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國家發改委正式公布了《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成都要以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為目標,增強成都西部地區重要的經濟中心、科技中心、文創中心、對外交往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到2030年,重慶、成都等國家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將明顯增強。這是國家層面首次明確提出成都國家中心城市的定位。
規劃一出,令人振奮。成都從區域性中心城市正式邁入國家中心城市,走向全國城鎮體系“金字塔”的“塔尖”。
藍圖已就,成都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步伐將如何走?記者了解到,目前成都正在落實國家要求,抓緊編制《成都國家中心城市建設行動綱要(2016—2025)》,將從建設面向亞歐輻射全國的經濟中心、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中心、廣聚全球資源的對外交往中心、國際知名的文創中心、通達全球的綜合交通樞紐五方面重點推進,加快建設國家中心城市。
經濟中心
建輻射全國的經濟中心 2025年世界500強入駐300家
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經濟中心尤其重要。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成都將建設面向亞歐輻射全國的經濟中心,實施工業強基、服務業提升、新經濟培育行動和先進制造業載體建設、現代服務業發展等重大工程,全力提升經濟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加快建設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中西部先進制造業領軍城市和高端服務功能集聚的全國服務業核心城市,以及輻射帶動作用明顯的多區域經濟合作核心城市。
根據規劃,成都擬通過打造先進制造業中心、國際區域貿易中心、西部金融中心,提高對外經貿合作水平,構建開放型區域合作體系,全面提升成都產業的集聚和輻射能力。到2025年,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6.5%,利用外資實際到位額達到150億美元,世界500強企業入駐數達到300家。
為了達到這一目標,成都將努力爭創中國(成都)內陸自由貿易試驗區,創新開放模式,大力推進投資、貿易、金融、綜合監管等領域制度創新,培育內陸開放高地。加快打造一批國際大宗商品交易平臺、國際貿易綜合服務平臺,建設國際一流的移動電子商務產業基地,加快國際采購交易中心城市、西部服務貿易中心城市和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建設。
同時,鼓勵成都企業走出去。編制產業指導目錄和投資指南,指導本地企業對外投資、開拓市場。鼓勵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重點瞄準“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開展投資合作,共建產業園區,參與機場、港口、鐵路等重點項目建設。
記者了解到,今年成都將組織實施好市級重大項目和省級重大產業項目,開工建設中國電科網絡信息安全產業園等116個項目,加快建設京東方擴能等150個項目,推動東風神龍等134個項目投產達產。同時,完善金融要素市場功能,爭取設立成都金融資產交易中心和成都股權眾籌交易所。以世界500強企業、行業領軍企業、中央企業、國內知名民營企業為主攻方向,大力引進龍頭企業和重大項目。
政策福利顯現,成都的投資吸引力也在持續加強,“財富圈”正在急速擴容。去年,世界500強企業入駐成都的數據攀升到268家。美國利寶互助保險集團、澳洲聯邦銀行、美國萬通人壽、法國圣戈班集團、法國國營鐵路公司、英國樂購集團相繼落戶成都。成都當之無愧成為高端產業進軍西部的“橋頭堡”。
科技中心
打造中國“硅谷” 成都日平均新增創客近700人
6月26日,為期3天的2016中國·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落下帷幕。本屆創交會項目交易再創新高,超過3000個,預計交易額突破160億元。創交會期間,成都成為全球最前沿科技的展示和“布道”之地,引力波、暗物質、人工智能、虛擬現實、新光源、精準醫療等全球前沿科技,在“世界未來科技論壇”上被全球頂級科學家頻繁提及和探討。
