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上午,中國鐵建股份公司在武漢主持召開科技成果鑒定會,經來自中科院、武漢大學的專家們的反復質詢和討論,中國鐵建公司“擠壓型軟弱圍巖隧道穩定性控制成套技術研究”獲鑒定通過,并被鑒定會成員一致評定達國際領先水平。 該科技成果鑒定順利通過,是?中國鐵建?公司繼獲得“重載鐵路黃河特大橋施工關鍵技術”和“超寬變截面連續梁橋不平衡配重轉體技術”兩項國際先進技術后,再次取得一項國際領先技術成果。
“擠壓型軟弱圍巖隧道穩定性控制成套技術研究”是依托?中國鐵建?公司蘭渝鐵路擠壓型軟弱圍巖隧道工程實際總結形成的。蘭渝鐵路新城子隧道和毛羽山隧道均位于青藏高原東北緣復雜特殊的地質構造環境帶,地震活動頻繁,地應力極高,圍巖主要為三疊系炭質板巖,極其破碎,成洞困難,是典型的軟巖大變形隧道。受臨江鋪車站進洞影響,結構特殊,由兩個雙線斷面轉變成兩單斷面,再由雙連拱斷面變成大跨斷面,最后變成雙線斷面。左右洞施工相互干擾大,后洞施工引起前洞已成型初支、二襯開裂;大跨最大開挖斷面350 m2,為目前國內在建鐵路隧道之最;
在軟弱圍巖隧道建設過程中出現的“開挖斷面大,結構特殊,地應力極高,圍巖穩定性差,擠壓變形量大、速度快、持續時間長”等技術難點,課題組成員從擠壓型軟弱圍巖隧道工程地質特征分析、變形力學機制分析、穩定性監控分析著手,總結形成超前導洞、微臺階分段和預留變形空間相結合擠壓型軟弱圍巖應力釋放技術;錨索聯合長錨桿多重鎖固支護、排架式初期支護、仰拱桁架支護等為核心的擠壓型軟弱圍巖隧道穩定性多重聯合控制技術體系等多項關鍵技術,為新城子隧道和毛羽山隧道的安全貫通提供了技術保障和安全支持。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中長路網規劃的進一步實行,鐵路建設者們將會面對更多的擠壓型軟弱圍巖隧道工程,本次研究成果提出了“抗放結合,剛柔并濟,控制性釋放”的開挖與支護施工技術原則與多重聯合支護的施工理念,為擠壓型軟弱圍巖隧道穩定控制技術研究奠定了理論基礎,為今后的擠壓型軟弱圍巖隧道的建設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
據了解,?中國鐵建?公司每年都根據重點工程的難點和特點,制定年度科研計劃,將成果鑒定、工法、專利、成果轉化等目標分配至具體項目,同時技術部還對科研情況、完成時間節點等進行跟蹤檢查和指導,使公司的科技創新工作走上了蓬勃發展的軌道。截至目前,公司僅半年時間就梳理出科技立項課題16項,獲得授權的專利17項,已申請23項實用新型專利,并有多項專利正在醞釀中。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