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一個夜晚,山城重慶,燈火通明,工貿橋拆除現場一片繁忙。不遠處,站著一個英俊少年,身材頎長,目光冷靜。有人說:這是項目經理柳偉。他看了看我,禮貌地微微點頭。第一次見面,有些“高冷”的柳偉,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參加工作21年,柳偉的名字和一個個“硬骨頭”項目聯系在一起,和一個個“第一”聯系在一起。他連年被評為優秀,是中國建筑“四優”共產黨員、中建五局“優秀項目經理”。日前,作為中建五局長沙地鐵6號線黨委書記、執行指揮長,他被授予中央企業優秀共產黨員稱號。
中國建筑就是要爭第一
“一晃,參加工作21年了!”柳偉幾乎不易察覺地笑了笑。坐在長沙地鐵6號線指揮部會議室里,他的表情依舊有些“冷”。
21年來,他和無數建筑人一起,參與并見證著中國建筑在改革開放和時代浪潮風云激蕩中,永攀高峰、不斷刷新記錄,成為具有最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投資建設集團。
21年來,他幾乎都在工地上度過,建過高樓大廈、高速公路,修過地鐵隧道。有過太多的第一次:第一次當高速公路的項目經理,第一次當世界銀行項目的項目經理,第一次當地鐵項目經理,第一次當指揮長,每次他都要爭第一,而且都爭到了第一!
2009年7月,他擔任四川納黔高速項目經理,這是他第一次當高速公路項目經理。沿線一字排開的,是眾多國字頭和地方專業公司。和這些“老司機”PK,柳偉一點都不怵。到工程結束,項目拿了十多個月度、季度、年度綜合考評第一名。
2013年12月底,中國建筑投資建設南寧地鐵2號線。這又是他第一次擔任地鐵項目的項目經理。作為地鐵“新兵”,他帶領項目部在業主的質疑聲中跑步進場。項目三站四區間攻克了獨有的富水圓礫地層盾構、暗挖施工難題,整個標段提前八個多月完成,連續18個月領跑全線。在贏得業主尊重和認可的同時,也為中國建筑打開南寧市場,承接到后續的地鐵4號線和5號線。
2015年5月到2016年12月,他當項目經理的中建長沙地鐵4號線一標項目,獲得13次綜合考評第一名。
2017年10月,他任中建長沙地鐵6號線黨委書記、執行指揮長,開工至今,所有業主考評均獲評A等,在五家參建央企中排第一。
有人曾問柳偉:“你為什么在哪里都要拿第一?”
他說:“第一才有優先發展權。中國建筑就是要爭第一!”
這些年,柳偉深切感受到中國建筑的“脊梁”越挺越直,影響越來越大,他心里越來越自豪。他說:“這一切來源于我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紅色基因。‘不服輸、爭第一’,就是我們中國建筑的志氣!也是中國建筑基礎設施業務十多年來發展的真實軌跡。”
再苦也沒有紅軍長征苦
一個個第一,都是拼出來的。
2007年5月,柳偉調到重慶墊江城區供水工程任項目經理。安裝總長60千米的管道,把水從城外山上的水庫引到城區來,解決老百姓的吃水問題。他坦言,這是他非常難忘的一個民生工程。
“蜀道難,難于上青天”,在這里得到了充分體現。
這是一個長距離重力式引水項目,山高路陡,垂直落差將近100米。山上幾乎沒有路,有的也只是崎嶇小路,由于線路長、轉點多,施工員每天背著沉重的儀器,穿著厚實的衣服,穿行在密林中、懸崖邊,一不留神就會被荊棘劃傷,摔落懸崖深淵。尤其夏天,高溫炙烤,還要冒著與蚊蟲毒蛇“親密”接觸的風險。困了就在地上躺一躺,渴了喝點山泉水,餓了吃干糧充饑。柳偉一聲不吭地走在前面,好像無聲的命令,又好像一面引路的旗幟。時間一長,每個人的臉上都泛出了高原紅,腳底血泡磨成了厚厚的繭。
地材和水泥要靠騾子和馬來馱,鋼管則只能靠人抬。一根6米長、800毫米直徑的鋼管,重達一噸多,先切割成兩段,20多人一段一段抬上去。柳偉帶領大家一點一點往上挪,稍有松懈,就會連人帶鋼管滾落山崖,后果不堪設想。
最難的還是球閥,一個重1.6噸,不能解體,讓柳偉傷透了腦筋。大家集思廣益,設計出一個特制“擔架”,34個人抬了整整四天四夜,才抬到山上。
施工兩年,每一天都像在煉獄里度過。但項目沒有發生一起安全事故,順利了通過世行的嚴格驗收。世行發來感謝信,感謝項目在保護山體和環境的情況下,高質量完成了工程施工。
2009年3月,柳偉又接到一個新任務:任四川納黔高速公路的項目經理。這是四川省內穿越巖溶區路段最長、工程最艱巨的高速公路,沿線跨越赤水河、穿越烏蒙山,溝壑縱橫,溶洞、漏斗、滑坡、暗河廣布,且分布有煤、鐵礦及采空區,高墩橋梁、長隧道工程密集,建設難度極為少見。
當天,他帶人從重慶開車到項目,整整十幾個小時。一路上,山高林密,懸崖高聳,金沙江像一條巨蟒奔騰向前,要吞噬一切落到它嘴里的人或車。正值7月盛夏,幾個人穿著短袖衫開著車爬上1600米高海拔的山上,只見老百姓圍爐烤火,都感覺不可思議。
