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入住新居沒多久,衛生間漏水,惹得樓下鄰居頻頻投訴;外面下暴雨,家中滲小雨;雪白的墻壁上,黃黃的水漬和斑駁的墻皮讓人看了就心煩……這些居住時令人頭疼的問題就是因房屋滲漏水而產生的。
據國家防水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專家委員會防水專家莊偉進介紹,漏水問題在建筑及家裝行業中非常普遍,主要原因就是防水材料存在質量缺陷。他坦言,企業為了生存不惜低價競爭,再加上防水工程多為隱蔽工程,短時期內難以發現滲漏問題。因此,部分企業及家裝公司為了獲取利潤,生產并使用假冒偽劣產品的現象并不鮮見。
金華市區家裝防水材料市場存在哪些貓膩?記者就此走訪市場進行調查。
防水材料亂象叢生,假貨橫行
亂象一:防水涂料價格懸殊
記者在市區江南一家防水材料店看到,產品從低端到高端都有,比如一桶20千克裝的防水涂料,價格低的80元一桶,價格高的260元一桶;防水卷材的價格也從8元/平方米到50元~60元/平方米不等。
為什么價格相差這么大?老板解釋說,價格高的防水材料是國標產品,一般為業主自己采購使用,而4~5元/千克的便宜材料一般是一些小家裝公司和家裝游擊隊使用。
亂象二:造價20元/平方米的防水工程如何能防水?
在另一家門店,工作人員聽記者自稱在家裝公司上班后,馬上變得很熱情,稱她們接了很多家裝公司的活。
記者詢問一般家裝防水工程的收費標準,她說:“20元、40元、50元/平方米都有。”記者詢問20元的能不能起到防水效果,該負責人小聲說:“價格高的肯定防水效果好些。”
亂象三:低價轉包,用水泥漿代替防水材料。
針對20元/平方米的防水施工,專家分析,現在常用的水性防水材料(其本身就不是國標產品),如JS防水涂料,按《浙江省建筑工程預算定額》換算,每平方米材料用量在3~4公斤,材料成本達24~32元,這還不算人工費和其他成本。也就是說,每平方米35元以內的防水造價,沒有利潤空間。而為了獲取利潤,一些公司只能偷梁換柱,如防水涂料只刷一遍或干脆不刷,有的甚至用建筑膠水加水泥代替防水涂料。
針對上述亂象,防水專家建議,挑選防水材料要認準品牌產品,不可一味貪圖價格便宜。真正的環保防水材料應有國家認可的檢測中心檢測核發的產品檢測報告和產品合格證等。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