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該評選活動是由中國施工企業管理協會組織,經過嚴格篩選,旨在樹立榜樣,表彰先進,充分發揮優秀建筑施工企業在我國工程建設領域的導向作用而選定,入選單位大多為“中”字號大型施工企業。作為一個有著60多年發展史的國有建筑施工企業,該公司為何能在復雜多變、競爭激烈的的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取得如此驕人的業績?帶著這一疑問,經深入調查得知,是以下領跑市場的發展觀促成了該公司的科學發展、快速發展和可持續發展。
要發展,必須突破資質瓶頸
在世紀之交的2000年以前,重慶巨能建安公司的前身重慶煤炭第一建筑安裝工程公司一直是一個集房屋建筑、礦山建設和機電設備安裝于一體的國家綜合型總承包壹級施工企業。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由于受“大而全”的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影響,該公司的職工隊伍人數仍然高達2700多人,企業因此陷入生產經營舉步維艱、職工隊伍穩定難保、原有資質被迫降級的發展困境。面對嚴峻的生存發展壓力,為順應國家改革、企業改制和建筑行業改革發展的大勢所需,該公司直面市場、沉著應對,一方面積極借助國家減人增效、進出“中心”和實施再就業工程的政策不斷推進自身的建設和改革;另方面著眼市場競爭需要,著力影響企業資質升級瓶頸問題的解決,積極發展優勢產業和生產產品、優化資源配置和打造自己的核心競爭力,由此為公司于2014的7月份如期實現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和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同時晉升總承包一級資質、消防晉升專業工程一級資質的目標提供了保證,又為公司不斷拓展市場領域創造了條件。
要發展,必須拓寬融資渠道
建筑行業作為一個先于其它行業被推向市場實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約束和自我發展的行業,“優勝劣汰、競爭求勝”歷來是這個行業最典型的生存法則。企業要求得應有的生存發展,資質是“敲門磚”,資金是“動力源”。作為一個曾經歷過計劃“襁褓”和市場“陣痛”的國有建筑施工企業,在從“工廠制”過渡到“公司制”的過程中如何解決好企業參與激烈市場競爭的資金這一動力問題?近年來,重慶巨能建安公司遵循“傳承創新、與時俱進”的團隊精神,以“干一項工程、建一種信譽、鑄一座豐碑”的責任意識,用“忠誠企業、誠信社會、認真履約”的實際行動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贊譽,由此通過與有關銀行建立戰略合作關系,搭建起了企業發展的應有融資平臺,增強了企業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應戰力、競爭力和制勝力。
要發展,必須樹好企業形象
在企業信用、品牌戰略、社會影響、市場形象對一個企業的生存發展顯得越來越重要的今天,作為一個身處市場競爭前沿的國有建筑施工企業,面對良好的資質資源、企業榮譽、市場信用、社會評價、經營業績和穩定局面等來之不易的發展成果,究竟應當如何正確對待、倍加珍惜和鞏固發展?近年來,重慶巨能建安公司從打造發展“軟實力”,增強市場競爭力入手,通過制定《CIS企業形象統一戰略》,制作企業形象宣傳片,建立內部網站,定期更新出版對外宣傳畫冊和內部刊物,全方位開展黨員應知應會知識、員工生日祝福和安全生產手機短信短語“提示教育”,因企因地制宜制作實施房屋建筑、機電安裝、礦山建設和市政消防宣傳戰略,從源頭治理入手規范企業文化建設,用良好的市場形象為企業不斷開拓發展市場領域和搶占應有的工程份額贏得了先機。
要發展,必須重視科技興企
為適應日新月異的市場經濟和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不斷提升企業的現代管理水平和科學發展能力,近年來,重慶巨能建安公司立足“小發展靠管理、大發展靠科技”的創新驅動,積極實施科技興企和人才強企發展戰略,通過緊緊圍繞市場需要開展科技創新和人才提質工作,企業先后獲得了國家省部級QC小組活動成果17項,重慶市建協優秀QC小組活動成果15項,重慶市市政協會優秀QC小組活動成果3項;先后完成科技論文71篇,其中對外發表27篇;先后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3項。同時,通過大力開展“創優奪杯”工作,企業多個項目先后獲得“全國市政金杯示范工程”和全國煤炭行業“太陽杯”優質結構工程,重慶市“文明工地”、重慶“巴渝杯”優質工程獎和“三峽杯”優質結構獎等殊榮,由此為企業鞏固發展好重慶市“建筑業先進企業”、重慶市“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和重慶市“AAA誠信企業”的良好形象,進而為躋身重慶市“五一勞動獎狀”單位和“全國優秀施工企業”提供了保證。
要發展,必須推進轉型升級
有道是,市場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面對復雜多變的新形勢、經濟發展的新常態和改革發展的新要求,作為一個身處完全競爭行業市場地位的國有建筑施工企業,究竟應當如何與時俱進順應市場?近年來,重慶巨能建安公司以不斷推進“一業為主、多元發展”戰略實施的壓力感、緊迫感和危機感,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線、以轉型升級為主題、以提質增效為目標,積極著眼細化量化生產管理、安全管理、質量管理、設備管理、成本管理和風險管控,不斷推進企業管理由粗放向精細轉型;及時根據市場變化,堅持從源頭上優化項目開發和結構、從發展上突出優勢特長和主營業務,不斷推進企業發展從多元并舉向突出主業轉型;全面實施工程項目聯動互動管理,整合提升公司機關服務功能,強化工程項目管理執行能力,不斷推進工程項目承包從重規模體量向重效率效益轉型。由此使公司的改革發展較好地順應了市場的發展需要。
要發展,必須鞏固團隊優勢
有一首人們耳熟能詳的歌,叫“團結就是力量”!有一種形成于從計劃到市場轉軌的共識,叫“得人心者得市場”!對此,在成立于1953年,如今已有60多年發展史的重慶巨能建安公司看來,要經營和發展好一個國有企業歷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說時時刻刻都處在如臨深淵、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的工作狀態。不是嗎?在調研過程中,該公司的領導者就曾這樣深有體會地告訴筆者:在從計劃到市場的發展過程中,巨能建安的發展并非一帆風順,既有輝煌低谷,也有坎坷不平;更有舉步維艱,險些瀕臨破產。“建安人”之所以能風雨兼程走到今天,能把工程從重慶延伸到四川、貴州、云南、廣西、江西、山西、湖北、浙江、江蘇、新疆、內蒙、北京等建筑市場,靠的是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靠的是干部職工與企業結下的難解情結、靠的是職工群眾主人翁責任感和事業心的有效發揮、靠的是干部職工的精誠團結!據悉,近年來該公司正是在這種以人為本,全心全意依靠職工群眾辦企業、作決策、搞改革、謀發展和強管理的發展觀引領下,企業施工產值才實現了從幾千萬、上億元到破10億的發展,安全生產才保持了連續八年多無死亡的紀錄,企業才會以政治穩定、人心穩定和生產經營持續好轉被重慶市渝中區大坪地區連續13年授予“創平安先進單位”,進而以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臺階的發展業績躋身重慶“建筑業先進企業”和“全國優秀施工企業”。(本文作者:胡明 )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