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范發展,防范風險,正成為當前各地PPP(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發展的主基調。記者從相關部門獲悉,日前,山東也提出了一系列規范PPP發展,防范政府債務風險的舉措。要求嚴格規范項目庫、項目采購和項目入庫管理。對新申請入庫項目,須從準備階段開始審核,且階段之間審核期間隔不少于1個月。關于2018年PPP的工作目標,山東將重點聚焦農業、環保、幸福產業、連片特困地區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等領域PPP模式推廣。
規范成主基調
去年年底,伴隨著財政部、國資委及金融系統多份規范PPP發展的重磅文件出臺,銀行開始加強項目審查,審慎面對PPP融資,PPP推進熱潮趨冷。面對亟待規范化、專業化的PPP行業,多地陸續出臺了規范發展PPP的文件。
“未來,不僅PPP項目有走向規范而緊縮的發展趨勢,可用于資本金投資的資金也將走向規范與緊縮。”國家發改委和財政部PPP專家庫雙庫專家、德恒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黃華珍表示。
在PPP模式推進中,山東在很多方面都走在了全國前列。
記者從財政部PPP中心了解到,截至11月底,全省儲備并納入全國PPP綜合信息平臺的項目1180個,概算總投資1.24萬億元,項目類別涉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19個重點行業和關鍵領域,實現了市級全覆蓋,縣級超九成覆蓋,儲備項目數量和投資額穩居全國前列。進入實際開發階段的管理庫項目679個,比2016年底凈增233個,335個項目簽約落地,比2016年底凈增118個,項目落地率48.1%,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約12個百分點,251個項目已開工建設,比2016年凈增86個,簽約項目開工率高達74.9%。實際開發項目、落地項目、開工項目數量均居全國第一。
防止政府兜底風險
為規范發展PPP項目,山東于日前提出了多項要求。
“切實防止‘四化’(支出責任固化、支出上限虛化、運營內容淡化、適用范圍泛化)、著力抓好‘四線’(嚴控財政承受能力紅線、守住債務底線、搭好規范天線、明確適用界線)要求,特別是對政府付費項目,嚴禁通過‘工程可用性付費’+少量‘運營績效付費’的方式,提前鎖定政府支出責任,防止政府兜底風險,確保PPP改革健康發展。”山東提出。
記者注意到,在項目采購管理方面,山東提出要嚴格按照公開、公正、透明原則,通過政府采購擇優遴選社會資本,從嚴審慎選用單一來源采購方式,對通過政府采購招標以外方式選定的社會資本方,不實行“兩標并一標”。
在項目管理方面,則提出出臺新的PPP入庫項目審核標準,從項目立項、物有所值評價、財政承受能力論證、初步實施方案等方面提出更加嚴格的規范要求。通過建立財政承受能力風險預警監測機制、開展已入庫項目集中清理專項行動,及時化解可能出現的隱性債務風險,確保PPP項目規范運行。
據悉,財政部第四批PPP示范項目近期將對外公布。此前,財政部已會同相關部委推出三批共697個PPP示范項目,總投資額1.8萬億元。在規范發展基調下,業內預計,第四批PPP示范項目選拔將會更加注重優中選優,數量或較前三批縮減。
對接新舊動能轉換
記者日前拿到的一份山東2018年PPP工作計劃顯示,山東提出,要堅定不移地將PPP改革推向深入,力爭發揮更大成效。規范發展,防范風險,將成今年山東PPP發展的“重頭戲”。
在加大推廣力度方面,山東提出,要對接新舊動能轉換,在垃圾處理、污水處理新建項目“全面”實施PPP模式的基礎上,對有現金流、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公共服務領域,擴大“全面”實施范圍。加強與省直行業主管部門溝通協調,規劃儲備一批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河道流域治理、軌道交通、城際輕軌、高速公路等重大公共設施項目,打造成示范性強、影響力大的重大精品工程。重點聚焦農業、環保、幸福產業、連片特困地區發展、美麗鄉村建設等領域PPP模式推廣工作,鼓勵和引入具有新技術、新產業優勢的社會資本,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促進資源有效整合和產業跨界融合。
同時依托山東省PPP綜合信息管理平臺,制定完善省級PPP項目庫管理辦法,逐級細化責任范圍和責任主體,逐步建立常態化風險監控和監督問責體系,確保PPP項目規范實施。加大民營資本參與PPP項目支持力度,制定出臺支持鼓勵民營資本參與的政策措施,充分發揮財政獎補支持作用,進一步激發民營資本投資活力。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