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經過中鐵十四局集團建設者27個月的科學施工,黔張常鐵路高山隧道順利穿越國內罕見巨型溶洞,提前貫通,為明年全線鋪軌打下了堅實基礎。 黔張常鐵路高山隧道位于湖北省恩施州來鳳縣境內。隧道全長3958.2米,最大埋深365米,橫穿國內罕見喀斯特地貌溶洞群,共發現大、小溶洞38處。其中最大溶洞主溶腔長100余米,溶洞體積約40萬m³,相當于在一個標準的足球場上建起了一座20層大樓的體量。隧道內巖溶強烈發育,地質結構極為復雜,是全線一級高風險隧道和重難點控制性工程。
據項目負責人王獻偉介紹,為安全優質的建設黔張常鐵路,保證高山隧道順利穿越巨型溶洞,項目部精心組織,科學施工,隧道內九條作業線全部實現機械化施工。使用地質雷達、TSP、多功能水平鉆機,通過物探和鉆探相結合方式做好超前地質預報;安裝了隧道人員安全管理平臺系統,對進、出隧道的人員及洞內掌子面施工情況實施了24小時全方位監測;配備了先進的三臂液壓鑿巖臺車、全液壓旋轉多功能快速鉆機、混凝土噴射機械手等機械設備;科學的組織,現代化的隧道施工技術確保了安全、環保和綠色施工。
他們還加強與有關高校和科研機構合作,邀請專家進行技術論證,成立溶洞隧道科技攻關小組,采用平導繞行、增加支洞、回填為主、注漿加固等措施,解決了巨型溶洞存在的巖質破碎、基地不穩、塌陷、落石等風險,有多項技術填補了國內巨型溶洞施工處理的空白。
黔張常鐵路是渝長廈快速鐵路的一部分,起于重慶黔江區,止于常德武陵區。該鐵路建成后,重慶至長沙從10小時行程縮短至3小時;打通成都、重慶至長沙最便捷的鐵路通道,連接湘、浙、贛、閩等地,架構起成渝城市群與長江中游城市群、海西經濟區重要聯系大通道,將有效促進“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建設;同時,黔張常鐵路的建設將從根本上改善武陵山區落后的交通狀況,對實現精準扶貧和武陵山區經濟發展起到巨大的推動作用。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