這里雨季一年長達300多天,道路永遠都是泥濘的,施工人員常年披雨衣、穿雨靴,每個人的腳都泡爛了。山上11月就開始結冰,大家的臉上和手上都長滿了凍瘡。
柳偉說:“這個時候,能去幾十公里外的鎮上痛快洗個熱水澡,成了我們所有人不能實現的奢愿。”
在山上施工,危機四伏。金榜特大橋全長近兩公里,蜿蜒穿越峽谷,最高的橋墩88米高,大部分樁基都要洞穿溶洞和暗河,施工難度大、風險高。尤其在峽谷,最怕暗河漲水。有一次,好不容易挖好幾個橋樁,一場大雨,暗河水洶涌而至,把成型的樁基全部沖垮,好在提前做好了預防工作,沒有人員傷亡。
高橋墩施工又是一大挑戰。采用翻模工藝,沒有支架維護,施工人員每天要在近30層樓高的橋墩上爬上爬下,只能靠爬塔吊和走空中棧道,對體力、耐力和心理素質都是極大考驗。柳偉率先做示范。開始大家還有點怕,后來習慣了,每當爬上那些高聳且微微搖擺的墩頂時,還會有一種登頂珠峰的豪情。
從開工到完工,項目部沒有一個人當逃兵。大家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再苦也沒有紅軍長征苦!”
柳偉說:“是啊,和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輩比起來,我們吃這點苦算什么呢?”
爭創世界一流的示范者
所有的“一流”,都需要經歷重重考驗。
長沙地鐵4號線一標是中建股份在湘投資建設的首個重大戰略性地鐵項目和湖南省重點民生工程。柳偉任項目經理的中建隧道六溝垅站至阜埠河路站的五個區間,施工難度最大、作業風險最高,盾構要下穿既有運營地鐵線、龍王巷河、營盤路隧道、湖南大學國家級實驗室等高風險源,每一個都足以讓人如履薄冰。
從此,柳偉的眉頭很少有舒展的時候,顯得更加“冷”了。
項目遇到的第一個挑戰,就是下穿既有運營的長沙地鐵2號線。盾構機離2號線隧道垂直距離只有2.68米,整個下穿段處于圓礫和碎裂巖層交界處,地層軟硬不均,地質條件十分復雜,如果沉降超過2厘米,長沙市五一商圈就要停止運營,過湘江段的地鐵就要停運,是長沙市的一級風險點。為攻克難關,柳偉多次組織專家論證,在湖南省首次采用MJS工法施工,在2號線和4號線的隧道中間“打”了一圈長42米、直徑2米的拱形水平旋噴樁。歷時一個月,成功完成雙線穿越,沉降控制在2毫米以內,創造了湖南地鐵施工以超低沉降量穿越既有運營地鐵線路的記錄。
地鐵車站防滲漏是世界性難題。柳偉任質量監督小組組長,主持漢王陵公園站進行皮膚式防水試點工作。每道關鍵工序,他都到現場把關。試驗結果,漢王陵公園站防水效果明顯優于傳統工藝。2017年7月,面對湘江39.51米的超歷史最高水位,緊鄰湘江的漢王陵公園站成功經受住了暴雨和洪水的考驗,“皮膚式”防水工藝榮獲“全國工程建設優秀質量管理小組二等獎”。
柳偉還在項目上建設“智慧工地”互聯網平臺,實現了城市軌道交通向三維甚至多維度數字化建造方式的轉變。2016年全國首屆地鐵綠色建造發展論壇組織與會者到項目現場觀摩。2017年,國務委員王勇到漢王陵公園站視察,對現場標準化建設及安全管控信息化工作給予高度肯定。
2017年3月,長沙地鐵4號線提前一年完工,創造了湖南地鐵施工的新速度。
2017年10月,帶著長沙地鐵4號線的赫赫戰功,柳偉被提拔為長沙地鐵6號線的黨委書記、執行指揮長。中建五局的要求是:鞏固已有優勢,繼續創新領先。意思是要站在長沙地鐵4號線、5號線“巨人”的肩膀上更進一步。
剛到6號線,柳偉每天沿著11.38公里長的線路一寸寸查看現場,晚上回來吃口飯,就和同事們討論臨建方案。隨后他帶領6個項目跑步進場,12天選址建家、20天建章立制、30天完成施工策劃、50天啟動交通疏解施工、90天實現首批站點主體打圍……一系列“花式動作”下來,各項工作跑到了所有參建單位的最前面。
柳偉提出以“黨建優秀、工程優質”為目標開展黨建工作,把支部建在項目上,圍繞生產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生產,唱響了“雙建合璧”的地鐵黨建品牌,受到省市領導的一致稱贊,被業主譽為五家參建央企黨建工作的一面旗幟。指揮部還被評為湖南省黨建文化和湖南省直工委“五化”黨支部建設示范點,成為湖南省委黨校黨建教學的案例實踐基地,接待20多個參觀交流的政府部門。
開工以來,指揮部還獲得“湖南省工人先鋒號”,“湖南省模范職工小家”,“湖南省直示范黨支部”,“長沙市青年文明號”,中建五局“先進基層黨組織”,長沙市軌道集團“企業共建特別獎”、“優秀指揮部”等多項榮譽。
柳偉說:“十多年來,中國建筑從地鐵投資建設的追趕者,到并行者,到引領者,一步一個腳印,總有一天,我們也一定能夠成為世界一流的地鐵投資建設的示范者!”
