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v在线天堂网,东京乱伦精品,久久精品国产欧美一区二区,极品尤物一区二区三区

會員登錄
還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郵箱登錄

保持登錄

用第三方帳號直接登錄

返回

您可以選擇以下第三方帳號直接登錄工程建設網,一分鐘完成注冊

登 錄 | 注 冊

我要投稿(工作時間:9:00-17:00)

投稿郵箱:sgqygl@chinacem.com.cn

聯 系 人:靳明偉

聯系電話:010-68576852

在線咨詢: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靳編輯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邵編輯 ×

工程建設網
施工企業雜志
施工企業雜志
施工企業雜志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PPP項目專題

正在建設中……

業務咨詢:(時間:9:00-17:00)

郵箱:manage@chinacem.com.cn

聯系人:張艷芳

聯系電話:010-68066858

在線咨詢: 中國工程建設網張編輯 中國工程建設網何編輯 中國工程建設網魏編輯

×
所在位置:首頁 > 企業管理 > 正文 企業管理

警惕標準化的三大陷阱

發布日期:2015-10-21來源:本站編輯:李波

[摘要]
 /侯志宏

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管理者總是希望通過標準化,把一些本來雜亂的事情用一定的格式固定下來,以節省人力物力,這樣員工可以更加高效率地工作,管理者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從事更多更重要的工作,企業的管理效率得以不斷提高。

不可否認,標準化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提升了企業效益,但凡事都要講究一個“度”,什么事情一旦做得過了頭,就會適得其反,正所謂“過猶不及”。標準化也是一樣,標準化雖然是好東西,卻也不是萬能的,很多建筑施工企業在實施標準化管理時,往往對標準化的作用缺乏一個客觀的認識,一不留神就掉入了標準化的陷阱。

對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在實施標準化的過程中,主要應該防止掉入“泛標準化、教條主義、一錘子買賣”這三大陷阱。

 “泛標準化”的陷阱

所謂泛標準化,就是什么東西都要標準化,認為什么東西都非標準化不可,什么問題都可用標準化解決,這種極端情況雖然在企業管理中并不多見,但是不少建筑施工企業在實施標準化的過程中,常常會出現這種傾向,不顧企業實際情況,任意擴大標準化的范圍,什么都想標準化,陷入標準化的泥沼,拔不出來。

標準化雖好,但是一旦超出了應有的界限,結果往往會事與愿違。大家知道,泰勒是科學管理之父,泰勒制正是通過在工具、操作、勞動動作、勞動環境等很多方面進行標準化,有效地提高了工人的勞動生產率,對于當時社會和企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但是如果過了頭,變成泛泰勒制,只是把工人當做會勞動的機器就成了問題了,由于出現了工人罷工等嚴重社會問題,以至于泰勒本人都被誤解,不得不到國會聽證會上為自己的理論辯護,卓別林在經典喜劇電影《摩登時代》中就對泛泰勒制進行了入骨的諷刺。

標準化最大的意義就在于形成可以重復使用的標準,通過標準的重復使用,避免重復溝通、重復教育、重復犯錯,達到節約資源,提高效率的目的,相反對不可重復的事情建立標準就是浪費資源。因此,實施標準化必須抓住兩個關鍵:標準是否可能被重復利用,標準是否可以被重復利用。

要想讓標準可能被充分利用,在制定標準的時候,一定要考慮需要標準化的事項是否可能再次發生,可能性有多大,制定標準可能帶來什么積極效果,不制定標準會存在什么潛在威脅,對一百年才可能發生一次的事情制定標準一般情況下意義不大,標準化成本很高但是不標準化卻損失很小的事情也沒有制定標準的必要。比如:對建筑企業來說,搭腳手架是經常性工作,也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無論企業大小,都要有標準才行;而新市場的開發工作,對大企業來說可能需要制定一些標準,對小企業來說,偶然性太強,可重復性很小,就不一定要制定標準了。

要想讓標準可以被重復利用,在制定標準的時候,不能照抄照搬,一定要考慮到企業所處行業、地區、經營模式、規模、階段等方面的實際情況。不同行業,比如:造原子彈的和賣茶葉蛋的,工作本身就存在巨大的差異,標準化的內容肯定是完全不同的;不同經營模式,比如:有的建筑企業采用的是品牌經營模式,有的采用的是法人管項目模式,標準化的內容也是生搬硬套不來的;不同規模,比如:營業收入幾千億的中建、中交和營業收入幾千萬的小型施工企業,標準化的內容也是不可復制的。

要防止陷入泛標準化的泥沼,建筑施工企業在實施標準化的過程中,必須對企業自身有個清楚的認識,要從最能見效的地方入手,抓住重點,明確標準化的范圍,實現標準化的最大價值,否則把標準化放在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情上,就誤入歧途了。

 “教條主義”的陷阱

無論國家也好,企業也好,都必須提倡按標準辦事,這是沒有疑問的,而且標準很多都是優秀經驗的總結和提煉,很多也是經過實踐檢驗的,值得大家去學習和遵守。但是,如果認為既然是標準,就只能遵照執行,不能有任何改動,這樣過度僵化標準,就會掉入教條主義的陷阱。

