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洶涌來襲的互聯網革命,傳統的房地產行業應該如何與之“聯姻”以實現自身新發展?10月31日,由中國房地產業協會主辦的第七屆中國房地產科學發展(梅江)論壇在天津舉辦,1600余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房地產業內人士齊聚一堂,圍繞互聯網+房地產的未來趨勢展開深入探討。
“未來,三網融合的物聯網平臺將發揮巨大優勢,而房地產將會成為第三次工業革命基礎設施的結點。”美國華盛頓特區經濟趨勢基金會總裁、《第三次工業革命》作者杰里米·里夫金在會上預言,互聯網+時代,房地產業將會加速納入到交通、能源和數據互聯網整合的狀態中,并借此大大提升總體能效和附加價值。
物聯網開啟第三次工業革命
眼下,各行各業都在談論互聯網+,不過在杰里米·里夫金看來,很多人其實并不清楚什么是真正的互聯網+。根據他的闡述,第三次工業革命有三大平臺,首先要有互聯網通訊平臺,目前這方面已經具備基礎;第二是由新能源驅動、由互聯網調配的交通平臺,能夠大幅提升交通運輸效率;第三是能源平臺,它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發電為基礎,并且可以通過智能電網來調配能源。在新“三網”的存在下,會建立起統一的、具有共同目的技術平臺,將交通、信息和能源聚集在一起后,所有的物和人以及產業都會接入到這個三網融合的技術網絡平臺中,促成生產力的飛躍,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物聯網,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互聯網+”。
“一旦接入這個網絡當中,就意味著生產的邊界成本將會無限接近于零,因為你可以隨時通過智能手機獲得信息數據,協調生產,減少摩擦損失。”杰里米·里夫金表示,對于房地產業來說也是如此。大家可以隨時利用這樣的大數據平臺,看到自己在整個價值鏈當中的位置,了解在整個市場當中個人可以提供什么,相比起別人來說更適合提供什么,從而可以減少由于競爭而產生的無謂摩擦和損失。再加上新能源和新技術,以及3D打印和可再生材料的運用,整個建設成本將會大幅降低,總體能效則會大幅提升。
“‘十三五’期間,很重要的一點是保證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這就需要進一步發揮房地產業的作用,如果能夠把所有的建筑都變成一個個大數據和能源中心,那么意味著行業將面臨巨大的發展機遇。”
從B2C到C2B
會上,智能、物聯、節能、BIM、建筑產業化成為頻頻被提及的關鍵詞。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就強調,隨著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和家電企業進入到智能家居領域,最終將會徹底顛覆傳統的家裝市場。未來住宅產品在交房前,室內電器就已經整合好并直接嵌入其中,傳統家裝將沒有太大的必要。
“除此之外,傳統的物業公司也面臨互聯網的巨大挑戰。過去物業管理公司在社區服務方面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而現在,只要有一部能上網的手機,吃飯、出行、購物、掛號看病等需求,各方面垂直的O2O電商都可以幫你解決,所有生活類的事情都跟傳統的物業公司沒有太大關系了。”馮侖認為,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物業公司要么破產,要么被整合,或者說加入到彩生活這樣一種新的社區服務模式當中,將自身業務逐漸分解。
這也預示著,傳統B2C的商業模式正加速迎來反轉。隨著客戶需求越來越多樣化、個性化,許多企業和產品開始借助于互聯網開展定制服務。“把定制和眾籌結合起來,使客戶端產生的需求在開發商這邊得到最好的響應。用有效的手段、最低的代價、最合理的成本盡快地生產出各種有利于普通人居住的產品,我們把這種由需求端導入的開發模式叫做C2B。”馮侖表示,目前平安、綠地、SOHO中國、富力、萬科、萬通等,都在進行這方面的實踐與研究。
然而,不論開發模式如何變遷,設計建造依然是繞不開的課題。在中國建筑標準設計研究院BIM建筑設計研究所所長魏來看來,互聯網+提供了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功能,由此帶來了認知的無限延伸和管理半徑的無限加大。基于BIM的應用,我們不僅可以全方位提升對于項目的管控能力,還可以構建大數據平臺,打造基于互聯網+的智慧城市。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