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曉生 劉易
內容簡介:結合住建部《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方案》,本文從施工企業角度出發,重點從工程合約管理、質量管理體系和制度建設、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制、工程項目管理以及提高從業人員素質等方面進行闡述,旨在通過施工企業由內而外的自律行為,全面加強工程質量管理,確保工程建設質量,使兩年工程質量治理行動效果得以延續。
關鍵詞:合約管理,體系建設,優質優價
自2014年7月1日下發的《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推進建筑業發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見》到2014年9月1日印發《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方案》,短短兩個月時間,建筑業出臺了10余個文件,數量之多,頻率之高,實屬罕見。在2014年9月4日,全國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電視電話會議要求突出重點、突破重點,努力抓好工程質量;集中抓兩年工程質量,不是以后不抓了,以后還要設計出新的行動方案,我們就是要一直抓下去,抓工程質量永遠沒有盡頭。百年大計,質量第一;推動質量發展,建設美麗中國;作為施工企業,如何恪守質量誠信,踐行社會責任呢?
全面落實施工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
住房城鄉建設部出臺的《建筑工程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將建筑工程質量落實到了具體的責任人身上,以往在質量監管上也是終身追責,但主要是問責企業,投資所用的錢和物都是國家和集體的,工程質量的好壞,工程價款的多少,同它的切身利益沒有關系,以致一些投標人有了“陪標”、“串標”可乘之機。現在則是把責任落實到人,監管力度更大,而且更具操作性。如果發生質量、安全事故的,可以依法追究到具體的責任人身上。
對于施工企業,新的辦法實施給企業的項目負責人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因為只要發生工程質量事故或者質量問題,不管責任人是否離開原單位,是否已經退休,都要依法追究其質量責任,這無疑增加了項目負責人開展工程項目的壓力和對工程項目開展的謹慎性。并且新的實施辦法還要求在每一處建筑物的明顯位置設置永久標牌,載明責任人信息。并且要求項目責任人簽署質量終身責任承諾書,將法人授權書、責任人身份證號、執業證書在內的信息建立成檔案移交城建檔案部門,統一管理保存并建立數據庫,最終實現全國建筑市場的信息化監管。為此,施工企業項目負責人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來加強工程的質量管理,做好工程建設中應有的職責,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監督機制,所在工程項目中有違反設計要求和施工規范、偷工減料、使用劣質建材和轉包、違法分包等質量問題的要加以管理,杜絕不良的施工習慣,做好事故預防措施,對分包單位的企業資信和人員資格進行嚴格審查,協調管理施工現場所有專業承包、勞務分包單位的施工活動,牽頭負責現場隱患排查、事故預防及上報等事項。對于企業內部也要明確各個崗位的具體負責人,凡是沒有履行管理職責、把關不嚴導致質量安全事故的,要追究相應的責任。當然,企業負責人更應該重視加強所在施工項目的現場質量管理,因為這里是確保工程質量的第一現場。
加強工程招投標管理、杜絕轉包和違法分包
對于施工企業,轉包和違法分包的打擊應該放在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的第二位來抓,近年來,施工企業轉包和違法分包行為屢禁不止,并且愈演愈烈。一個項目本身已經是最低價中標項目,再經多次轉包、層層扒皮,最終用在工程建設上的資金就會很少,所以,這種情況下會嚴重影響工程的質量。不計后果的轉包和違法分包造成的建筑物垮塌現象時有發生,一些住宅問題成堆,購房者和居民苦不堪言,甚至讓老百姓辛苦了一輩子攢下的錢打了水漂,因此,施工企業應該杜絕這種行為,這是對工程質量長效管理的需要,是保證兩年治理行動結束后混亂局面不反彈的重要保證。
