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維東
工程質量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國民經濟投資效益、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擔負著國家經濟穩定發展、保障工程質量的治理兩年行動方案,敲響了國家住建部向工程質量不良行為宣戰的鐘聲。
要徹底控制住工程質量的不良行為,形成有序、規范、良性發展的建筑市場秩序,還需從工程質量不良行為的根源入手,不能僅僅針對施工方,必須找出工程質量不良行為產生的根源。建設工程的不良行為產生的根源不外乎是:改變和征服自然的能力達不到卻要違背規律強攻硬上;建設環境的不具備產生的阻工行為;資金不到位產生的連鎖反應;施工企業的不良管理行為;沒有有效地過程監控機制和責任追究。筆者結合施工現場的一些觀察,認為需要從工程項目的立項、勘察設計、項目施工、過程監控、責任追究這幾個方面齊抓共管,要做到“抓源頭、控過程、強責任”,才能形成真正的、有序的、科學合理的建設市場運行程序,從根本上保證項目工程質量的優質優良。
抓源頭。要抓好工程質量,首先要抓住工程立項、勘察、設計這個牛鼻子
科學合理的項目立項是工程質量的基礎。工程項目的建設是一個綜合工程,它涉及到工程建設周邊的種種關系,如工程布局、人民群眾對工程的需求、建設環境的創造、建設資金來源、科技發展水平等等,一個環節考慮不周將會影響工程建的順利開展,進而影響到項目工程的建設質量。
一是建設布局要合理。我們國家雖然已躋身世界第一經濟體,但是從資源的人均占有量上來說,仍然是非常小的。對現有資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充分發揮好有限資源的最大作用也就非常關鍵。因而,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從源頭上杜絕政績工程,拍腦袋工程,合理建設布局,使工程項目既順應民心,又可最大程度發揮有限資源作用,也可以從源頭確保廉潔工程建設,就能為工程質量優質開好頭。反之,要在不科學的布局規劃情況下施工,必然要增加投入,浪費資源。
二是勘察設計要合理。科學合理的項目工程的勘察設計,是項目工程建設順利開展的保障。在勘察設計時,要從建設工程效益的有效發揮、目前建筑行業的發展水平、項目工程施工的可行性以及影響施工的不良因素等多個方面予以考慮。比如在青藏鐵路建設過程中,凍土路基變形是一個施工難題,在具體建設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困難,但是畢竟有十多年的研究基礎,所以問題得到比較好的解決。相反,在宜萬鐵路的建設過程中,對于水的處理就讓建設、施工單位吃盡了苦頭。
三是工期要求要合理。施工工期是建筑企業重要的核算指標之一,工期的長短直接影響建筑企業的經濟效益,并關系到國民經濟新增生產能力動用計劃的完成和經濟效益的發揮。因而項目工程建設是其必須遵守的科學規律,如混凝土等強時間,如路基沉降,如隧道開挖,都有嚴格的工序時間要求。任何盲目的“提前工期、壓縮工期”的行為,都是對工程施工質量的不負責。
四是資金到位時間要合理。目前,工程項目建設資金來源是多方面的,但是不論哪一種資金籌措方式,都要在建設前期確保資金能夠及時、按期到位,否則必將因資金的不到位延伸出更多的資金投入。比如材料的購買,比如征地拆遷、比如人員設備到位等等,都會因為資金的到位情況而產生比較大的成本變因,也因而產生了工程資金的波動和工程質量保證體系的變動。
五是工程造價要合理。物美價廉一直是所有購買者(出資者)的心理追求,利益最大化卻是所有商家、施工者的實際期盼。只有兩者達到一個合理的交匯點,才能夠生產出質優價廉的工程產品。而這個交匯點就是合理的工程造價。工程造價過高,勢必導致國有資產流失、資源分配平衡被打破,相當部分人民群眾就會失去享用有限資源的可能,因而造成社會矛盾的出現;造價過低,則勢必導致施工企業效益的流失,就為偷工減料埋下可能的伏筆。
控過程。要抓住項目工程建設過程監控和管理兩個關鍵點,確保有限資源的最大化使用
工程項目建設的過程,就是項目的具體執行過程。要有效實現建設方對工程項目建設的目的,同時也實現施工單位對利益的追求,必須強化建設、設計、施工、監理幾個方面的過程管控責任,做好質量管理,充分發揮好資金的有效作用。
一是規范合理的發包管理。項目工程建設是賣方市場,由國家建設單位集中管理。工程項目的發包管理是工程項目建設的又一重要核心:合格的工程發包不僅能夠選擇出優秀的施工企業參與到工程項目建設中,為工程優質奠定隊伍基礎,同時也為工程項目的優質進行開啟良好的開端。工程項目發包要嚴格執行國家相關法律法規,采取透明、合理的發包程序,遵循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將建設工程項目以合理的價格,發包給有資質、有實力、講信譽的施工企業,堅決杜絕因暗箱操作給項目工程建設埋下腐敗的種子,為工程質量的不良行為埋下可能的誘因。
