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5月1日,營改增試點在最后四個行業——房地產、建筑、金融和生活服務業全面推開。如今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迎來首個周年,據國家稅務總局預計,到今年4月30日,全面推開營改增試點一周年有望實現減稅6800億元左右。
“營改增實施以來,98%左右的試點納稅人實現了稅負下降或持平,越來越多的納稅人享受到改革帶來的減稅紅利,總體減稅規模越來越大。”國家稅務總局局長王軍日前在OECD第四屆增值稅全球論壇上發表主旨演講時說。據統計,四大試點行業稅負全部下降。以去年5月至11月為例,四大行業累計實現增值稅減稅1105億元,稅負下降14.7%。其中,建筑業減稅65億元,稅負下降3.75%,稅負下降力度在四大行業中最小。
但具體到有些省份,建筑業的減稅力度卻不一定“墊底”。比如,湖北省國稅局黨組書記、局長胡立升日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該省營改增試點“四大行業”實現凈減稅54.56億元,稅負下降13%。其中,建筑業減稅16.86億元,稅負下降10.5%;房地產業減稅6.42億元,稅負下降6.7%;金融業減稅8.09億元,稅負下降6.8%;生活服務業減稅23.19億元,稅負下降31.8%。
“從建筑行業發展的角度看,增值稅稅制相較于營業稅時代,稅收環境更加公平、中性,有效釋放了市場在經濟活動中的活力,在推動企業轉型、優化結構、創新創業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方面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湖北省國稅局副局長柳現青介紹說,營改增試點全面推開以來,湖北省建筑業企業由2016年5月的53821戶增加到當年12月的60050戶,新增6229戶,呈現出戶數平穩增長、收入穩步提升和減稅成效明顯的特點。
事實上,為了讓企業更有獲得感,有關部門還對稅制進行了優化。今年兩會期間,王軍就曾表示,在政策上增效,針對建筑業老項目漸少、新項目增多等情況,國家稅務總局正會同財政部適時適當完善相應的政策措施。4月,國家稅務總局在明確政策口徑、簡化辦稅流程和優化納稅服務三方面推出10項新舉措,其中包括進一步減輕建筑企業稅收負擔的措施安排。
“建筑業是營改增過程中一個影響非常大的行業,也是我們重點關注的行業。”稅務總局貨物和勞務稅司副司長林楓介紹,此次出臺的征管舉措,對納稅人銷售自產貨物同時提供建筑、安裝服務的,允許分別核算銷售額,分別適用稅率或征收率,進一步減輕建筑企業稅收負擔。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新的征管舉措,今年6月1日起,建筑業小規模納稅人將可以自開增值稅專用發票,而不必像以前那樣再去稅務機關申請代開發票,極大方便了納稅人發票開具使用。“小規模納稅人提供建筑服務、銷售貨物時,可以直接通過增值稅發票管理新系統自行開具。”林楓說。
“考慮到建筑業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國家‘量身定制’了一系列特殊政策安排,其內容和數量均為歷次改革之最,以保證整個行業稅負只減不增。”某地區國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不同的建筑企業屬于不同的納稅人、采用哪種計稅方法,這些都會給建筑業企業帶來很大的影響,建筑企業必須應用增值稅思維加以應對,盡早開始標本兼治,內外兼修。”
更有專家認為,減稅費固然必要,但不能忽視企業人工、環境、土地、融資等其他成本的上升。政府需全力推進相關體制機制改革,為企業減負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同時,營改增不僅僅是為企業減稅降負,更是直接倒逼企業調整經營管理理念。特別是建筑行業實行營改增,對行業和產業鏈運行的影響重大而深遠。減稅效應會讓越來越多的建筑企業從等待觀望、被動適應,向積極調整運營管理、主動參與改革轉變,而借助營改增走向正規化、精細化管理路子才是建筑企業在市場中站穩腳跟、提高競爭力的成功之道。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