不移地“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以更有效的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應對不斷變化的市場。要通過深化改革、創新驅動,創造新市場、新業務、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新的業務發力點和利潤增長點;要及時調整、完善市場規劃,積極整合資源,不斷完善職責明晰的市場營銷組織體系,深入強化總部營銷能力建設,夯實一線營銷機構的專職營銷人員配置,深化與股份公司及其平臺公司,內外部有關單位各層級的溝通互動。加快創新營銷模式,提升營銷計劃質量與執行力,明確營銷責任分工,健全營銷激勵約束機制,完善合作營銷原則,規范目標市場負面清單,對于金額低、風險大項目,堅決不介入,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慎應風險,避免無效擴張。
要繼續推動國內傳統業務發展,密切與兄弟設計、施工單位的交流與協作,積極開展一體化營銷,努力推進國內EPC水電市場開拓。深入跟蹤大渡河、瀾滄江、金沙江等流域的國家重大水電項目競標,關注新疆水利工程、引漢濟渭、黃金峽水利樞紐、引江濟淮、滇中調水及各地水環境治理、水庫灌區等國家重點水利項目,有選擇地進行重點拓展。作為60多年來在福建水電市場一直有重要影響力的駐閩央企,福建省內的永泰、同安等抽蓄電站主體項目,羅源霍口水庫、北水南調一期、泉州白瀨水利樞紐等項目,更要精心籌劃,堅定信心,積極參與競爭。
要重視國內路橋、市政業務的拓展,保持與電建路橋集團等平臺公司的密切聯系,以渝蓉高速公路路面項目成功履約為契機,通過少部分參與投資或僅參與建設方式,爭取從電建路橋集團等平臺公司獲得更大份額的路橋、市政業務。穩妥開展合作營銷,依托公司為福建交通建設AA級從業單位優勢,積極開展自主營銷,穩妥開展合作營銷,實現福建路橋競爭性業務持續發展;利用福建省房建與市政工程總承包試點企業優勢,主動與政府對接,爭取合適的項目采取工程總承包方式,加快推進福建本土的水環境業務等非傳統業務拓展,加強介入軌道交通市場研究,在時機成熟時,穩步參與軌道交通業務。要積極做好發展鋼結構、裝配式建筑行業準備,力爭把握市場先機。江西當地政府的溝通對接,效果良好,要爭取前期已經取得重大進展的有關項目,早日落地實施。
航空港公司要牢固堅持中國電建拓展國內外航空港業務平臺公司的定位,堅持以市場營銷和品牌建設為主,以積極爭取重大機場或機場相關項目投資建設為重點,盡量縮短航空港公司的發展培育期。利用電建大平臺,將高端營銷和基礎營銷有機結合,逐步夯實下轄的7個營銷辦事處。創新商業模式,以服務先行和融資推動為兩翼拓展市場。整合戰略合作伙伴比較優勢,為業主提供整體解決方案,塑造品牌特色,拓展品牌營銷傳播渠道,開展品牌進項目、品牌入行業、品牌得人心工程。要加大機場業務前期跟蹤的投入,強化與機場設計、建設、運營及其他施工企業的市場戰略合作,深入跟蹤好今年將開工建設的廣東廣州和深圳、云南昆明和元陽、山東濟南和聊城等機場項目;做好黑龍江綏芬河、浙江臺州、四川閬中、山東濟寧等機場PPP項目的投標準備;跟蹤廈門翔安、福建長樂二期、貴州盤縣、江西撫州、湖南新化等機場項目;密切跟蹤國外在建項目所在國及“一帶一路”國家的機場建設項目。
為適應市場環境變化,深入研究國內投資業務,要加強高端對接,對國內投資市場按區域進行分工,安排人員對區域內目標投資項目進行深度跟蹤。加強與第三方融資公司的聯系和深入交流,建立起PPP項目的合作基礎,搭建項目的融資平臺,為公司PPP項目市場開拓打好基礎,為提高公司融資能力做好保障,重點跟蹤福州、南昌等地項目。
在不久前的電建集團(股份)公司工作會議上,股份公司董事長晏志勇指出,在國內大建筑行業,特別是基礎設施建筑市場,PPP及相關模式已成為政府和市場的趨同選擇,也是必須大力創新發展的模式和業務,但受財務杠桿的硬性約束,不可能也不應該不加控制地依靠加大資金投入、參與股權投資拉動施工總承包。為此,根據公司的具體情況,我們近期要把有限的資源和精力聚焦在航空港業務及福建省內和周邊省份,整合電建內外部資源,以適當資金投入撬動施工總承包。
要重點推動已簽約國際業務的落地。喀麥隆比尼電站項目,要推動早日開工,曼維萊電站輸變電、門楚水電站、頌東水電站項目及津巴布韋哈拉雷供水等已簽約、尚未生效項目,要積極推動融資工作及貸款協議生效,制定責任到人的工作計劃。