共產黨人就要沖在前面
2019年7月23日下午四點多,陽光刺眼,暑氣蒸騰,柳偉來到長沙地鐵6號線澗塘站“微服私訪”。盾構月底過站,這里是影響全線的關鍵節點。一進工地,他快步走向施工現場。
作為一名黨員領導干部,柳偉說:“共產黨員身先士卒,沖鋒在前,是責任使然,更是使命使然。這是我參加工作后,就牢記在心的信念,也是從前輩優秀共產黨員身上看到、學習到的優秀品質。”
初進中建五局三公司,每個新員工都要下班組學習歷練,跟著工人師傅們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干在一起。對年輕的柳偉來說,既學到了一線專業技能,又鍛煉了吃苦耐勞的能力。這段經歷雖然很短暫,但成了他職場生涯的重要一課。
回到機關,每隔一段時間就要下工地勞動。公司領導和他們一起扛鋼管,撿扣件,抬竹夾板。柳偉雖然年輕有力,但扛上一根鋼管就很難受,肩膀壓得火辣辣痛。但看看領導,每個人都扛兩根,于是他也跟著扛兩根。抬竹跳板,他開始抬一塊,看到領導們都抬三塊,于是也跟著抬三塊。
多年以后,他深有感觸地說:“正是這些領導率先垂范,幫我們年輕人釘好了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打好了職場底色。我們不光鍛煉了力量,也磨礪了意志,更重要的是明白了一個道理,共產黨員和領導干部一定要沖在前面,大伙兒才會跟著你沖。”
重慶南坪工貿立交跨線橋改造,是柳偉第一次擔任項目經理的工程。項目雖小,社會影響大。主要任務是拆除有20多年歷史的“板凳橋”,在此基礎上建設一座新橋。施工時交通封閉不得超過30個小時。老橋位于重慶南岸區進入渝中區的主干道上,日均車流量十萬臺次。項目采用人工加機械拆除的方法。柳偉要求黨員領導干部帶頭沖在一線指揮,他幾天幾夜沒有合眼蹲守現場。僅中斷交通18小時,就順利完成了拆橋任務,不到三個月實現新橋半幅通車,受到政府和業主的好評。
常年奮戰在施工一線,對家人,柳偉既愧疚又思念。2009年8月,正值納黔項目大干之際,有一天晚上他在現場值班,接到妻子電話,耳旁傳來她焦急不滿的聲音:“從懷孕到現在,你都沒空回家,我馬上要生了,你還不能趕回來嗎?這可是你初為人父啊!”掛斷電話,柳偉沉默許久,項目不允許他離開啊!項目工會主席得知此事,馬上向公司領導反映,公司領導說:“工期再緊,該回家還得回家,給你三天假!”
從納黔回長沙,輾轉十多個小時,等他趕到醫院,妻子已經進了產房,連續加班又加上舟車勞頓,他實在扛不住了,在產房外打起了盹。這一覺,讓他錯過了見孩子的第一面。等護士把他叫醒時,孩子由于黃疸太高送進了新生兒室,他只能隔著玻璃遠遠地看著。工期不等人,還沒等到孩子安全出院,他又要趕赴一線了。和妻子告別,他看到她的眼里是那樣的失望、不舍,又有無聲的責怪。那一刻,柳偉的心里真像刀子割一樣。
他說:“我這輩子最愧對的就是妻兒,好在妻子也是企業員工,深知這份道理,理解我肩負的責任與使命,成了我最堅強的后盾。”
中建五局黨委書記、董事長田衛國說:“中建五局的發展,正是因為有無數像柳偉這樣五局人和他們家庭的無私奉獻,才成就了今天的輝煌。我們爭創最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示范企業,就還要繼續付出,更多付出,創造新的業績,無愧于中國建筑,無愧于這個偉大的時代!
柳偉平靜地述說著過往。和十年前我在工貿橋工地看到他的時候相比,他的眉宇間多了幾分沉穩和剛毅。
我分明感受到:他心里一直揣著一團火!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