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近日召開城市工作會議,全面落實中央城市工作會議提出的“一個尊重五個統籌”的城市發展要求,全面貫徹省委“發展升級、小康提速、綠色崛起、實干興贛”16字方針,明確提出采取10項舉措推進城市發展。
堅持聚集與輻射相協調。著眼自身發展,實現要素更好聚集,增加就業崗位,創造就業條件,切實增強城市吸納人口能力;構建方便快捷的交通體系,使群眾出行方便、滿意度提高;提升居民生活質量,打造宜居宜業之城。注重輻射全省,帶動周邊協同發展,堅持以“昌九一體化、昌撫一體化”為切入點,不斷加快內聯外融步伐;積極推進長江中游城市群建設,主動對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國家戰略。
堅持歷史與現代相結合。更加注重傳承與創新相結合,尤其在舊城改造中做好“拆、改、留”,對南昌特有的文化符號,要堅決做好修復、保護工作。更加注重塑造城市品牌,緊緊圍繞彰顯南昌特色元素,唱響紅色革命品牌;以國家考古遺址公園及遺址博物館規劃為抓手,唱響歷史文化品牌;以推進城市攬山臨水為目標,唱響山水特色品牌;以贛江燈光秀等項目為引領,唱響時尚生活品牌。
堅持整體與局部相協調。突出項目支撐,有條件的縣城可以通過招引一兩個有引領性的項目,促進縣城規劃建設水平的提升;突出民生優先,一面加強基礎設施和功能配套建設,一面加大臟亂差整治力度,打造若干生態休閑公園;突出城鄉一體,堅持新型城鎮化與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加快城鄉規劃、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等一體化發展。
堅持發展與民生相協調。以人為本,不斷提升城市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為群眾提供更加精細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務,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與群眾需求的契合度;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引領南昌發展,做大城市經濟總量,把更多財力傾斜到民生支出上。
堅持人文與自然相協調。以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成果為契機,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提升城市文明程度。優化城市自然生態,加快梅嶺“攬山入城”步伐,扎實推進“鄱陽明珠·中國水都”建設,并把城內水系、綠地與城外河湖、森林有機結合,構建完整的生態網絡。
堅持剛性與彈性相結合。規劃要“接地氣”,不僅被規劃各方應參與其中,還需邀請居民共同參與,有效提高規劃的統籌性、科學性、公開性。在堅持規劃剛性約束和規劃允許的前提下,及時把握和判斷城市發展趨勢,不斷完善和豐富規劃,使規劃能夠與城市發展相匹配。加強對規劃執行的監督,杜絕建設的隨意性,保障規劃實施的連續性。
堅持外延與內涵相協調。順應城市發展規律,以大南昌都市建設為契機,扎實擴展城市空間;牢固樹立緊湊城市的理念,科學規劃城市空間布局,合理確定城市邊界,充分利用好城市空間,科學完善功能布局。
堅持新區與老城相協調。加快推進老城棚戶區、城中村及危舊房改造等重點工作,不斷優化城區功能布局和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不斷提升城市形象品位。在高起點、高標準開發建設九龍湖新城的同時,加強配套設施布局,加快老城人口向新城導入,推進過江通道等重點工程的規劃建設,實現新老城區聯動發展。
堅持地上與地下相協調。統籌好地上與地下開發關系,實現城市空間的立體開發。以城市總體發展規劃修編為契機,將地下空間的開發利用納入城市總體發展規劃。兼顧地下空間的公益用途和商業用途,合理布局人防設施和民用設施,使地下空間實現價值最大化。
堅持治標與治本相協調。進一步探索長效化機制,按照“執法重心下移、管理重心下沉、管理事項下放”的原則,努力構建權責利相統一的城市管理格局。堅持市場化導向,凡是企業和社會組織能做好管好的事,放手交給企業和社會組織去做,降低政府管理成本,調動社會參與的積極性。進一步推進法治化治理,深入推進城市管理和執法體制改革,不斷創新執法理念,完善執法程序,加強執法機構建設,確保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