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省合肥市政府組織召開全市建設領域農民工維權維穩工作會議。這樣的會議在合肥市已經不是第一次召開,10年來,合肥市委、市政府堅持對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早計劃、早發力、早治理,出臺和實施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形成了常態化的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機制,從根本上遏制了欠薪現象。
與往年相比,2015年合肥市農民工維權工作整體形勢持續好轉。截至2015年12月底,合肥全市農民工工資保障金賬戶總余額約為9.56億元,共立案受理拖欠工程款案件368起、近1.26億元,涉及農民工約8200人,清欠率達97.2%。
立足長效,健全完善制度體系
“屬地管理”一直是合肥市解決農民工維權問題堅持的一項基本原則。近年來,合肥市逐步形成了市本級、縣區級、施工企業和建設項目“四級投訴窗口”的農民工工資清欠網絡化工作體系。合肥市建筑市場監督管理處成立6個片區督導組,對全市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清欠工作進行調度;各縣(市)區、開發區對所在轄區的維權隱患工程進行任務分解、責任到人、一包到底;工地現場實行用工實名制管理,張貼維權公示牌,并配備勞務員,建立職工名冊、考勤記錄、工資支付等管理臺賬;主管部門重點監管國有投資建設工程、重大招商引資項目和保障房等項目,以及有拖欠工資記錄的重點單位和使用農民工較多的企業,安排專人跟蹤檢查,督促按時支付工資。
把控源頭,深挖欠薪根源問題
自2014年起,合肥市全面實施建設領域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管理制度,從根本上解決“邊清邊欠”、“前清后欠”的問題,要求所有新建、擴建、改建建設工程在所在地銀行開設專用賬戶,將農民工工資從工程款中剝離出來注入專用賬戶,并委托銀行將農民工工資統一發放到實名賬戶。設立“專戶”后,施工企業工資怎么發、發多少,主管部門可以隨時進行動態監管。兩年多來,全市累計辦理“專戶”2137個,建戶率達100%;實名為18.58萬多名農民工發放工資約100億元,設“專戶”項目均未發生嚴重的工資拖欠群體性投訴事件。2015年6月,合肥市又實行了房屋預售資金優先保障農民工工資的措施,進一步織牢農民工工資“防護網”。
針對工程結算糾紛影響農民工工資發放的問題,合肥市在2015年試點工作的基礎上,于2016年全面實行工程造價“三備案”制度,即建立“最高投標限價(招標控制價)”、“施工合同價”、“竣工結算價”備案系統,構建先結算后備案的剛性制度,破解了建設項目“久拖不決”的難題,逐步實現國有投資項目從招投標到竣工驗收備案全過程工程造價監管,避免了因長期拖欠工程尾款而引發的欠薪問題。
動態監管,依法處置違規行為
合肥市堅持對在建項目開展常態化的市場行為監督檢查,動態監管建設項目各方責任主體的市場行為,重點監管農民工工資“專戶管理”和“實名制管理”情況。
通過監督檢查,合肥市做到了對所有在建項目“情況明、底數清”,一旦項目出現工程款和農民工工資拖欠隱患,可以在第一時間發現并督促責任各方及時解決。在兩年的“專戶管理”信息積累基礎上,合肥市計劃將差別化管理延伸到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制度,擬于2016年出臺并實行農民工工資保障金差別化繳存辦法。
重大節假日期間,合肥市有計劃地開展多輪隱患排查,實時更新隱患項目情況,跟蹤監督隱患項目農民工工資的發放。對拖欠農民工工資的企業,拖欠行為一律記入企業信用檔案,并根據影響程度分別給予通報批評、扣除信用分、限制建筑經營活動、拉入“黑名單”、清出合肥建筑市場等處罰,形成“一處拖欠、處處受限,守信褒揚、失信受懲”的誠信協調機制。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