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央定調穩定住房消費,支持自住和改善需求,政策側重千方百計去庫存:供應端,控制土地供應;需求端,降首付、 降利息、放寬公積金、調稅費。整體效果顯著,土地無序供應得到有效節制,市場成交量顯著上升,部分城市庫存壓力顯著緩解。但是,政策效應持續時間不長,全 國庫存壓力問題仍懸而未決,特別是需求疲軟的三四線城市庫存問題更為顯著。 我認為2016年仍然是房地產的政策年,以下幾個政策極有可能成為救市的主力政策。
第五位、政府收購商品房用作保障房
效果:★★★ 落地時間:隨時
收購商品房用作保障房從理論上來說,對于庫存較大的城市,短期內可以有效降低庫存。但這條政策對政府財政實力要求較高,此外庫存壓力較大城市一般對保障房的需求也相對較小,因此該政策效果可能一般。
第四位、各城市執行土地供應的“有供有限”政策
效果:★★★☆ 落地時間:隨時
庫存過高的三四線城市應從土地源頭上進行控制,建議庫存消化周期超過2年的城市一律暫停土地供應,消化周期下調至18個月以下的可以恢復供地,每季度由國土部統一發布“暫停城市”和“恢復城市”名單,嚴格把控商品房供應源頭。
第三位、農民工全面納入城市購房優惠體系
效果:★★★★ 落地時間:隨時,各地按需落地
各級城市均應對農民工購房在政策上做到一視同仁,包括:1)加快戶籍制度改革進度,解決農民工進城的保障門檻和心理歸屬問題;2)將農民工納入公積金繳納體系;3)個別城市對農民工購房給予稅費優惠。以上政策一旦實施,對增加有效需求,推動樓市中長期穩定有較大作用。
第二位、房貸利息抵扣個稅
效果:★★★★★ 落地時間:最早下半年
該項政策能夠切實提高購房者的購買力,特別是對改善型需求的刺激或更為明顯,短期內,一旦實施,將在一、二線城市引爆樓市,對于庫存去化會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第一位、首套房首付款比例降至10%
效果:★★★★★☆ 落地時間:隨時
首付下調能最大程度激活剛性需求,對樓市去庫存將發揮最為顯著的推動作用。而對于市場各方的擔心,我認為,中國為儲蓄型國家,發生次貸危機的可能性很小,而首套房發生信用危機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因此首套房首付降至10%將是2016年樓市去庫存的終極大招!
延伸閱讀:
作者:譚浩俊,商業見地網專欄作家
來源:商業見地網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要鼓勵房地產開發企業順應市場規律調整營銷策略,適當降低商品住房價格,促進房地產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要取消過時的限制性措施。
降房價,無疑是去庫存非常重要的一種手段。因為,從2003年放開房地產市場到現在,房價已經漲了幾倍,這期間,居民的購買能力并沒有同步增長。
也就是說,按照目前的水平,絕大多數居民是買不起房的。更何況,商品房的價格是大基數,同樣的上漲比例,對應的購買力要遠低于商品房價格。
也就是說,房價每上漲10%,居民收入至少應增長5倍以上,更別說這期間居民收入增長幅度還不如房價高了。
房價到了這個水平,到底要降多少才能與購買力相匹配呢?開發商愿不愿意降呢?顯然,有形之手是很難讓開發商啟動降價步伐的。更何況,在強調市場對資源配置起決定性作用的大背景下,政府也不可能強行要求開發商降房價。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政府用行政手段迫使開發商降房價,許多隱藏于房地產市場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不可公開的問題、暗箱操作問題等,也可能會隨著房價的人為壓降而逐步暴露出來。到時候,如何處理,就成了一個問題。
事實上,如果不是地方政府在房價問題上的過度“作為”,房價是不可能出現今天這樣的格局的,也不可能出現絕大多數百姓買不起房的現象。
數十萬億的土地出讓金收入、政府規費收入、暗箱操作收入、腐敗收入等,都是房價的直接構成,讓開發商一家去挑降價的擔子,顯然是不合適的。房價能不能降,不僅取決于開發商,還取決于政府。
必須注意的一個細節是,目前,為了穩增長和去庫存需要,在政策層面,已經放得很開,甚至不停地有刺激房地產市場的政策出臺。
那么,對開發商來說,指望他們在這樣的背景下降房價,就更是不可能了。這也意味著,對開發商喊話降房價,更多的可能只是政府的一種道義行為,是面對高房價的一種姿態。
真正需要解決的,還是如何把過高的庫存降下來,避免引發深層次矛盾和風險的爆發。
眼下,部分有實力的開發商又開始出手拿地了。拿地的結果,就是護價的開始。除非極個別資金鏈陷入困境的開發商,其他的是不大可能采取降價策略的。
尤其是已經在一線城市再度布局的開發商,更有可能堅守房價不降,用一線城市獲得的收益彌補三、四線城市的損失,以確保房價堅守在目前水平。
可能存在的一種結果,就是在接下來的政策籃子里,是否會有倒逼開發商降價的硬著子。因為,如果沒有,又何必進行這樣的喊話呢。
如果有的話,有形之手對無形之手的干預又再次出現了,房地產市場又將面臨一次新的考驗。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