歐洲最具創新力的園區——法國索菲亞科技園在會上宣布,將與成都高新區結成姐妹園區,并在成都設立索菲亞中國創新中心。
這只是成都創新創業的一個縮影。數據披露,去年成都新登記市場主體共248583戶,其中自然人投資者213837人。也就是說,去年有21萬多人加入到“蓉漂”行列,今年一季度更提高至平均每天新增“創客”680余名。歐盟委員會獨立顧問帕特里斯勒夫每年都來成都,在他眼中,創新創業已經讓成都成為了全球熱點。
隨著今年年初成都市“十三五”等規劃出爐,成都打造中國創新、科技中心的愿望也浮出水面。
有想法、有政策,成都正在行動。日前,成都正式出臺的《關于深入實施“創業天府”行動計劃加快打造西部人才核心聚集區的若干政策》(以下簡稱“成都人才新政十條”),將引導全市設立總額不少于20億元的人才發展專項資金,就引進、培育、扶持、服務人才等四大關鍵環節,提出十條重大舉措,著力把成都打造成為海內外高層次人才聚集的西部人才核心聚集區和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區域創新創業中心。
談及此政策時,成都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打破制度束縛,讓科研人才、大學老師以及掌握科技生產力的人才,投入到科技創新創業的大潮中來,并享受創新創業的紅利。成都在這方面的政策,有實在的利好。
除了寬松的創業政策,成都還有國際一流的創新創業載體。去年10月底,中韓兩國領導人就在成都建設中韓創新創業合作平臺達成共識。隨后,位于成都高新區的菁蓉國際廣場被確定為中韓創新創業合作平臺的核心載體,成為全國首個以國際創新創業為特色的眾創空間集聚區。目前共引進企業16家、孵化器22家、儲備項目200多個。
而在天府新區興隆湖畔,成都科學城也初顯真容。記者了解到,除創新型企業入駐外,目前還有7個院校地協同創新項目確認被引進。除中科院項目外,還包括清華四川能源與互聯網研究院、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成都分院、斯坦福天府研究院等。
對外交往中心
在對外交往上,成都將實施融入“一帶一路”行動,積極拓展對外交流渠道和形式,全面提升國際交流合作緊密度、便利度,加快建設亞洲重要的國際性機構聚集地、國際友好往來門戶和內陸經濟開放高地。
事實上,成都一直以來就是中國西部的對外交往中心。2015年,成都的航空港年旅客吞吐量達到4200萬人次,開通國際(地區)航線達85條;境外游客入境人數達到250萬人次;外國駐蓉領事機構15個,國際友城達29個,年度舉辦國際會展130次……
從這一組數據不難看出,隨著近年來國際化城市建設的不斷推進,成都已經從一個內陸城市,發展成為國際產業合作和經貿交往的活躍匯聚點。
去年,成都對外開放的“交往圈”不斷擴大,截至去年底,成都獲批外國領事機構達15家,成為內地領館第三城,市民在家門口就可以辦理去美國、法國、德國等國家的簽證。成都去年新增7個國際友好城市、8個國際友好合作關系城市,迎來碩果累累的“友城年”。成都友城全球布局更為完善,友城間交流合作更加密切,已形成“成都的朋友遍天下”的良好態勢。截至去年底,成都的國際友城增至29個,友好合作關系城市達39個。
國際化城市建設也離不開對外通道的建設。截至去年,成都開通的國際(地區)航線達到85條,國內定期航線165條,通航城市近200座,名列中西部第一。同時,去年蓉歐快鐵結束空返歷史,實現雙向對開,從波蘭羅茲發車,搭載著啤酒、飲料、餅干等歐洲暢銷快消品的41個集裝箱的班列,首次抵達成都。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正在規劃建設成都領館區,爭取更多的外國領館和國際組織分支機構落戶。同時,成都還啟動了實施外籍人士“家在成都”工程,為外籍人士在蓉工作、生活創造更好環境。加大國內外知名醫療機構的引入力度,力爭引進1所具有一定規模和國際醫療服務水平的醫療機構。
文創中心
構建文創中心分步走 2020年初步建成創新傳播中心
在成都市金牛區一環路北一段云天商廈背后,一座由舊倉庫“華麗轉身”的小樓,隱匿于城市喧囂之中:掛滿優秀畫作的樓梯間、隨處可見的創意手工藝品擺設、綠意滿滿的露天庭院……
這是成都金牛區首家以文化創意為核心,集創意、設計、藝術為一體的文化創意機構。它不僅是藝術家們碰撞藝術火花的交流空間,更吸引著眾多懷有藝術夢想的創業團隊入駐,成為金牛區城市文化創意的孵化地。
2014年,這里還是一片廢舊倉庫。根據其建筑特點以及政府對文化創意產業的政策指引,這些倉庫被改造為LOFT文創機構,實現城市空間的再設計和再利用。