要推動潛在的國際業務簽約,并繼續深入推動重點領域的融資業務。喀麥隆納提加水電站、雅溫得-西馬蘭機場高速公路、巴門達大學、杜阿拉供水項目,岡比亞重油發電、供水項目,已做了大量的跟蹤,或有著較好的競爭力,在今年,一定要力促簽約。
要高度重視國際競標業務的拓展,國外競標項目的獲取,對于推動公司海外業務的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以下競標項目:格魯吉亞E60高速公路、巴統繞城公路,喀麥隆克里比至奧拉馬公路升級改造,馬里輸變電線路,吉爾吉斯托克托古爾水電站技改,塔吉克努列克水電站技改、杜尚別至庫爾干秋別公路升級改造等,要重點跟蹤。
要在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派駐市場營銷人員,力爭在東南亞市場有新的突破。此外,在國際業務市場營銷過程中,捕捉到項目信息,要及時按規定上報電建國際備案,以搶占先機,并注意市場營銷過程中的保密。
深入推進項目管理,做強企業發展根本。新的一年,要切實加強在建項目的履約和風險管控,強化項目管理能力建設,繼續健全項目管理體系,優化項目管控流程,積極推行項目標準化管理,繼續提高項目管理制度的執行力,努力提升項目履約水平和盈利能力。堅持“履約為先、管理為重、創效為本”的項目管理要求,強化項目從中標、策劃、履約到竣工的全過程管理,將項目管理要素串聯起來,打通管理鏈條,優化資源配置,確保市場和現場“兩場”相互提升。
項目前期籌劃,對項目進度、質量、成本、風險管控等具有重要的意義,項目前期策劃好壞,決定了項目管理的成敗。要繼續健全項目前期籌劃體系,完善項目籌劃評審專家庫,加強開工項目的指導與協調,做好開工項目啟動階段的各項準備,進一步完善項目經理開工前述職、項目前期籌劃分級評審制,切實做好項目前期綜合籌劃。
要加強項目實施中的支持、指導與監控。項目實施過程中,加強對項目實施的資源支持、技術指導、管理監控,直至高端協調。及時消除、控制項目實施風險點,推動項目順利履約,推動項目經營管理從單純的成本核算向整個經營過程延伸,不斷強化項目的變更和工程索賠能力建設。要在項目管理中落實好合同變更證據和基礎資料等工作,為項目的變更索賠、調價補差做好支撐。有針對性地做好項目減虧扭虧,對虧損或潛虧項目進行全面清理,完善虧損項目扭虧減虧的長效機制。
要加強項目結算等事項的督導。實施分級管理,完善相關機制,明確責任分工,加強監管、指導,切實防范項目經營風險。通過有效手段,進一步完善項目經理選拔、培養機制,健全項目經理人才庫,加強項目經理及項目經理后備隊伍的培訓,強化國內外項目經理團隊的交流,完善項目經理激勵、制約機制。
海外項目的履約,一要積極做好前期策劃。充分了解項目整體受控目標和所在國環境條件,在組織建設、資源配制、進度管理、成本控制、合同風險、稅務籌劃等方面制定相應控制措施;各國項目因自然環境、市場條件、資源配置、人文習慣、法律法規不同,有各自特點,要注重經營模式設計,;在海外分公司、區域范圍內形成資源互補,技術、裝備共享。二要做好項目過程管理。重視按合同良好履約,正確認識質量、安全、進度、成本之間的辯證關系,認真做好合同管理。三要注重海外機構經營團隊知識面拓寬,增強精細化管理能力,嚴肅認真對待項目經營責任書。四要重視項目設計管理。當前和今后,我們還有很多的海外EPC類項目將要實施,海外大型項目與設計院形成緊密聯營體共同實施項目的模式,已成為新常態。要認真研究新模式對項目管理更高、更復雜的項目管理要求,認真處理好單位利益與共同利益、眼前利益與長遠利益之間的關系,提升EPC總承包管理的收益。五是強化屬地化經營,注重利用當地或鄰近的有利資源,減少對國內資源的依賴性。在藍領工人使用上盡可能地使用屬地員工,充分尊重當地員工。做好分包商、供應商的屬地化管理,提高當地社會貢獻率。六是融入當地社會,注重在當地履行社會責任。在境外經營活動中,遵守當地法律法規,尊重當地文化、宗教和生活習俗,和當地主要新聞媒體、非政府組織友好相處,努力與當地社區或部落構建良好關系。有選擇地參與當地公益事業,在當地發生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時,積極提供援助。推行清潔生產,防止和減少生產經營活動對環境的不利影響,保護生態環境。
分包已成為企業不可或缺的商業模式,是項目履約的關鍵所在。股份公司董事長晏志勇在今年工作會中兩提“成也分包、敗也分包”,一針見血。今年,我們要進一步完善公司分包商信用評價體系,健全更加合理的內部分包管理辦法,推動分包商與公司形成榮辱與共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要深入加強項目分包管理,努力創新、優化分包模式,嚴格執行分包審批程序,加強分包成本管控,重點做好分包商選擇和分包價格確定,依靠市場競爭機制加強分包招標管理,通過完善的分包商履約評價制度,對不合格分包商實行禁入控制。
