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才去,又迎高溫。炎炎日光倒映在江面上,像一條條玻璃帶子閃閃發亮,大地的水汽在烈日的烘烤下就像燃燒的火苗直沖云霄。從7月中旬開始,池州大橋施工所在地安徽樅陽迎來高溫時代,氣溫節節攀升。即便如此炎熱天氣,因為要搶回前段時間因洪水延誤的工期,不少工人都要在高溫天氣里進行室外作業。
下午3點40分,李師傅正和工友一起在30多米的高空綁扎鋼筋。豆大的汗珠從李師傅臉上滾下,他不時停下來用脖子上的毛巾抹一把汗,衣服也因為汗水干了又濕,呈現出一道道白色鹽漬。
在室外作業的工人怎么防暑降溫?哪些方法能夠防中暑?這些問題也成為池州大橋項目部重點關注的工作,為此,項目部多措并舉,保障室外工人的高溫作業安全。
“工地上供應涼開水,我每天都要喝掉兩壺水。”李師傅告訴筆者,讓他感到欣慰的就是工地上水能管夠,還定時發放鹽汽水。在現場走訪中,正好趕上項目部安保人員挨個工點發放鹽汽水,李師傅接過咕咚咕咚就是半瓶下肚,隨之一記響嗝,給燥熱的施工現場也帶來絲絲清涼。筆者粗略算了一下,類似李師傅這樣的工人,每人每天要消耗掉五六斤水。
同時,項目部還根據防暑降溫有關規定,采取了“錯峰施工”,組織工人體檢、搭設簡易納涼棚等措施,確保施工工人安全和施工進度。要求工人早出、午休、晚歸,盡量避開烈日,患有高血壓等疾病的工人禁止室外作業。
據項目部安全總監謝勇介紹:“除了‘錯峰作業’外,項目部還加強飲食的調節,定期免費給工人發放一些消暑的藥品和食物,比如說人丹、藿香正氣液和綠豆等。”
目前,項目部已啟動高溫應急預案,各類防暑物資和急救物品全部到位,在“燒烤”模式下,奮戰在施工一線三百余名參建職工和作業人員無一人出現“中暑”現象,項目高溫下的安全生產形勢有序、可控。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