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近年來,陜西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城市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的“拉鏈馬路”現象頻繁出現,城市地下管線安全事故也時有發生。如何科學合理地解決城市地下管線存在的諸多問題?筆者近期走訪了陜西省城建檔案工作辦公室及西咸新區灃西新城的工作人員,深入了解他們在工作中的新思路、新舉措、新辦法。
城市地下管線是城市重要的基礎設施,是城市各功能區有機連接和運轉的“生命線”。為徹底解決城市地下管線存在的問題,陜西省城建檔案工作辦公室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領導下,緊緊圍繞《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指導意見》文件精神,指導全省各地市將地下管線信息管理作為服務規劃建設的重要基礎性工作來抓,取得了較好成效。
建章立法 保護城市運行血脈
陜西省城市地下管線以前只是作為市政附屬設施進行管理,因牽涉的行業眾多,其相關的規定涉及內容少,而且分散在不同的法規中,所以要建立起一個真實、完整、實時、有效的地下管線綜合信息管理系統,就必須在整個地下管線規劃、建設、管理中設立一套完整統一的法律法規作為依據。
2004年,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頒布了《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管理辦法》及《全國城建檔案信息化建設規劃與實施綱要》,經過多年的貫徹落實,陜西省意識到只有掌握和摸清城市地下管線現狀,建立城市地下管線綜合動態信息化管理系統,才能為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提供不可或缺的基礎信息資料,有效減少地下管線安全事故。經過上海、廣東、江蘇、浙江及本省內幾個城市的實地調研之后,陜西省城市地下管線管理立法工作于2011年正式啟動。
為確保陜西省地下管線立法工作科學有序地開展,該省城建檔案工作辦公室在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的指導下,梳理了全省各地市地下管線現狀,發現城市地下管線基礎設施存在著“欠賬較多,管線設施亟待完善;專業管線建設規劃與城市發展規劃不協調,致使地下管線建設未能與城市道路同步施工;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缺乏綜合協調部門,規劃、建設缺乏相關法規”等突出問題。由于全省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建設滯后,沒有形成一套真正為項目選址、規劃建設提供決策的檔案,所以很難在地下管線開挖動工以及市政公用設施應急搶險、維護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務。
針對以上問題,陜西決心以立法為基本途徑,以信息化管理為手段,積極探索構建一個基于地下管線全生命周期的精細化管理模式,從而提升地下管線的整體管理水平,保障城市地下管線的安全、平穩、可靠運行,進而助力城市經濟社會的健康持續發展。該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根據陜西省城市建設實際,匯集各方意見建議起草了《陜西省城市地下管線管理條例》。
經過兩年的論證和修改,歷經兩屆人大常委會的四次審議,該《條例》于2013年5月29日召開的陜西省十二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上全票通過,并于當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這也是全國首部關于城市地下管線管理的省級地方性法規。
技術更新 編制規范動態管理電子簽章
隨著信息化的飛速發展,建設智慧化城市已經是陜西省城市建設發展的目標,城市地下管線數據是智慧化城市數據庫重要的一部分。為使普查后的數據順利納入智慧化城市建設,實現數據的動態更新,2014年4月5日,陜西省城建檔案工作辦公室進行充分調研,與國內多家管線行業專業普查和系統建設單位進行多次溝通,邀請中國城市規劃協會地下管線專業委員會的資深專家和高校教授,起草印發了《陜西省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系統技術規范》,這也是國內首部關于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系統建設的省級《規范》。
建立城市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實現對地下各類管線規劃、建設及維護的動態管理,最大程度為城市規劃和建設服務,是目前陜西省實現地下管線規范化發展的關鍵問題。為實現這一目標,該省城建檔案工作辦公室與西安煤航信息產業有限公司合作,邀請國內知名地下管線專家,成立《陜西省城市地下管線信息更新和利用技術導則》編制小組。該《技術導則》是《陜西省城市地下管線管理條例》配套的技術規范,針對陜西各地市、行業、權屬單位建立的地下管線信息管理系統中數據錄入、更新、質量檢驗等操作性較強的環節提供技術指導。
筆者了解到,城市地下管線工程檔案是城建檔案最重要的一部分,地下管線檔案數據的順利接收是城市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數據庫實現動態更新的主要來源之一。為安全接收真實完整有效的電子檔案并及時入庫,陜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早在2010年就下發了《關于加強建設工程電子檔案的報送通知》,要求建設單位移交的檔案必須保持一式兩份,一份紙質檔案,一份電子檔案。
目前接收的地下管線檔案數據為電子版。為防止移交和接收的過程中,電子元數據因人為因素發生改變,從而在日后產生安全事故和責任糾紛,根據國家《電子文件與電子檔案管理規范》,陜西開始在試點采用加蓋國家認證的電子簽章,以此來保證地下管線電子檔案數據移交、接收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為在全省推廣電子簽章技術,今年9月陜西省城建檔案工作辦公室在安康市試點針對施工現場資料員及建筑企業檔案管理員舉行了城建檔案資料員繼續教育培訓并在試點免費發放電子簽章,培訓中對建設項目從施工開始至竣工驗收如何制作真實完整有效的電子檔案、如何加蓋電子簽章進行了集中培訓,為陜西下一步全面接收電子檔案,尤其是接收地下管線電子檔案邁出了堅實一步。
普查“診脈” 摸清城市地下管線現狀
為全面摸清城市范圍內的地下管線現狀,獲取準確的管線數據,掌握地下管線的基礎信息情況和存在的事故隱患,2015年1月,陜西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五廳局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全面查清城市范圍內的地下管線現狀,獲取準確的管線數據,掌握地下管線的基礎信息情況和存在的事故隱患,明確管線責任單位,限期消除事故隱患,建立地下管線信息管理系統和動態管理更新機制,為城市地下空間利用和城市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該省各城市根據該《通知》要求陸續上報了普查方案,成立了由市政府組織的地下管線普查領導小組,指定了牽頭部門。2015年9月,為保證城市地下管線普查工作的順利開展,加快普查進度,該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等五廳局決定聯合成立督察小組,對全省11個城市和楊凌示范區的供水、排水、燃氣、熱力、電力、通信、廣播電視、工業(不包括油氣管線)等管線及其附屬設施,以及各類綜合管廊建設情況進行了實地督促檢查。
督察過程中,全省12個城市均建立了普查組織機構,由各市人民政府發文成立了地下管線普查工作領導小組,并制定上報了普查工作實施方案。其中,漢中市積極協調相關權屬單位并建立了地下管線數據更新制度;銅川市就地下管線普查進展情況建立了宣傳專欄,多篇報道被國家測繪局網站轉載;西安市出臺了《西安市地下管線建設和管理流程及工作制度》,實現了地下管線建設和管理的全過程監督與管理機制。
陜西地下管線基礎信息普查工作進展迅速。榆林、延安市已完成城市建成區地下管線基礎信息普查,并已建立地下管線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目前正在進行更新利用工作。西安、漢中、銅川市已完成綜合管理信息系統招標工作,其他城市也正有序推進此項工作。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