深入完善科技創新,驅動核心競爭力增強。公司獲得高新技術企業、省級技術中心來之不易,可喜可賀。但我們獲得這兩項“牌照”不能僅僅是裝充門面,要真正通過技術創新推動企業發展。接下來要具體規劃公司的技術創新發展戰略落地,落實項目、落實人員、落實資金,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加大技術創新激勵辦法,確保公司相關指標繼續達到高新技術企業、省級技術中心復審要求,真正使高新技術企業、省級技術中心工作驅動公司的創新發展。
要完善機制,加快青年科技人才的培養,明確各專業、各板塊技術帶頭人及后備隊伍,在公司形成專業豐富、人數眾多的專家群。繼續完善公司技術組織體系與制度體系,立足于公司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來開展科技創新,完善項目履約與營銷的科技支撐。有效抓好項目施工組織設計的評審和安全技術措施評審,及時向國內外項目通報、推廣當前最新技術成果,積極參與解決項目重大技術問題;以在建項目為平臺,積極組織相關項目開展科技創新。高度重視科技成果轉化,鞏固傳統品牌項目科技創新優勢,快速推動非傳統項目科技發展。加快推進傳統與非傳統業務科技創新,持續推動公司技術交流,為公司拓展業務提供技術服務。
要完善科技信息管理系統,推動項目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的深入實施,逐步完善數字化施工水平,推動施工現場遠程實時監控平臺建設,力爭試點運用建筑信息模型(BIM)。確保立項科研課題有序推進,繼續做好相關技術規程、規范、標準編制和工法、專利申報,積極組織相關科研成果、獎項申報,擴大公司品牌影響。
要不斷加強質量管控。進一步強化質量管控體系建設和有效實施,確保產品和服務質量滿足履約要求。加強項目專項施工方案審批、技術交底、質量教育培訓、質量驗收“三檢制”、試驗檢測、質量管理例會等基礎性質量管理工作。
深入提升安全生產管理,確保安全生產平穩受控。安全生產管理要牢固樹立“紅線”意識,強化領導責任,落實安全發展。正確處理好安全與工期、質量、效益的關系,嚴禁不具備條件、不合理的趕工。突出抓好“四個責任體系”負責人和各級黨組織書記等關鍵人員安全責任落實,強化黨政主要領導“安全第一責任人”的責任,落實班子成員“一崗雙責”。
要繼續強化安全生產管理的基礎建設。切實構建安全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全面加強安全風險管控機制建設,從組織、制度、技術、應急等方面對安全風險實行分級管控,建立分級管控標準,逐級落實管控責任。明確和細化隱患排查的事項、內容和頻次,逐一分解落實責任,重點強化對存在重大風險的場所、環節、部位的隱患排查和整改落實。
要深入完善安全總監組織體系,持續加強現場防護的安全標準化管理,健全專職安全管理人員培養,做好項目前期安全管理策劃,強化項目部安全應急準備,提高項目安全應急能力,督促分包商切實落實安全生產法規規程,特別注意強化尾工項目,急、難、險項目,邊遠、高寒地區項目以及個別小項目的安全管控力度,不斷提升職業健康、環境保護、節能減排工作水平。
海外安全生產原則上執行所在國法律法規,如所在國沒有相應法律法規,則按國內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執行。要進一步完善公司海外安全生產組織和管理體系,結合所在國和外籍員工的實際,完善海外項目的安全提示和安全規章制度、加強對外籍員工的安全教育。
各駐外機構要遵循“生命至上,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全員參與、持續改進”的原則,努力做好本單位的安保工作。
要對照股份公司要求,對駐外機構的安保進行一次全面的檢查梳理。處于安全風險較高的項目部,作為重點檢查對象。
深入實施精益管理,推動提質增效。提質增效是股份公司當前重中之重的要求。近期,股份公司對子企業的考核指標有所調整,更加注重“質”的體現。我們要定期召開經營分析會議,將年度經營目標的各項任務細化分解到各單位、部門的年度工作計劃、重點部署中去,采取有效果斷措施,把確保營業收入成本率下降0.5%以上作為今年管理工作的重點,在改革措施、管理提升方面要有重大突破。要繼續落實管理制度化、制度表單化、表單流程化、流程信息化的要求,對制度及時梳理、修訂,避免不合時宜;應注重制度的簡化、實用,通過抓制度落實,實現精益管理,提高團隊執行力。
