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旅游公路技術是將公路路線、橋梁、隧道、立交、沿線設施等人工構造物與沿線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等旅游資源相互融合的綜合技術。山區高速公路地質地貌條件復雜,高填深挖、架橋設涵、穿山過江在所難免,很容易破壞原有的生態環境,尤其是生態敏感區。
而發展綠色生態、低碳環保交通體系是踐行保護環境基本國策的重要之舉;推廣生態旅游公路技術是滿足現代駕乘人員對高速公路產品差異化和個性化需求的本質要求;鑄造山區高速動態景觀美是推動收費型高速公路理念向享受觀光型高速公路轉變的內在驅動力。基于此,應重點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是轉變理念,形成共識。以綠色交通為核心,整合和優化公路沿線生態旅游資源,強化山區高速公路的綠色功能和自然品質,提升山區高速的品質優勢,將這種理念貫穿于高速公路設計、施工及管養全過程,擴大山區高速基本職能,使山區高速成為貫徹 “暢通、高效、安全、綠色”理念的形象載體。
二是強化生態旅游公路建設技術的推廣應用。從山區高速公路設計階段開始,積極引入景觀規劃、虛擬仿真技術、旅游景觀設計、路域生態工程技術等現代工程施工工藝。結合山體及公路線形,重點實現路域內景觀美,邊坡處置、中央隔離帶設計與施工、隧道口與橋梁端頭設計以及立交區的景觀布置,都應重點考慮生態旅游技術的推廣應用,同時要結合區域景觀以及路域外的自然景觀,做好線路優化與自然資源的合理應用,給駕乘人員帶來動態景觀美。
三是完善評價體系,形成長效機制。目前山區高速生態旅游公路技術和理念相對滯后,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權威的、成熟的評價體系,也沒有非常明確的獎懲機制,對山區高速公路生態旅游公路技術的推廣十分不利。尤其是旅游資源集聚的區域,應該制定相關的評價體系和管理辦法,明確評價主體,完善考核指標,兌現考核承諾,強化政策與體系保障,提高參與主體的積極性,從而形成長效機制。
山區資源開發存在先天性劣勢,應借助高速公路建設的后天優勢,充分利用原始資源與現代理念,推動山區高速公路建設、生態環境保護與沿線動態景觀的良性互動、同頻共振、多贏多利,實現山區高速公路建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陳宙翔 云南云嶺高速公路橋梁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