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凌晨,歷經近13個小時奮戰,由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池州長江大橋北主塔“皮膚功能混凝土”首節塔柱成功澆筑!索塔“皮膚功能混凝土”澆筑施工工藝是目前國內首創。
據池州大橋項目辦副主任章征介紹,該橋的最大特點就是主塔采用一種新型的“皮膚功能混凝土”結構體系,即索塔外表面采用36厘米厚白色纖維耐久混凝土,內側采用普通C50混凝土。該結構體系根據仿生學“皮膚效應”理念,引入功能、結構一體化設計概念,采用材料復合技術,連續改變材料組分和結構,以消除內部組分界面和緩和界面應力,形成性質和功能梯度變化的新型非均質復合混凝土材料,從而提高索塔塔柱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耐久性和觀賞性,使結構功能性和經濟性達到最優。
在施工過程中,內層普通C50混凝土和外層“皮膚功能混凝土”需要同步澆筑,其交界面既要充分融合,又要減少內層混凝土對外層混凝土的侵染過多而影響外觀,操作難度極大。本次澆筑普通混凝土高度為4.4米,澆筑方量280方,澆筑“皮膚功能混凝土” 高度為4.9米,澆筑方量70方。
在施工現場,安徽交控集團副總工殷永高難掩激動,他說,該混凝土的研制,建設、施工、監理單位組成專家團隊,從配合比設計到施工工藝的摸索,進行了長達一年的專題研究,今天,終于如愿以償!
池州長江大橋安徽省池州市和銅陵市樅陽縣境內,是安徽省“四縱八橫”高速公路規劃網中“縱三”濟祁高速重要的過江通道。大橋主跨828米,在國內同類型橋梁中位居第四,為花瓶型等高塔雙索面單側混合梁斜拉橋,北塔高237米,主橋長1488米。大橋建設工期40個月,計劃2019年建成通車。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