要順勢勇為,把公路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升級,完善水電十六局與航空港公司資質分立后的資質升級、增項事宜,繼續抓緊抓好。要確保公司資質及人員各項執業資格證書不斷適應社會環境的變化,滿足政府及業主的要求,并具有一定前瞻性。
海外分公司要發揮公司海外業務的先鋒和平臺引領作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當前,海外分公司的各項管理正在完善中,公司相關海外制度要繼續調整,公司總部和海外事業部要繼續做好海外分公司的監督、指導、服務、保障。
精益管理的目標就是要在為顧客提供滿意產品與服務的同時,把浪費降到最低程度。要完善項目成本費用管理,進一步健全成本費用管控體系,提高精益化管理水平,實現降本增效。要切實強化“兩金”專項清理,建立“兩金”清理責任體系和考核體系。對正常經營需求內的“兩金”占用,持續優化管理,盡量減少資金占用;超出正常經營需求的“兩金”占用,予以清理、壓降。加大未完施工壓降力度,重點對未完施工規模進行控制,確保全年未完施工增幅不高于建造合同收入增幅,或未完施工占建造合同收入比重明顯低于建筑央企平均水平。進一步規范執行建造合同準則,加快推進業主批復確認和結算進度,開展未完施工實質性分析,積極采取措施降低潛虧風險。對應收賬款進行風險評估和分級管理,重點對余額較大、賬齡期限較長的逾期款項進行清欠,加大質保金清理置換力度。
要高度重視項目部財務骨干不足問題,加大項目部財務人員培養力度,進一步夯實財務基礎管理,加強國際業務財務管控,做好境外項目財務風險防范。要繼續完善稅收籌劃,尤其是國際項目稅收籌劃,積極了解項目所在國稅收規定,厘清項目的成本構成,做好境外項目納稅管理,避免雙重征稅。必要情況下,要咨詢國外稅務專家,請他們培訓和協助處理稅務。
要繼續深化資金集中度管理,改善融資結構,拓寬融資渠道,適時開展應收賬款保理、融資租賃等業務,降低融資成本,增強資金風險防范意識,確保公司資金鏈安全。
要依托股份公司集采平臺,持續提升公司設備物資集中采購程度;加快提升對國外設備物資的管控和服務能力;繼續完善設備維修保養管理;盤活設備物資資產,提高各項設備物資使用效率;從嚴抓好設備安全管理,超期特種設備杜絕使用。
要通過健全各單位及項目班子成員經營績效考核體系,進一步強化干部隊伍的工作動力與壓力,同時,組織完成國內項目薪酬管理制度的修訂。要完善人才發展規劃,繼續加強、加快青年人才培養、選拔,持續穩定、發展青年人才團隊,擴大能勝任項目經理工作的注冊建造師隊伍,完善技術性人才職業晉升通道。要根據企業資質與實際經營的需要,不斷健全員工隊伍結構,加快充實新興業務開發與管理等各類急需人才,努力降低國內外員工辭職率,促進國內國外職工雙向流動。強化對員工,尤其是海外員工,國內偏遠、高海拔地區員工的人文關懷,繼續完善員工體檢機制。
要持續開展全面風險與內部控制管理,加強企業法律風險的事前防范與事中控制,加大內部審計及效能監察的事中參與力度,對嚴重違反制度的相關責任人員堅決實施問責,完善法律管理、內部審計、效能監察過程中發現的制度漏洞。要持續強化信訪維穩,有序做好“三供一業”等企業辦社會職能移交,確保企業安定和諧。
深入加強與改進黨建,充分發揮國企政治優勢。近年來,公司黨的建設取得良好的品牌效果。要繼往開來,深入貫徹習總書記在全國國有企業黨的建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精神,進一步加強與改進公司黨的建設,開好公司第九次黨代會,堅持黨管干部原則,完善有關制度辦法,加快推進清正廉潔、興企有為的領導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進一步凸顯新聞宣傳價值,切實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建設,積極迎接股份公司開展巡視,開好公司第十五次職代會,充分發揮群團組織在構建和諧企業中的作用。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 郵編:100070 電話:010-68520349 傳真:010-68570772 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