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綠色建筑的推廣,綠色建筑設計與運行發展不平衡的問題越來越突出。當前,我國綠色建筑標識的評價工作已步入常態化、正軌化,但是獲得綠色建筑運行標識的項目數量遠不及獲得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的項目數量。有數據顯示,2012年,在我國獲得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742項中,只有48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運行標識。近日,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中國建筑科學研究院上海分院對2013年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數量的分析結果顯示,獲得綠色建筑標識的518個項目中,只有50個項目獲得綠色建筑運行標識。綠色建筑強調的是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綠色、節能、環保、低碳,設計、建設、施工、運行任何一個環節出現疏漏都不能叫做 “綠色”。
綠色設計為實現綠色星級目標明確了各項綠色指標、技術措施等,勾勒出綠色藍圖和實現路徑,最終檢驗綠色建筑是否實現了設計目標、是否真正達到了綠色建筑的要求還是在運行階段。從綠色設計到綠色運營,距離有多遠?提高獲得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的項目進一步申報綠色建筑運營標識的積極性,增加綠色建筑運行標識的項目數量,已成為綠色建筑發展的重要內容和關鍵課題。設計運行不平衡,成待解關鍵問題2005年,原建設部推出國家級綠色標準三星認定標準,2006年出臺實施細則,在全國大面積推廣。很多地方開始探索綠色建筑,主動要求開展一星、二星綠色建筑的評審工作,并積極申報國家三星綠色建筑項目。
2013年年初,國務院正式發文《綠色建筑行動方案》,至此,經過多年探索,綠色建筑最終上升為關系到整個國家節能減排、大氣污染防治的國家戰略。全國性的大規模綠色建筑行動的開展,必將推動綠色建筑在量上的激增。有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底,全國共評出1260項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其中一星級綠色建筑項目標識480個、二星級綠色建筑項目標識530個、三星級綠色建筑標識312個。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 年、2013年連續6年全國分別獲評綠色建筑評價標識的項目為10個、20個、82個、241個、389個、518個。綠色建筑標識數量的快速增長勢不可擋。有關綠色建筑運行標識數量的問題,中國城市科學研究會綠色建筑研究中心李叢笑博士在去年召開的第九屆國際綠色建筑與建筑節能大會上就已提出并引起重視。在對2012年我國綠色建筑評價標識數量進行分析后,李叢笑指出,742個綠色建筑評價標識項目中真正體現綠色建筑發展效果的運行標識只有48項,僅占比不到7%。如何保證取得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的建筑能夠按照設計要求交工并運營,是當前綠色建筑面臨的重點問題。在2013年度住房城鄉建設部建筑節能與科技司公示的17批綠色建筑標識項目(公示項目)中,518個項目中也只有50個獲得綠色建筑運行標識,占比不到10%。很多業內專家認為,當前應當冷靜分析發展綠色建筑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設計與運營的極大不平衡問題亟待解決。建管用分離,運行標識申報缺積極性綠色建筑在建成交付使用之前歸開發商管,建成交付之后由消費者使用、物業公司管理,建設、管理、使用主體不同或是造成綠色建筑運行標識申報缺乏積極性的重要原因。綠色建筑的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和地方政策的推動和刺激。當前,針對綠色建筑的補貼,除了國家對獲得不同星級的綠色建筑給予不同標準的補貼外,很多地方政府也根據自己情況出臺了自己的補貼標準,此外還有城市建設配套費減免、增加容積率等優惠政策,成為激發開發商申報綠色建筑設計標識的一個動力。根據相關規定,運行標識的申報須在項目竣工驗收并且投入運行一年后,申報單位需要收集和提交一系列的建筑運行數據,包括電耗、水耗、環境數據等,并且物業公司要獲得ISO14000系列認證。
有專家分析,在建筑運行階段,開發商已經退出,直接管理建筑物并掌握建筑物運行情況的是物業公司,物業公司最適合擔當綠色建筑運行標識的申報單位。但是當前我國物業公司還處于低水平、低技術的發展階段,綠色建筑運行標識的申報給物業管理公司不論是在硬件設施、還是軟件管理上都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當前我國物業公司的整體水平能夠勝任的不多,加之現有的綠色建筑補貼對象為開發商,物業公司對于申報綠色建筑運營標識的積極性不高。當前,作為綠色建筑的使用者,對綠色建筑的關注度集中在購買階段,運行階段比較重視建筑的舒適度、物業的服務質量等,對于建筑是否節能、節約了多少能耗的關注度較低。有專家認為,綠色建筑要大發展,關鍵是要做大終端消費市場,讓大家都愿意買綠色建筑。出臺針對補貼消費者的綠色建筑政策,推動綠色建筑消費市場發展,能夠倒逼更多的開發商建設綠色建筑、物業服務公司提高綠色建筑的管理水平。近日,多地出臺了鼓勵消費者購買綠色建筑的政策,如黑龍江省將對購買綠色住宅的消費者在購房貸款利率上給予適當優惠、廈門對購買二星級綠色建筑商品住房的業主返還20%的契稅、購買三星級的返還40%的契稅。這或許是一個引導全社會關注綠色建筑運行能耗的風向標。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