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PPP中心數據更新了PPP項目清庫情況。截至2018年4月23日,各地累計清理退庫項目1695個、涉及投資額1.8萬億元;上報整改項目2005個、涉及投資額3.1萬億元。目前,PPP項目庫總在庫項目7264個,這意味著18.9%的項目已被清理出庫,而目前項目庫中仍有27.6%的項目需要整改,未來仍有出庫風險。
根據財政部2017年11月公布的《關于規范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綜合信息平臺項目庫管理的通知》(財辦金[2017]92號,下稱“92號文”),2018年3月31日是各省完成本地區PPP項目庫集中清理工作的最后期限。但因項目庫龐大,PPP項目清理工作復雜,截至3月31日,管理庫清庫項目609個。有專家預測,4月份清庫將會加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4月24日,財政部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示范項目規范管理的通知》(財金[2018]54號,下稱“54號文”),要求清查整頓前三批“示范項目”,并要求加強項目規范管理、強化信息公開。多個示范項目被要求限期整改、調出示范項目庫,甚至調出示范并退庫。截至4月27日,84個示范項目發生變動,4.3%出庫,12.1%退出項目示范庫。
有業內人士指出,隨著4月份PPP項目的加速退庫,這一輪的PPP項目清庫或暫告一段落,后續清庫速度應有較大幅度下降,但PPP的危機并未解除,正面臨新一輪考驗。
終止還是繼續的兩難選擇
近期,財政部和發改委PPP雙庫專家周吉高撰文表示,在當前政策背景下,受沖擊的項目主要有兩類:第一類是被要求整改或已被清退出庫的PPP項目;第二類是表面上符合92號文和54號文,并仍保持在庫,但因項目不佳、地方政府財力有限、項目合規性存在瑕疵,且社會資本自身無法按時足額支付項目資本金等原因,該類項目的債權融資無法解決。第二類比第一類困境更為嚴峻,繼續還是停止,第二類項目是大部分社會資本的兩難選擇。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在清理整頓期間,對于面臨出庫風險的項目,業內人士多認為應首先按照合規方向積極整改,爭取留在庫中。而現在,隨著融資環境的改變和政策的逐漸明朗,市場風險已變。不少業內人士指出:“該終止時就果斷終止,有希望的為減少損失可以暫時中止。”
一位華北某省財政廳PPP專家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對于已經出庫的項目,如果項目難以整改合格,一方或雙方不愿繼續實施項目,應考慮盡快提前終止項目,避免更大損失。
該人士還指出,而對于還在庫中但存在運營困境的項目,社會資本方應該根據項目的回報能力、項目運作的合規性、項目在未來的可融資性、項目實施過程中已經及可能遭遇的風險等因素,開展綜合性項目評估。若評估良好,僅是暫時融資困境,為減少損失,可以暫時中止項目實施,并設定一定觀察期,觀察期內不計違約責任。若確實項目缺陷較大,應果斷提前終止。
“PPP只是一種模式,除此之外項目還有EPC、BT、BOT、BOOT等模式可以選擇。PPP項目入庫只是第一步,核心還是在運營,劣質項目就算前期不出庫,后期也無法運營;優質項目如果經評估不適合采用PPP模式,也可以采用別的模式去展開。”上述PPP專家稱。
資金成本水漲船高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中了解到,早在2016年,行業內便已流行一句話,“PPP下半場是融資的考驗”。多位PPP項目人士都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融資確實很難,成本會越來越高。
此前銀行作為PPP項目的重要參與者和資本方,提供了大量低成本資金。E20研究院對環保PPP項目進行融資成本跟蹤發現,2017年多數優質PPP項目的借貸成本為五年以上貸款基準利率上下浮10%,而到2018年初已漲至5年基準利率上浮10%-30%的水平。
相較于成本的抬升,PPP融資更大的困難是,銀行的參與意愿明顯降低。某大行華北二級分行一位對公業務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目前全省范圍內除了幾個政府支持的便民項目,其余已經開展的和正在接洽的所有PPP項目均處于暫停狀態,等待省行和財政廳接洽后的進一步指示。
“省行和財政廳的溝通主要是關心政府在PPP項目中參與到哪種程度,有沒有保障,政府會不會對項目長期發展進行背書。”上述對公人士坦言,“政府不想也不能過多介入市場,但從銀行風控角度來看,沒有政府介入銀行就不愿意進入。目前狀態是,省行沒有批復任何項目,地區也只處于項目接洽階段,沒有實質進展。”
但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同地域存在不同導向,部分區域的銀行對PPP項目表現了較為積極的態度。
某大行西南二級分行業務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省政府指定由該行作為財務顧問,牽頭銀團加入打造一個旅游PPP項目,希望成為該省的示范項目。“一些社會資本方暫時缺少資金,引入銀行資金進行階段性持股,之后大股東進行比較明確的回購,這是沒有問題的。但有相當一部分項目公司為了降低風險,變相要求政府出具回購或兜底合同才進行股權融資,這是不合規的。”
但西南某PPP業務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從與多家銀行接觸的情況看,項目貸款在部分銀行還可正常進行,但股權融資已鮮有銀行介入了。
“融資成本肯定會進一步抬升。去年與某銀行項目貸款簽訂意向協議時,談的利率是5.8%,今年實際放款利率是7.3%,一年時間上漲了150個BP。從整體融資成本情況看,去年到現在漲幅已超過100個BP。對于項目方來說,資金價格貴一點不是問題,關鍵是能夠融到資金。一些地方政府能夠接受的最高價格甚至在15%以上。”上述PPP業務人士透露。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