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即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英文縮寫,實質是通過創建三維建筑模型,利用和共享模型中的信息,實現建設項目進行設計、建造和運營管理過程的無縫對接以及項目相關方的信息暢通,實現項目周期全過程手段和方法上的信息化。BIM技術的特點之一就是發展很快,在越來越多的工程中已經交付使用,將來肯定還會越來越多。BIM是2002年提出的,已有十幾年的歷程,目前只有發達國家走在前面。有關資料統計,在美國70%的項目使用BIM,國內沒有這么先進,國內大型工程率先使用BIM技術。如北京奧運會、上海世博會、上海中心這樣一些大的工程在使用BIM技術。
與傳統交付模式對比,BIM帶來怎么樣的變化?傳統的交付模式各階段截然分開,設計階段出圖,根據圖來招投標,再確定施工單位,然后進入施工階段。BIM技術可以自始至終貫穿建設的全過程,支撐建設過程的各個階段,實現全程信息化、智能化。設計階段,BIM采用三維設計建模,將建筑更直觀地展示出來;招投標階段,可以用三維模型來進行算量,使量算變得更迅速、更準確;施工階段,可以對整個施工過程進行模擬,并為過程管理提供更精細化的數據支撐;運維階段,BIM的應用更是為建筑管理者提供了智能全面的的數據支持;這一切都歸功于BIM技術在建設過程中的應用。BIM技術就是保證各部門協調、配合的關鍵要素,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不同類型的建筑是城市的“器官”,那么BIM技術則是保障各“器官”健康運行的新鮮血液。BIM技術是建筑行業新的發展階段應運而生的產物,它的本質性優勢顯而易見。從專業的角度認識BIM技術,的確很復雜,甚至會產生排斥感,但從應用的角度看,的確很實用,也可通俗化。
有專家認為BIM技術主要有三大功能:一是在設計階段,可以實現三維集成協同設計,提高設計質量與效率,并可進行虛擬施工和碰撞檢測,為順利高效施工提供有力支撐;二是在施工階段,依托三維圖像可以準確提供各個部位的施工進度及各構件要素的成本信息,實現整個施工過程的可視化控制與管理,有效控制成本、降低風險;三是在運營階段,依托建筑項目協調一致的、可計算的信息,對整體工作環境的運行和全部設施的維護,及時快速有效地實現運營、維護與管理。在行業高速發展之際,我們即使不懂技術,也要對BIM技術有一定的認知,BIM技術是行業發展的趨勢,更是行業快速發展的一種象征。
我們身為建筑行業大家庭的一份子,應該提前做好哪些必要準備?BIM技術的運用必將引發建筑業以及工程造價管理的新變革,對于建筑類企業,應該做好這幾方面的工作。一是企業決策者要培養戰略意識,增強捕捉、鑒別、運用以信息科技為重要特征的新生事物的能力,例如建立市場上運用最為廣泛應用的大數據造價信息平臺,建立完善的企業信息數據庫,編制長遠有效的企業定額,借助新一輪計價依據的編制和頒布工作,為BIM技術的順利植入和運用,做好基礎性的工作,搭建良好的平臺。具體操作模式可參照工程造價信息網造價通云造價信息平臺。并一手抓好眼下的工程業務以維持正常運轉,一手抓好技術創新以保證可持續發展。二是要注重企業人才培養,有計劃的組織和培養相關的信息技術人員,特別是一些必須的骨干力量,及早進行技術和知識的儲備。三是在技術創新方面要有眼界和氣魄,舍得投入,不斷為企業注入新活力。讓企業伴隨行業的發展,上升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