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2000噸超高層智能頂模系統再一次頂升完成,由中建鋼構負責主體鋼結構施工的中國在建第一高樓——武漢綠地中心突破400米大關。
武漢綠地中心是武漢市全新的標志性建筑,建筑設計高度為636米,地上共125層,總用鋼量約8萬噸,巨型鋼柱最大截面尺寸達4米,最大板厚達80毫米。結構形式為核心筒+巨型柱+伸臂桁架+環帶桁架結構,建成后將成為一個集超五星級酒店、高檔商場、頂級寫字樓和公寓等于一體的超高層城市綜合體。
建成后,武漢綠地中心將創下多項中國記錄,包括全國最高610米720度觀景平臺,全國最大1萬平方米摩天觀光層,全國600米高空首次運用60米雙塔冠結構,全國最高211.65米鋼板剪力墻,全國最深970米地下連續墻,全國最重單幅地連墻85.6噸鋼筋籠,全國最大4.5萬千牛高承載力鉆孔灌注樁,等等。
其中,項目鋼板墻從地下室至地上41層,共計46節,高度211.5米,為國內高度最高的核心筒鋼板墻。中建鋼構克服了鋼板墻安裝難度大、易變形等不利條件,將核心筒鋼結構施工速度提至3天一層,確保了主樓核心筒施工進度,外框單層環帶桁架(約1600噸)僅用時10天安裝完成,34-36層伸臂-環帶桁架(5000噸)僅用時35天安裝完成。
武漢綠地中心在設計階段,就定位為“綠色節能建筑”。外表皮為環形呼吸式玻璃幕墻,建筑面積約為13萬平方米,相當于19個足球場的面積,數量達21000塊之多。
依靠呼吸式幕墻系統,建筑能充分吸收陽光,最大程度地減少能耗,太陽能電板可為整棟大廈提供光伏發電,提供太陽能熱水。
大廈內部裝有智能環境監控、誘導式風機系統,可自動送新鮮空氣,可直接抽取湖泊水用于冷卻,進行水回收和循環利用。
自開工以來,武漢綠地中心項目始終以緊鑼密鼓的快節奏不間斷施工。
2014年1月,項目地下室鋼結構開吊;2014年6月,主體鋼結構工程沖出地面;2015年8月,主塔樓鋼結構突破100米;2015年12月,主塔樓標高突破200米;2016年6月,主體結構高度突破300米。
中建鋼構秉承“精益求精、科學發展”的理念,優化計劃管理體系和工序流程,合理配備人員和設備投入,將施工進度安排精確到小時,保證主塔樓4天一個標準層的施工節奏,促使一系列重大節點目標如期實現。
項目工期緊、任務重、難度大。其中,現場焊接難度大,其中巨型鋼柱最大截面尺寸達4米,最大板厚達80毫米,受垂直運輸設備限制,分段數量較多;鋼板剪力墻較厚,最大厚度達100毫米,且豎向和橫向都為焊接連接,導致現場焊接工作量較多。現場焊縫均為全融透焊接,且大部分為單面坡口,焊接過程中變形較大,保證焊接質量是現場質量控制的關鍵。
為了如期完成既定目標,中建鋼構積極成立技術攻關團隊,不斷強化技術創新,優化施工工藝,研究課題涵蓋深化設計、質量檢測、焊接工藝、超高層鋼結構施工等一系列板塊,先后攻克單層鋼板剪力墻防變形施工、巨型鋼柱地腳錨栓精準定位、單層鋼板剪力墻防焊接變形、提高100毫米厚板焊縫合格率、控制環帶桁架安裝精度等技術難關,為工程質量控制打下了堅實基礎。
目前,項目已完成測量機器人、焊接機器人、北斗衛星測量技術等科技攻關10余項,發表多篇學術論文和國家專利。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