施工單位總承包單位依法確定專業承包、勞務分包單位情況,按規定將工程發包給有相應資質和安全生產許可證的分包單位,總包單位總包與分包單位及時簽訂安全生產協議書,明確職責并簽字蓋章,現場項目管理機構的項目負責人、技術負責人、質量管理負責人、安全管理負責人(包括各專業分包單位現場負責人)與總包和分包企業依法建立勞動關系情況、到場履職情況,對每個受檢工程提出質量安全、市場行為檢查反饋意見,對于認定為違反工程建設強制性標準行為,要杜絕違法發包、轉包、違法分包、掛靠等違法行為。
施工單位在工程招投標管理方面,還應注意以下內容:
(一)重視招投標的前期工作,提高決策的準確性
企業在投標前,要做好前期準備工作,根據招標單位發布的招標文件以及招標圖紙資料來分析工程項目在實施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組織人員對招標文件進行學習和研究,熟悉施工圖紙,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結合企業自身的施工定額來編制投標報價。并且需要對項目所在地進行實地考察,多了解一些工程所在地的自然環境及經濟環境,為投標決策做好準備。
(二)以投標報價為基礎進行成本預測和壓制
對于投標報價,企業應通過評分辦法對招標方進行合理研究,在評分方法中對自身經濟不利,無法實現經濟效益的問題應向招標方提出,盡量消除存在于工程項目招投標過程中的不合理因素。而且這些都需要建立在工程質量、安全以及工期的基礎之上,在報價階段針對報價價格加以合理的壓制,施工實踐中可應用已發現的漏洞進行索賠,在不影響工程項目施工質量的前提條件下,確保對所獲取經濟效益的有效提升。
加強現場質量管理,保證質量管理工作
(一)強化現場質量管理
為了更好的貫徹落實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方案,作為施工企業應該加強企業的內部管理,提高現場質量管理的力度,重視施工安全生產管理、技術質量管理的實施、檢查、復核和監督物料進場、檢驗、試驗和使用的管理等,做好上墻制度,明確各個崗位的工作職責,將具體的責任落實到人,施工人員按照圖紙和施工技術標準來進行安全施工,實行見證取樣制度,嚴格工序管理,實行質量管理標準化。搞好技術交底,搞好前期策劃和質量預控管理,健全施工現場自查自糾機制。深入推進工程質量常見問題專項治理,重點治理現澆混凝土樓板開裂、填充墻墻面裂縫、外窗滲漏、外墻外保溫質量控制不到位、衛生間滲漏等影響結構安全和使用功能的質量常見問題,通過設置材料設備樣品庫和工程樣板、統一基準避免施工尺寸沖突、推行外墻外窗淋水試驗、實體檢查記錄上墻等措施,提升工程質量管理水平。設計文件要單設防治專篇,明確防治措施,設立關鍵工序施工樣板。
(二)確保質量管理工作有序運行
堅持按質量保證體系運行標準對工程質量進行全過程監控,抓好每個關鍵控制點,注意從細節入手,精益求精,嚴把質量關。定期開展工程質量分析會議,對質量檢查工程進行講評和總結,并且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嚴格按照標準施工,按照規范驗收,在確保工序質量達到要求后再進入下道工序施工。保證質量管理工作從一開始就走上正規化、制度化、科學化的軌道。重視企業的員工管理,提高企業員工對工程質量的重視,按照“以思想質量保證工作質量,以工作質量保證工程質量”的思路,形成“人人心中有質量,人人都來管質量”的良好氛圍,從而保證質量管理工作的有序運行。
加強監管隊伍建設,健全工程質量監督和過程監督
我國將開展為期兩年的工程質量治理行動,要求建設主管部門創新工程質量安全監督檢查方式,改變事先發通知、打招呼的檢查方式,采取隨機、飛行檢查的方式,對于施工企業,這無疑加大了對工程質量的監督力度,嚴厲的打擊了企業中存在的虛假檢測報告行為。因此,企業需要加強企業的監管隊伍建設,保證建筑施工質量的合理控制,避免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一些不良行為,企業還應針對具體的工程情況建立監督方式,進一步強化工程質量檢測管理。
(一)加強監管隊伍建設
施工企業應該建立完善的選人、用人、留人、育人機制,鼓勵專業技術人員脫穎而出。擔當監督重任。對不適應監督工作需要的在崗人員進行合理分流。不斷完善監督手段,調整監督重點、方法、程序,制定并嚴格執行監督管理的規章制度,加強質量管理、質量控制的學習,提高監督隊伍的業務素質。要在人員、經費、設備等方面提供充足保障,保持監管隊伍的穩定,提高監督執法水平。
在進行質量管理問題上應該將質量監督與管理的權力轉移到執行人員的自我管理與自我監督,取代強制性的監督與檢查。滿足他們參與管理的需求,也就是滿足他們自尊與自我實現的一種需要,不但可以減少管理成本,還可以使施工項目的質量得到保證,同時還增強了項目上的凝聚力。
(二)針對工程具體情況建立監督方式
