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2日凌晨0:18,經過惡劣天氣條件下30多小時的緊張施工,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建設團隊成功戰勝“龍舟水”,克服雷暴、大雨等強對流天氣的影響,順利完成 E27沉管海底精準對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深槽區首個非標準管節安裝成功。至此,已建成隧道4702.5米,超過總長度的80%。
今年是厄爾尼諾影響非常嚴重的一年,安裝窗口又恰逢端午節,龍舟水帶來的泥沙和大徑流引起的灘面泥沙搬運,導致基槽日回淤量超過正常情況一倍以上,同時也加大了落潮流的流速,給碎石基床整平和沉管安裝帶來了很大的不確定性。據國家海洋預報中心分析預測,受季風槽影響,在作業窗口期間施工區域將有大到暴雨,并伴有雷暴,對沉管浮運安裝計劃決策造成很大困難。島隧項目分別采用類比分析法、觀測推演法進行安裝模擬推演,優化調整浮運安裝計劃,經過慎重分析,最終于10日下午決定當天18:00啟動E27沉管安裝工作。
沉管安裝需要經過基槽清淤、碎石墊層鋪設、沉管舾裝、沉管出塢、編隊、浮運、系泊、沉放對接等一系列復雜施工工序,每個流程環環相扣,每個工序都有明確時間限定,高風險始終伴隨施工全過程,必須做到精心組織、小心謹慎、穩步推進。島隧項目部堅持“每一次都是第一次”的理念,深入開展包括天氣、設備、人員等方面10類通用和4類專項共241項的風險排查,科學制定并全面落實好應對措施。
E27沉管長157.5米,是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首個深水深槽條件下安裝的非標準段沉管,舾裝件位置、安裝參數及測量參數均有別于標準沉管,安裝窗口處于“龍舟水”帶來的大徑流高發期,東江、北江徑流量是平時的1.5~2倍左右,表層流速迅速增大,落急尤為明顯。
在浮運拖航過程中,作業團隊加強現場海流流速監測,增加備用拖輪輔助抗流,實時分析海流數據,以“走一步,看兩步,看不清,不邁步”、“求 穩不求快”的謹慎態度組織浮運。11日凌晨3:00,沉管抵達安裝作業區域,現場水體異常渾濁,給沉管安裝作業帶來更大困難。11日3:40,正在進行系泊作業的沉管浮運團隊遭遇強對流天氣,施工區域雷雨交加,并伴有強風,強對流天氣給現場施工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安裝團隊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預案,下達暫停施工指令,要求所有作業人員停止現場施工,組織拖輪進行現場抗流,等待有利時機。同時,安裝團隊與國家海洋預報中心密切配合,實時監測強對流風團,及時發布施工海域的氣象變化情況。約7:00時,系泊及舾裝件拆除作業恢復。施工人員抓緊施工,做好沉放準備。
12:17,E27沉管開始下沉。沉放過程中,建設團隊施工人員密切關注海水密度變化,及時調整沉管負浮力。當沉管沉放到水下22米時,施工區域流速逐步增大,現場決策組決定暫停沉放,等21:00流速減小后再恢復沉放對接作業。這是沉管安裝以來第一次分兩個階段進行沉放施工。
經過30多個小時的緊張施工,建設人員克服持續性強對流天氣和“龍舟水”帶來的大徑流影響,戰勝身體疲勞、雨中作業等困難,按照標準化操作流程,依次完成沉管安裝各道工序,精心選擇施工窗口開展水力壓接,最終于12日0:18完成E27沉管與已建成隧道的精準對接,軸線、高差、縱坡均滿足設計要求。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