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近日,日本東北部海域發生里氏9級地震。地震引發的高達10米的大海嘯吞沒了日本東部沿海地區。在本次強震中,雖然日本損失慘重,但由于地震本身而坍塌的房屋少之又少,人們驚異地看到日本的多層、中高層甚至高層建筑物居然完整地挺立著,很多房子雖然被洶涌的海浪挪出很遠,但全然沒有散架。被毀的1.3萬座房屋集中在巖手、福島和宮城三個縣的沿海地區,95%以上是被海嘯摧毀的。
評論:統計顯示,地震本身對人的傷害很小,地震導致的房屋倒塌才是形成重大災害的重要原因。
為什么日本的房子在強震中也鮮少倒塌?在公開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到,日本建筑業有3件法寶:抗震理念、抗震技術和嚴格執行。日本是地震頻發國家,上世紀20年代以來,日本在歷次地震中不斷強調建筑抗震性能的重要性并設定了強制標準。日本《建筑基準法》規定,日本的高層建筑必須能夠抵御里氏7級以上的強烈地震。一個建筑工程為獲得開工許可,除了設計、施工圖紙等文件外,還必須提交《建筑抗震報告書》。日本建筑產業化發展較早,其PC建筑體系、鋼結構建筑體系、木結構建筑體系已相當成熟。2005年,日本一個高檔小區在調查中被發現只能抵御小地震,但碰到中等強度地震就會坍塌,最后開發商被判處5年徒刑。日本政府因此啟動了對全國所有建筑的抗震復查,此后半年內全國沒有一項新工程獲準開工,整個建筑業沒有表示異議。
我國“樓脆脆”為何頻繁出現?在公開報道中,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建筑業改革轉型已進行了數年,但目前行業整體上仍固守著粗放型發展模式;建筑產業化發展推進緩慢,頂層設計尚不完善、企業因成本問題無推廣動力;“粉碎性倒塌”的房屋經常出現,但沒見哪家開發商和施工單位受到過嚴厲處罰。
極端一點說,是地震成就了日本建筑業,但“樓脆脆”肯定成就不了中國建筑業。我們要向日本建筑業學什么?可以肯定的是,絕對不只是技術。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