根據工程的不同特點采取不同的監督方式.建立起一種“程序嚴密、制約有效”的工程質量監督運行保障機制。對監督對象建立“預控、預報、預警”的保障機制;以保證建設工程使用安全和環境質量為主要目的:改變原來的預約式、通知式的監督檢查方式,加強巡回檢查和隨機抽查.保證檢查內容和部位能夠真實反映施工的質量狀況。
(三)進一步強化工程質量檢測管理
完善檢測管理制度,規范建設工程質量檢測市場,強化檢測行為和過程監管。嚴禁虛假檢測報告行為,建立健全工程質量專項檢測方案,加大對樁基檢測等現場實體專項檢測的巡查、抽查力度。要強化檢測信息技術,實行檢測數據采集處理信息化,加強對檢測過程和檢測行為的實時監控和監管。
(四)改為進一步發揮監督作用
工程質量監督控制工作的核心是如何進行監督,工作質量好壞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一線監督人員的能力和素質。因此應加強對監督人員激勵機制的研究,建立監督專業人員工作績效評價機制,充分調動起一線監督人員的積極性。
建立勞務人員分類培訓制度,完善企業員工培訓體系
(一)進一步落實施工企業主體責任
在工人培養、權益保護、用工管理、質量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責任得到進一步的落實。加快培育自有技術工人,對自有勞務人員的施工現場用工管理、持證上崗作業和工資發放承擔直接責任。施工總承包企業要對所承包工程的勞務管理全面負責。施工企業要建立勞務人員分類培訓制度,實行全員培訓、持證上崗。
(二)完善建筑工人培訓體系
建立建筑工人培訓信息公開機制,健全技能鑒定制度,探索建立與崗位工資掛鉤的工人技能分級管理機制,提高建筑工人參加培訓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督促施工企業做好建筑工人培訓工作。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積極爭取、充分利用政府財政經費補貼,大力培育建筑產業工人隊伍。
(三)推行勞務人員實名制管理
施工單位要按照勞務人員實名制管理有關要求,切實做好實名制管理的各項組織工作,推進勞務人員信息化管理,加強勞務人員的組織化管理。按照“誰用工,誰管理”的原則,切實落實管理職責,建立健全人員登記、考勤、工資發放等勞務用工管理相關制度,配備專職勞務用工管理人員,健全勞務用工管理網絡;切實做好實名制管理的各項工作,實現施工現場人員底數清、基本情況清、出勤記錄清、工資發放記錄清、進出項目時間清的“五清”目標。配合各監理企業督促施工現場。
加強施工質量控制、推行“優質優價”
對于工程質量治理的兩年行動,再多的文件、再好的政策,最終如果落不到實處,那只能是紙上談兵。因此,施工企業需要加強施工質量控制、推行“優質優價”,如此才能保證工程質量兩年行動抓出成效,還建筑業一個健康、規范、有序的建筑市場新秩序。
(一)加強施工過程的管控
加強建筑材料質量管理,相關責任主體要對工程中使用的建筑材料質量負責,保證建筑材料符合相關標準和設計要求,嚴禁使用未經檢測或者經檢測質量不合格的建筑材料。施工關鍵工序、關鍵節點要樣板引路,嚴格執行自檢、互檢、交接檢制度,逐道工序由操作和驗收人員簽字確認。對容易引起裂縫、滲漏等質量通病的關鍵部位和關鍵工序進行旁站監理。
(二)堅持標準引領
加快企業標準編制工作,積極參與國家及行業標準的制修訂。企業要強化施工過程中企業標準的執行。積極參與質量通病防治技術、制定管理辦法、加強質量通病防治措施等推廣和研究。加快實行企業質量行為標準化和實體質量管控標準化,落實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考評制度,全面提升工程質量安全水平。
(三)積極推行“優質優價”
積極參與工程質量創優,通過市場與現場聯動機制,建立健全工程質量激勵機制。以國家優質工程獎及各級政府質量獎為有效載體,積極推行“優質優價”,這對企業資質的升級、市場準入、招投標及信用管理等方面具有積極意義。
結束語:
工程質量事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國民經濟投資效益、建筑業可持續發展。作為施工企業的一員,筆者認為住建部的《工程質量治理兩年行動方案》能夠調動施工企業在加強工程質量管理上的積極性,施工單位和其他各方聯手治理工程質量,可以有效的避免就質量談質量造成的“這是質量部門一家事,與我無關”的誤區。我們要積極地加入到這場工程質量治理行動中來。為此,筆者通過學習和領會相關文件精神提出了全面落實施工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加強工程招投標管理,杜絕轉包和違法分包等工程質量治理方案,以供建筑業同仁們參考。
(作者單位:中建二局一公司深圳分公司)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