近觀工程項目的腐敗基本上都是從發包開始的。因發包程序執行的不嚴謹和隨意性,導致工程項目由少部分人說了算,也催生了工程發包“黃牛”,形成建設資金在發包過程中大量流失。引入施工單位的不合格,也造成相當部分有資質、有實力的企業因獲取項目建設的壓力而進行一些不合規范的操作,進而鋌而走險,通過行賄、掛靠、圍標等不正當手段來獲取項目工程;甚者惡意低價中標,進場后通過從設計、監理、建設方找到突破口,尋求投資的再次追加,誕生腐敗的溫床,就會為工程質量埋下隱患。同時,任何一個建筑企業都不會長時間虧損。即便是為了開拓市場進入而出現的臨時性虧損,也要在其他項目或工程中將此虧損作為成本找回來。在通過不正常手段獲得項目工程建設中,勢必要以建設資金來彌補前期的資金投入,或者要通過引進不合格勞務方來填補借用其他資源而產生的間接成本。在如此情形下就勢必為質量管理埋下隱患。
二是行之有效的過程管理。有效的過程管理是堵塞項目建設資金流失、控制工程質量的關鍵環節。
施工企業是工程質量優質的落腳點。但與此同時,效益最大化又是施工企業追求的目標。任何因項目管理而發生的費用如項目工程的制造成本(包括工程直接制造成本、征地拆遷費用、臨時設施費用等)、項目管理成本(包括施工企業和項目的直接、間接管理費用等)、市場開發成本(包括前期項目進入、后期市場的持續維護等費用)、生產環境維護成本(包括村民和相關政府部門的工作配合所產生的費用)、企業所要求的利潤目標、因管理漏洞而造成的效益流失等都會在項目工程成本中得到反映,如果這些成本不能通過正規途徑得以收回,勢必產生偷工減料、隱蔽工程不按規范施做等等降低成本的做法。因而,要讓施工企業確保質量行為優質,就必須加強項目施工過程的技術、資金、安全、工期、成本管理,以規范的項目過程施做、精細的過程監控、均衡的項目生產,降低項目生產過程中的不良損耗,最終通過項目資金的有效使用和調節,來實現項目過程管控精細化,實現工程項目的優質建成。
三是過程監控要到位。項目工程優質僅僅依靠施工企業的自覺管理行為顯然是不可控的,建設單位、監理單位監督控制作用的發揮也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建設過程中的技術管理和現場管理,和對隱蔽工程的施做與監控方面,一定要落實到位,同時對施工單位予以科學的指導、公正的評判。堅決杜絕過分強調監督職能,形成“衙門”作風,部分管理人員就會絕對權力向施工企業謀求不正當的利益,為項目工程的建設優質順利完成埋下隱患。同時,工程監理單位要努力提高內部管理能力,穩定管理現場人員隊伍,提高人員素質,切忌將建設單位賦予的監督管理服務職責作為自己“卡、控、要”的籌碼,將施工企業作為終飽私囊的“唐僧肉”,切實履行對項目工程建設的監督、指導、服務職能,為工程項目的優質建設保駕護航。
強責任。強化責任追究程序,使違規建設、施工成本遠遠大于違規所得
形成工程質量的不良行為原因雖然多種多樣,但最終都逃不脫一個利益追逐。《資本論》論述說:如果利潤達到50%,他們就要坑蒙拐騙;如果利潤超過100%,他們就膽敢發動戰爭;如果利潤超過300%,他們將踐踏人間一切法律。工程項目建設過程中出現的“豆腐渣”工程、建設資金流失、施工企業效益流失等現象,且屢禁不止,其重要原因就是違規成本過低和治標不治本的懲戒機制。
一是違規建設后承擔責任的往往是企業法人而非個體。工程質量不良行為是指工程項目在設計使用年限內發生工程質量事故,發生投訴、舉報、群體性事件并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嚴重工程質量問題,或由于勘察、設計或施工原因造成尚在設計使用年限內的建筑工程不能正常使用的。目前,各級主管部門對工程質量不良行為基本上是按照《建筑工程五方責任主體項目負責人質量終身責任追究暫行辦法》和《建筑施工項目經理質量安全責任十項規定》,追究這五方責任,給予罰款、停止執業、吊銷執業資格證書等行政處罰和相應行政處分,及時在建筑市場監管與誠信信息平臺公布不良行為和處罰信息。工程質量終身制的確為優質工程建設提供了保護,凡是發生質量不良行為的建筑施工企業都要負責對其進行整改,確保工程項目能夠在適用范圍內持續使用。
但實際上,施工企業法人承擔的質量不良行為而進行的整治和維護損失金額巨大,但相關責任人包括其他四方責任人員個人,卻沒有承擔對應的責任,形成責任追究事實上的不到位。
二是責任人所承受的違規處罰遠遠小于違規所得,個人違規成本過低。
工程質量的不良行為給國家、給企業所造成的損失是巨大的,甚至是血的代。,但是對項目質量不良的工程項目應承擔責任的個體包括五方責任人本身所受到的懲處,與他們的違規所得相比遠遠不能匹配。從建筑主管部門、施工企業主要負責人違法違紀后被查證大量無法說明來源的巨額資金和不良質量行為前赴后繼地出現這一現象就說明了問題。要徹底根治此種現象,必須追究不良質量行為中所涉及的責任人,要嚴格問責程序,屬內部管理層級處理的嚴格內部管理責任追究;涉及違法事項,要堅決執行黨紀國法,讓其受到應有的懲處。通過有力的責任追究,使得五方責任人直接承擔相應責任,要讓他們為了違規所付出的成本遠遠大于違規所得,而不是由相關單位法人承受損失而個人僅僅受到輕描淡寫的“責任追究”,或者易地,或者易人。
工程質量不良行為的治理是對人民群眾生命財產負責、對國家建設資金負責的治理行為,是一項綜合性工程,也是回歸建筑行業有序、科學合規發展的有利時機,我們有理由相信,經過集中治理和機制規范,工程項目切實發揮好為惠民工程、富民工程的作用。
(作者系中鐵一局集團第五工程公司總經理)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