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刷臉”上班、施工監管有“電子眼”……5月20日早晨7點,在中鐵北京工程局承建的青州云門山棚戶區改造工程施工現場,工人正在排隊測量體溫并通過人臉識別系統進入工地。工人的體溫等健康指標直接回傳到項目的智慧工地管理平臺,既方便快捷又安全準確。施工現場塔吊林立,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施工場景。
工人們排隊通過人臉識別區進入工地 張輝/攝
中鐵北京工程局積極將信息技術融入民生工程建設,在棚戶區建設中,大數據、物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為工地建設裝上智慧大腦,讓工程建設更加高效、后續管護更加精準,用智慧管理管出生產安全、做到防疫安全、搶出施工進度,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復工復產攻堅戰。
據悉,青州云門山棚戶區改造工程是山東省青州市重點民生工程之一。受疫情影響,工程開工時間推遲了一個月。為做到安全有序復工,負責施工的中鐵北京工程局充分利用前期建立的智慧工地管理系統,積極和平臺技術人員對接,新增加了體溫測量、健康證等多個功能板塊,全面準確掌握外地返回施工人員的身體健康狀況。為將耽誤的建設進度搶回來,該項目管理人員將智慧管理平臺的作用最大化,用大數據監測、工地實時監管代替人工管。管理人員通過智慧管理平臺實時采集的大數據和回傳的實時施工畫面,快捷有效地完成質量監測、進度檢驗等各項工作,提升了管理效能。
中鐵北京工程局潘志平和項目管理人員通過數據平臺查看施工人員動態、現場質量問題分析 周莉/攝
據該項目工會主席高振介紹:通過平臺疫情監測系統功能,我們可以及時掌握現場工人的體溫情況和工人的入場數量。目前現場有管理人員和勞務人員150余名,每天的健康狀況能夠及時地反饋給各位工友朋友,這樣他們也就能夠更放心,安心施工。有了智慧工地平臺保駕護航,開工以來,項目制定了詳細的施工計劃,機械、人員陸續進場,工人們干勁十足,迅速掀起大干熱潮。作為央企,我們愿擔起社會責任,打造“智慧工地”,讓科技融入“民生工程”,為青州老百姓建設美好家園。
“我們一定能夠把耽誤的工期追回來、趕上進度,保證能夠順利地完成施工任務。”該項目安全總監王治軍說。(作者:趙文超 牛龍龍)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