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經濟數據有所下滑,但涉及民眾切身利益的政府民生支出依然保持增長,這是中國東北三省在近幾年經濟發展中呈現出的“特殊現象”。
近年來,中國東北地區各級政府使出“十八般武藝”,一方面促進經濟發展轉型升級,一方面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背景下,保證民眾生活水平持續提升。
吉林省歷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民生實事的承諾是“保留項目”。民眾最關心、反映最強烈并可量化的民生工作,都以一條條承諾的方式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八件、十件、十二件……到2015年,已經拓展到三大類、十六個方面、47項民生實事。
承諾制是吉林探索建立民生工作長效機制的有效做法。在長春,政府提前面向全體市民征求意見,群眾“點菜”,每年的民生行動計劃都會確定上百項具體的民生實事。
在吉林松原,政府搭建養老信息平臺吸納相關企業入駐,在財政投入部分資金基礎上初步形成的養老服務產業鏈條,解決了市區養老院容納能力有限、投入資金不足的制約。
松原市民李國敏過去時常犯愁:老伴兒有病生活不能自理,兒女在外地幫不上忙。如今,拿著民政部門免費發放的代金券,就能享受到專業服務。
當地還計劃在養老服務基礎上編制數據庫,挖掘背后的商機。“公益助老之余,納入家政、餐飲等各類服務企業,利用電子商務做大養老產業。”松原市民政局負責人說。
集中有限財力、積極協調資金、發揮市場作用……東北地區各級政府使出渾身解數協調資金,住房保障、就業創業、農村飲水、特困救助等一系列民生工程開始破題。
在黑龍江的采煤沉陷區棚戶區改造中,當地政府創新運作方式,向市場購買存量商品房和進行貨幣化補償。既消耗了市場過剩房產,又提高了建設速度。
黑龍江鶴崗市棚改辦主任吳沈義表示,當地計劃兩年向市場購買閑置商品房8000套,并根據居民意愿計劃實行貨幣化補償安置4000套,能按時完成建設搬遷任務。
中國東北三省住建部門提供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三地克服經濟壓力,投入巨資累計改造各類棚戶區超過530萬戶。
大量投入背后,是東北地區各級政府開源節流的“能省則省”:壓縮公務支出、減少不符合標準專項支出、嚴格執行采購制度……一邊埋頭發展,一邊精打細算。
去年1至10月,黑龍江全省公共財政收入與上年同比回落7.8%,公共財政支出卻逆勢而上,比上年同期增長18.0%,民生投入占財政支出比重增速靠前。
和黑龍江一樣,在財政支出壓力加大的情況下,遼寧省的民生支出也在不斷增加。新增保障性安居房超額完成、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平均、提高企業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
2014年,在遼寧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中,超過70%用于民生,社保就業、文化教育等直接影響百姓生活水平的民生項目支出大幅增長。
“雖然近期東北經濟增速回落,但民眾生活水平和就業水平并未受到顯著影響。”吉林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李政說,經濟民生兩手抓,互為因果,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將更有底氣。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