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金融時報》FT新聞主編羅素,主要負責國際和企業新聞。我覺得新聞主編的角色就像是個飛機調度官,每天派出大批記者奔向世界各地,報道大事要聞。在 FT撰寫新聞稿的記者,比今天在座的總人數還要多,眾多同事都在各自崗位上發揮作用。我一直強調我們的記者要最快地抓住當下的焦點。
對FT來說,當前的焦點就在中國。我們應集中精力關注中國經濟未來,我也希望能夠在即將召開的中共十八屆三中全會上尋找到一些答案。我最近剛做了新聞主編,所以自己寫的東西少了很多。但之前我一直是前線記者,常駐非洲多年。我發現中國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關系在過去的20年一直在改善。這個關系對于整個世界來說都意義非凡,它向我們展示了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中國是如何處理與他國關系的。90年代初,南非有一系列的政治變動,主要是人民解放運動,這是南非歷史上一個至關重要的時期,催生了一批民主運動人士。另外,FT的讀者也一直很關注南薩哈拉地區,他們對當地政局、政府對自然資源的開采,以及外商投資環境表現出極大關心。對南非我們做了很多報道,現在在中國花的筆墨只多不少。
在過去20年,中國同非洲的關系發展發生了顯著的變化。現在中國非雙邊貿易額較10年前增長約 40%,與印度巴西的貿易往來也越來越活躍。現階段,中國主要的問題還是負債與GDP比率過高,政府已也在極力調整,調整的結果將對全世界產生直接影響,與中國合作的國家也將從中國改革的結果受益。很多人都在關注中國這方面的發展。十年前我們經常到非洲與當地官員進行互動,我們看到中國在這些地方有很多基礎設施投資,比如說修鐵路、建橋梁,這些項目都是中國承建的,這些項目規模都很大,對非洲國家產生的影響是絕不容忽略的,非洲需要向中國學習從政府角度來講,歐盟對撒哈拉以南地區并沒有很大興趣,與雄心勃勃的中國政府很不一樣。今年早些的時候,我跟祖瑪總統見過幾次,他是南非新的總統,執政期間也經歷起起落落,但是有一點他非常清楚,非洲需要向中國學習,需要從殖民地的心態中解放出來,向中國學習如何發展自己,成為經濟上獨立自主的國家。但從西方的角度來講,他們希望讓非洲保持謹慎,向中國學習的同時也要考慮中國帶來的其他影響。我們如果要跟非洲做生意,就要調整思想模式,不要再把他們當作殖民地。總之,西方國家在非洲投資項目的時候,要像中國一樣調整方式和態度。中國并不是抱著去開辟殖民地的心態,而是一種提供幫助的姿態。現在對中國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機遇,那么如何讓這個機遇更上一層樓,就需要中非要從一種尋求單邊、短期利益的關系,轉變成更加成熟的關系。
FT秉承中立客觀我們想說,FT在報道中一直采取中立態度。比如尼日利亞央行行長曾經在FT上撰文稱,中國對待非洲的方式體現了“殖民主義的實質”,而尼日利亞之前非常反對中國在當地投資,就此我們在頭版上做了相關的報道。但我們后來又采訪了南非總統,他的觀點就截然不同,他的中國的態度正面很多。我們也把他的觀點放在了頭版。我們歡迎正反方意見交鋒,不帶意識形態的色彩。有時中國官員也會抱怨我們的報道太偏頗,我會請他們指出問題所在,如果確實有誤導,我們就及時加以糾正。我們對待這些問題特別認真,因為中國對我們非常重要。還有一些人批評中國在非洲的投資,指責中國變相搞殖民主義。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從各方面采集信息,力求還原真相。我們到津巴布韋、安哥拉等國實地采訪,看中國工人和非洲工人是否發生沖突。如果看到中國的工人和當地工人之間的沖突,我們也是在中間采取一個中立的位置。中國的公司發展很快,他們也在進行基礎設施的變革改進,但是有一些西方的記者就犯了一些報道時的錯誤,他們是在破壞這種關系,他們認為所有的中國的活動都有背后隱藏的目的。
比如,之前南一個南非的高級記者告訴我,中國在南非的形象都有點負面,中間肯定有人為的因素,關于國有企業和地區性企業的報道,這些故事都被挖掘出來。(有很多中國人在撒哈拉以南地區做生意,有一個年輕人在安哥拉建立起一個籃球場,當地的這些人也是很會唱歌的,但是我不太會唱,中國人在一些小的非洲地區開卡拉OK廳,我當時還看到了一些中國采煤工程師,他們居住在非洲的叢林里,竟然在那而組建了一個合唱隊,有中國的工程師,還有混血工程師,還有當地黑人工程師。)從英國的角度看,我們知道英國也非常需要中國投資。但是英國媒體報道也有一些是很負面的,其實這些媒體對情況缺乏了解。他們并沒有太多了解中國在雙邊關系中所處的位置,包括中國在海外的投資其實是以各種形式進行的,以實現雙贏為目的,中國和非洲的關系也越來越朝這方面發展。
可以說非洲的機遇是非常震撼人心、非常多的。中國企業需調整非洲策略過去幾年非洲國家變化很大,中國企業應及時調整在非洲的發展策略,包括基礎設施投資策略,后者是被主要批評的對象。FT在這方面也做了很多報道。我們的讀者包括一些政府官員,他們更希望看到贊揚的論調。但是中國企業現在在非洲的確面對一些批評,比方說在波斯瓦那,我就聽說,一個中國企業為當地建設一個熱電廠,但因為拖延工期遭到批評,還有一些比這個更尖銳的批評,比如在安哥拉這些地方。一位專家一年多前跟我說,英國對中國企業的態度也有了很多的變化。我們看到了這兩邊的關系正不斷得到改善,而且我們也希望在各個領域的改善也能不斷繼續。我們看到過去一年中有不好的信息,比如銀行關門等等,但我們也希望有更好的事發生,我們期待著中國在非洲和英國有更多的投資,這是我們的一個期待。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