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范圍擴至全行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等領域的營改增方案已經初步確定,或6月初正式公布。 業內表示,營改增的目的是通過抵扣,實現改變重復征稅的目的,營改增現在已經變成減稅的一種方式,營改增只是增值稅改革的一步
中國將全面告別營業稅。縱有各種考驗,于2012年1月拉開試點帷幕的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營改增”)改革或在6月收官。營改增范圍擴至全行業,房地產業、金融業等領域的營改增方案已經初步確定,或6月初正式公布。
5月18日,國務院批轉了發展改革委《關于2015年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工作的意見》,《意見》提到:力爭全面完成營改增,將營改增范圍擴大到建筑業、房地產業、金融業和生活服務業等領域。
業內人士表示,“營改增的目的是通過抵扣,實現改變重復征稅的目的,營改增現在已經變成減稅的一種方式,營改增只是增值稅改革的一步。”
金融業可調整產品價格保證利潤
金融業由于其子行業業務種類眾多,核算也比較復雜,因此業內普遍認為金融業在營改增過程中仍有一些難題待解,比如一些業務上的征稅方式還未最終確定,而增值稅在日常需要開具和管理大量增值稅發票,可能遇到人手短缺的困難,而金融業中也缺乏具備營改增相應經驗的人。
那營改增之后對金融企業本身的稅負和利潤會有什么影響呢?參與政策研究的梁因樂認為,從行業一般情況來看,金融企業普遍可以抵扣的進項稅不多。“銀行和保險公司費用中最大到小主要分為工資薪金支出、基本性支出,這兩部分通常無法做進項稅抵扣。最后才是有機會進行進項稅抵扣的一些成本費用,而其中真正能抵扣的僅占三成左右。”
而根據普華永道的分析報告,在所有金融行業中,由于證券及基金公司等細分行業競爭激烈、個人客戶眾多,稅負可能難以轉嫁,因此營改增政策對其的影響會比較顯著。
不過,梁因樂表示,如果從利潤角度來說,由于增值稅作為流轉稅可以轉嫁到最終消費者身上,因此金融企業可以通過調整產品價格使營改增對于其利潤影響趨于中性。
房企或面臨加稅風險
房地產業在實施“營改增”后,房企的稅收是增加還是減輕?
上海新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劉福元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目前稅率和抵扣項目尚不明朗,企業內部經營管理情況不一,而上下游行業增值稅抵扣情況也不明朗,目前還很難判斷“營改增”后房地產企業稅負增減情況。
如果銷售不動產由營業稅改征增值稅,房地產企業在稅制改革初期將有可能面臨加稅風險。在銷售額一定的情況下,原先征收的營業稅稅負穩定,但“營改增”之后,企業的稅負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進項稅額。
由于營業稅不考慮購進貨物,房企原先對購進物品的票據管理存在松懈,但增值稅抵扣則有嚴格的抵扣鏈條,企業疏于對票據的管理極有可能造成進項抵扣不足,使得稅負白白增加。某房企稅務總監向記者表示,“營改增”進項抵扣不足可能是企業稅負增加的主要原因,比如建筑企業轉嫁成本、購買原材料無法取得發票等。
而和房地產業緊密相關的建筑業和金融保險業目前的稅率也沒有出臺,如果這兩個行業的稅率為6%,房地產業稅率為11%,也將減少房地產開發企業的進項稅額。由于房地產業增值稅稅率可能會偏高,而土地成本不一定能抵扣,這些外在因素也極有可能增加企業稅收負擔。
某房企稅務總監表示,對于一些已經完工但銷售尚未結束的項目,或者持有型商業物業而言,此時已經不可能取得原材料等進項抵扣發票,而房屋的銷售合同已經確定,這種情況下企業稅負將明顯加重,6%—7%才是比較合理的水平。
平安證券研報顯示,在當前市場環境下,若土地成本無法作為進項抵扣,只有少數布局三、四線城市的開發商因為建安成本占比較高,可以從中受益,聚焦一、二線城市的開發商均面臨稅收增加風險,且毛利越高的項目稅收負擔越大。
杭州一家稅務師事務所的高級合伙人向記者表示,由于房地產行業并不景氣,不少三、四線城市的樓盤滯銷嚴重,如果無法及時確認銷售收入,將會出現進項稅額和銷項稅額“倒掛”的情況,造成大量留抵稅額無法抵扣,這也是房地產企業面臨的一大稅收風險。
有望降低生活服務業稅負
生活性服務業主要包括餐飲業、住宿業、家政服務業、洗染業、美發美容業、沐浴業、人像攝影業、維修服務業和再生資源回收業等服務業態。
中央財經大學稅務學院教授黃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如果參照工業對企業類服務業營改增以后6%增值稅稅率,生活服務業中大部分企業的稅負會有所降低。生活服務業所涉及的企業較多、面較廣行業比較分散,不同行業的特點不同,大部分生活服務業獲取發票的意識沒有工業和商業積極明確,在營改增的過程中會遇到較多困難。
“工業和商業有較大的規模,具有多年的財務管理經驗,管理相對規范。但生活服務業大多數企業規模較小,內部的財務管理不夠規范,索要發票的意識比較單薄。”黃樺告訴記者。
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服務業營改增可參照現代服務業的模式進行,但也要根據行業特點出臺具體措施。改革是利益的調整,營改增可以解決重復納稅的問題和解決產品升級換代、經濟結構調整的問題,這項政策對大的行業是十分利好的。在保持基本稅負穩定的情況下改革,總體稅負穩定有利于企業發展。
目前各地區“營改增”實施的時間表不一致,試點地區服務業由于獲得了進項稅額抵扣稅負和成本支出低于未實施稅務轉型的地區形成“稅收洼地”效應,給各個試點地區帶來優惠,但是非試點地區卻在遭受損失,服務業營改增同樣面對巨大挑戰。
高頓財務培訓相關負責人表示,針對營改增給服務業帶來的不利影響,可擴大服務業進項稅可抵扣范圍,試點省市應該撥一定的資金對賦稅增高的企業實施補貼,切實解決營改增給部分服務企業帶來的困難。
“如果生活服務業企業完全做到規范管理,按照理論計算,營改增后會降低企業稅負。生活服務業涉及面較廣,為保證未來流轉稅計征規范,相關工作正在有序推進。”黃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