“我們希望通過對城市文化的挖掘,在改造城市環境的基礎上,為金牛區打造城市旅游新名片、推進棚戶區改造注入新鮮的活力。”該文化創意機構的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這里,除了免費的辦公場地、豐富的創業活動,還有寬窄巷子“文化墻”打造者、西南交大藝術系主任李江,國際紅點設計大獎獲得者、西南交大工業設計系主任黃濤等重量級導師為創客們指點迷津。
隨著經濟全球化趨勢的加快和科技水平的提高,文化創意產業已被公認為是近十年來世界經濟中最具活力的產業之一。
長久以來,成都一直是西南地區的文創中心。“文化創意產業是區域競爭軟實力的一個重要方面,成都具有巨大的潛質。”成都市博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成都要進行產業轉型升級,未來一個很重要的著力點就是大力發展文化創意產業。“國際化、可持續、集群式將是成都市未來創意設計產業的發展方向。”
早在兩年前,成都就發布了《成都市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14-2020)》,明確闡釋了成都在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與相關產業融合創新發展的階段目標、主要任務和支持措施。
《行動計劃》制定了兩個階段目標。第一階段是從2014年到2017年,成都將實現“個十百千萬”目標,即搭建一個開放合作平臺——成都創意設計周、培育十個創意設計品牌、集聚一百個創意設計大師、孵化一千家創意設計機構、新增一萬人創意設計隊伍;第二個階段是到2020年,文化創意和設計服務產業化、集聚高端化發展格局基本形成,文化市場體系進一步完善,創意產業環境進一步優化,創意設計和創新驅動力顯著提高,與三次產業跨界融合轉型升級走在中西部地區前列,初步建成面向西部民族歷史文化的發掘創新傳播中心、面向國際市場跨國合作的西部文化貿易中心、面向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的西部創意設計中心。
交通樞紐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開建 將構建主要城市8小時交通圈
從成都火車南站出發,搭乘地鐵18號線快車,一路向南駛進天府新區。35分鐘后,就能抵達成都天府國際機場航站樓。不用出站,乘坐電梯,就能在出發大廳辦好登機手續。不管你是去紐約、舊金山,還是倫敦、巴黎,這座“巨無霸”花園機場,將帶你去往世界的各個角落。
2020年,這樣的出行方式,將在成都乃至四川成為現實。
今年5月底,備受各方關注的成都天府國際機場正式動工,從天空俯瞰,該機場的造型像極了一只太陽神鳥。它耗資超過700億元人民幣,是四川歷史上投資體量最大的項目。新機場建成后,有助于成都乃至四川融入全球經濟版圖,成為中國中西部聯通世界的重要門戶。
成都天府國際機場遠期規劃建設6條跑道,航站樓總面積126萬平方米。項目一期工程將新建3條跑道,飛行區等級為4F,規劃總機位資源為202個。根據規劃,到2025年,機場將滿足年旅客吞吐量4000萬人次。
不僅如此,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將建成集多種交通方式為一體的綜合交通樞紐。除規劃新建一條新的高速公路外,還將建設多條快速通道、三條城際鐵路和兩條城市軌道。未來,這些路網將與現有路網實現互聯,共同組成一體化無縫交通網絡。也就是說,外國旅客前往成都,往返機場和市區將非常方便快捷。
事實上,開建第二機場,只是成都打造國家級交通樞紐的一個重要項目。為全面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成都提出“構建與全國主要城市8小時交通圈、周邊省會城市4小時交通圈、成都平原城市群1小時交通圈”的目標。
成都如何才能通江達海?依托6條出川高鐵客運線路,融入國家高鐵網絡,打造國家高鐵網節點城市。規劃新增350公里時速的出川高鐵客運線路3條,分別為成都-達州-西安、成都-達州-萬州-鄭州、成都-宜賓-昆明高鐵;依托4條貨運鐵路,對接“陸上絲綢之路經濟帶”。其中現有2條,分別為寶成鐵路、成蘭鐵路;規劃建設貨運鐵路2條,分別為成都-格爾木、成都-西寧貨運鐵路。
此外,依托5條貨運鐵路,對接“海上絲綢之路”。其中現有或在建4條,分別為成昆鐵路、成渝鐵路、達成鐵路、川藏鐵路;同時加快隆(昌)黃(桶)鐵路建設,并按規劃加快成昆鐵路復線改造;以瀘州、宜賓、萬州港口為依托,形成較完備的公鐵水聯運體系,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
值得一提的是,成都還將加快至拉薩貨運鐵路建設,強化與南亞的聯系。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