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扶持、社會公眾的支持,回報社會也是企業應盡的責任和義務。國有企業發展壯大了,有了一定的經濟效益和資本積累后,就應當增強關注民生、回報社會的責任意識。 多年來,甘肅建投在企業發展中,積極回報社會,勇擔社會責任,在精準脫貧、重大項目建設、支持區域經濟發展以及其他方面彰顯國企風范,譜寫輝煌篇章,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聚焦一號工程 探索精準脫貧新途徑
近年來,我國有6000多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發生率從10.2%下降到了4%以下,精準脫貧工作取得了重要的階段性成果。
自精準脫貧工作開展以來,作為中國500強企業的甘肅建投積極響應國家“開展精準扶貧,確保到村到戶”的要求,采取“單位、支部結對幫扶到村,黨員、干部結對幫扶到戶”的幫扶機制,積極探索“輸血”與“造血”、短期與長期相結合的精準扶貧新途徑,深入開展精準扶貧工作。
2012以來,甘肅建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聚焦民生、民聲,對準問題、源頭,撲下身子真幫實扶,七年時間,投入資金1000余萬元,累計幫扶3個鄉6個村,涉及2024戶、9930人,貧困發生率從最高時的98%,下降到目前3個深度貧困村接近10%,減貧1300戶、6450人,已幫助3個村實現整村脫貧。
揚己之所長,完善基礎設施。甘肅建投在7年幫扶中,先后投資690萬元加強貧困村基礎建設,拓寬砂化農村道路17公里,硬化道路4公里,修建橋梁以及便橋4座,修建村級文化廣場2處,修建垃圾集中收集點10個,捐贈垃圾清運車3臺,配套垃圾箱100個,3個村實現太陽路燈全覆蓋。“連心橋”、“富民路”,把甘肅建投與貧困村鄉親緊緊地聯系在一起。
顧民之所盼,發展富民產業。按照縣鄉發展規劃,甘肅建投先后投資125萬元推廣啤特果栽植和云杉育苗4000余畝,組織動員貧困群眾發展養殖270多戶。把勞務輸出作為最有效的富民產業來抓,提出了“村上選能人,鄉上帶出去,縣上管協調,企業管培訓、管市場”的勞務幫扶理念,上門培訓勞務技能4期500多人次,協調鄉上選派1名專職干部帶隊,累計接納安置幫扶村勞務1000多人次,為貧困村帶去勞務純收入3200余萬元,成為貧困村脫貧退出的重要推手。貧困村勞務人員發出了“我愿跟著甘肅建投干”的肺腑之聲。
探根治之源,全力興學助教。為了扭轉貧困地區“代代窮”的落后面貌,甘肅建投瞄準教育,把興學助教作為斬斷貧窮代際傳遞的主要手段,籌資100萬元設立甘肅建投教育幫扶基金,投資70萬元援建校舍操場、捐助教(文)具、開展非義務教育在讀生獎補、組織鄉村大學生脫貧攻堅社會實踐、協助培訓骨干教師等活動,貧困村教育環境和教學面貌得到有效改善,適齡兒童入學率連年保持100%。
重政治引領,幫助建強組織。幫錢幫物,不如幫助建個好支部。甘肅建投始終把抓黨建與促脫貧緊密結合起來,調動和發揮基層黨組織在脫貧攻堅中的政治引領和戰斗堡壘作用,先后建立黨組織互幫共建基地3處,選派6名優秀黨員干部擔任貧困村第一書記,先后選派24個優秀黨支部與貧困村黨支部簽訂幫建協議,圍繞班子、隊伍和陣地建設開展“五個一”等系列活動,在致富能人中培養黨員,從黨員隊伍中培育致富能手,通過幫建雙方努力,貧困村“兩委”班子領導能力強了、視野開拓了,群眾滿意度也高了。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