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報道,陜西省西安市一座1999年封頂的118米高樓被爆破拆除,“年僅16歲”。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因過早拆除房屋導致的浪費超過4000億元。“拆了建、建了拆”的鬧劇一再上演,“短命建筑”頻現,值得我們反思。
“十二五”期間,我國每年拆除的建筑面積約為4.6億平方米,其中不合理拆除占90%,不合理拆除中因商業利益、形象政績等原因嚴重不合理拆除的占55%。建筑如此“短命”,很大程度源于城市規劃的“朝令夕改”。
城市更新改造是必要的,但城市更新的根本目的是為了讓市民生活更美好。從本質上來說,城市更新絕不僅僅是拆舊建新,而應是多元的,必須考慮城市的科學發展,包括功能的提升、環境的優化等。如果過度追求經濟利益,規劃朝令夕改,簡單推倒重建,將付出城市歷史和特色湮滅的沉重代價。
城市規劃是城市發展戰略的重要載體,城市建設是百年大計,本應科學規劃、依法決策。但在一些地方,卻出現了“一任市長一個規劃”的現象。城市建設規劃的不科學和不穩定,成為大拆大建成風、“短命建筑”頻現的主要誘因。
當務之急,是要維護規劃的剛性。城市規劃的制定,需要尊重市民的意見,聽取各領域專家的建議,一旦確定,絕不能隨意變更。如果出現規劃“朝令夕改”、大拆大建現象,應依法向盲目決策者追責,讓他們替自己制造的“拍腦袋”工程埋單。否則,城市“短命建筑”難以終結。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