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年,北京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力爭超過8950億元,同比將增長6%左右。2月12日下午,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2017年固定資產投資調控思路及重點工程計劃安排。其中,北京市將向26項民生改善工程投資約1081億元。
民生改善項目占整體投資近4成
據了解,2015年和2016年,本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分別是5.7%和5.9%。
據悉,今年北京將集中推動230項重點工程、當年計劃投資約2744億元,項目數較2016年增加20項,支撐全社會投資3成以上。
“從目前的趨勢看,本市的投資需求仍然旺盛。”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京津冀協同,治理大城市病,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和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以及“兩會兩新”——冬奧會、世園會、新機場、新首鋼,城市的這些需求,為投資發展提供了內生動力。
相關負責人介紹,2017年投入資金最多的還是民生改善項目,26個民生改善項目計劃投資約1081億元,占整體投資計劃的近4成。具體包括3個工程包:其 中,政策性住房工程包有籌集建設保障房5萬套、竣工6萬套;棚戶區改造工程包為重點實施望壇地區棚戶區改造、南鑼鼓巷地區四條胡同保護整治、京昌路楔形綠地棚戶區改造等11個項目,確保全市完成棚戶區改造3.6萬戶;公共服務及便民設施工程包則包含重點實施北京兒童醫院大興院區、豐臺區老年綜合服務中心建設工程、新發地蔬菜交易中心等14個項目。
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將提前下達
除民生改善領域外,還有4個領域,分別是京津冀協同項目62個,今年計劃投資約577億元;“高精尖”產業項目31個,今年計劃投資約436億元;生態環境提升項目50個,今年計劃投資約266億元;基礎設施項目61個,今年計劃投資約384億元。
按照計劃安排,2017年市政府固定資產投資安排規模為550億元,增長6.5%。在領域上,重點聚焦基礎教育、養老、棚戶區改造、大氣治理、交通疏堵、水環境治理、垃圾處理等人民群眾最關心、最迫切的需求。
“我們將重點聚焦核心區基礎設施和環境改造提升,高水平建設城市副中心,安排核心區投資不低于20%,城市副中心投資不低于15%。”相關負責人說,安排引導放大資金比例不低于40%,直接撬動社會投資不低于1500億元。這些投資計劃在7月底前全部下達完畢,而這將比2016年再提前1個月。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