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跟蹤、檢驗每盤澆筑到建筑體內的預拌混凝土,記錄它們的“前世今生”——自2015年9月上線以來,江蘇省鎮江市混凝土質量追蹤及動態監管系統已將52家混凝土生產企業、119條生產線納入了監管范圍。截至目前,該市1964個在建工程的70835立方米混凝土在系統內留下了從生產到使用全程可追溯的質量“痕跡”。
“混凝土好似建筑的肌肉,如果不嚴控質量,將直接影響建筑工程的整體質量,埋下安全隱患。”鎮江市建設工程質量監督站副站長陳研告訴筆者,混凝土一般由水泥、砂、石、粉煤灰和各種外加劑組成,生產企業用什么樣的配方、生產時具體投了多少料,行業監管人員無法親自到生產線上現場查驗。而且混凝土預拌后必須在一定時間內完成澆筑,否則就會影響其強度、聚合度等。因此,混凝土質量控制一度成為一大難題。
為解決這一問題,2015年9月,鎮江市研發完成混凝土質量追蹤及動態監管系統并上線試運行。該系統由混凝土生產企業管理平臺和混凝土原材料備案集成管理平臺、質量追蹤數據集成管理平臺、質量監督數字處理平臺、拌臺投料數據自動采集系統等組成,形成了混凝土質量追蹤監管網絡體系。從原材料備案開始,鎮江市要求所有生產企業將混凝土配方上傳到集成管理平臺,并在生產線投料口安裝“黑匣子”,實時采集每盤混凝土的生產配合比資料。一旦配合比不符合要求,平臺會自動報警并提示監管人員及時查驗。
生產完畢,企業會為每盤混凝土打上帶有生產信息的二維碼后再出廠。在施工現場,監理單位可以對照二維碼附帶的生產信息檢驗混凝土質量。工人完成澆筑后,施工單位錄入澆筑成型觀感報監理單位審核,使混凝土澆筑過程也得到了監管控制。
采訪中,陳研打開系統向筆者演示了整個監控過程。標注有地理信息的地圖顯示,鎮江市區近期有404個工程點受控。打開江蘇福世特混凝土生產企業頁面,企業生產并運往施工單位的混凝土生產時間、澆筑時間、澆筑部位一目了然。此外,該系統還是鎮江市混凝土生產企業的資料庫,企業信息、人員配備、物料倉庫、試驗室設施等都記錄在案,為企業年度審核提供了基礎數據。
相關負責人表示,鎮江市混凝土質量追蹤及動態監管系統讓建設行政主管部門能準確了解全市預拌混凝土從生產到使用、監測的全過程狀態,并依據監管數據進行綜合統計分析,準確判斷混凝土質量態勢,判別問題工程,及時查處各方責任主體的造假或不作為行為,確保了混凝土工程質量安全。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