為了不掉入教條主義的陷阱,對標準的局限性要有個清楚的認識。清朝末年,國力衰弱,掌握權力的保守派仍然堅持“祖宗之法不可變”,并對維新派進行殘酷鎮壓,等到武昌起義的槍聲響起,這些保守派再想改革卻已經不可得了,偌大個清朝,頃刻間灰飛煙滅。這說明,即使作為國家最高標準的法律,歷史局限性也是很大的,更不要說企業的標準了,墨守成規,不與時俱進,到頭來總是要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為了不掉入教條主義的陷阱,要處理好標準化與個性化的關系。個性化與標準化,存在一定的矛盾,標準化講究統一,規范,個性化講究的是不一樣,不統一,差異性。對個體來說,不同的工作需要的個性化程度是不同的,設計類的工作一般要求突出差異性,更強調個性,而作業類的工作一般要求盡量標準化,降低個體差異。對一個企業來說,個性化更多意味著進行差異化競爭,根據邁克爾.波特對企業競爭的研究,一個企業要想避免陷入低成本競爭的窘境,獲得更高的利潤率,必須在產品和服務上采取差異化的競爭策略。

正確處理標準化與個性化的矛盾,關鍵要掌握一個度。中國人講究合而不同,個性化同標準化其實是相輔相成,一樣重要的。沒有個性化,標準化就沒有源頭,沒有對象,而標準化就是要把好的、有廣泛應用價值的個性化上升為標準,首先是個性化的創造,然后好的創造被標準化,再創造,再標準化

談到標準化,作為全球快餐業的巨頭,麥當勞和肯德基無疑是實施標準化的典范,無論你到哪個國家、哪個地區、哪個店面,你總是能看到一樣標志,一樣的裝修,一樣的餐飲…….,讓你感受到無處不在的標準化。同樣是麥當勞和肯德基,大家也注意到,近年來,針對中國市場,他們正在推出越來越多的個性化的產品和服務,雖然這種個性化還僅僅一種本土化,但是也能說明任何強大的市場競爭者都不能忽視個性化的價值和力量。

為了不掉入教條主義的陷阱,要防止標準化成為創新發展的障礙。今天的社會,創新對于推動社會前進是非常重要的。美國之所以強大,不僅僅是由于其擁有龐大的經濟規模、強大的軍事實力,更重要的是其擁有強大的創新能力。對于企業而言,創新發展的重要性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柳傳志說“不創新是等死”。

標準一旦形成,必然具有相當的權威性和穩定性,只有這樣,大家才能夠按照標準做事,才能更好地控制產品和服務的品質。然而,標準化的特性,卻會對創新發展或多或少形成一定的阻礙作用,一方面,標準會影響人的主觀能動性,有了標準,不用再費腦筋了,讓怎么做就怎么做,正好像在機械化大生產中流水線上的工人,往往成為一部自動化的機器,又談何創新呢?另一方面,標準一旦形成,意味著成本投入和權威的樹立,打破原先形成的標準的創新,會遇到極大的阻力,比如在手機行業,摩托羅拉在模擬機時代建立的標準優勢阻礙了其向數字機方向的創新發展,而諾基亞在數字機時代建立的標準優勢阻礙了其向智能機方向的創新發展。建筑行業作為一個古老的行業,相對而言,技術更新慢,標準化程度較低,標準化可發揮的作用很大,但是面對市場、技術、產品的不斷創新變化,也需要對標準可能造成的消極影響有所警惕。

 “一錘子買賣”的陷阱

在一些車站、碼頭、旅游景點等人流密集的地方,買東西經常會被宰,很多賣家做的就是一錘子買賣,根本沒想過將客戶發展成為回頭客,買了東西,回到家里,虧了就虧了,想得開的心情沮喪一會就好了,想不開的郁悶長一點時間也就罷了。

但是企業實施標準化不是買賣東西,不能搞成一錘子買賣。在給企業做咨詢過程中,發現不少建筑施工企業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想法,總想通過一次標準化運動,就能建立完善的企業標準化體系,能夠畢其功于一役,結果往往是失敗的。

實施標準化是一個PDCA(計劃-執行-檢查-行動)不斷循環的過程,今天提高一點,明天再提高一點,今年提高一點,明年再提高一點,通過一點點的提高,不斷邁上新的臺階,完成從量到質的轉變。實施標準化過程中,要防止成為“一錘子買賣”,需要處理好三個“變化”:

第一個變化是隨環境變化而變化。企業所處的環境總是在不斷發生變化的,過去的標準一般都是基于過去的環境制定的,隨著環境的變化,不但企業的戰略需要做出改變,很多的標準也會變得不再適用,甚至變成錯誤的標準,需要企業根據戰略和外部環境變化對標準進行修訂,建立新標準,廢除舊標準。比如在計劃經濟的時代,工程的計劃可以制定得非常詳細,工程項目實施起來可以非常確定,相關的管理標準都是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但是到了市場經濟時代,工程實施的邊界條件不確定性越來越大,再沿用原來的標準已經不能適應工程的需要,要求企業必須建立適應市場變化的現代項目管理標準,否則就會逐漸喪失競爭能力。

第二個變化是隨企業變化而變化。企業是一個社會組織,作為一個組織總是處于不斷發展變化中,根據企業生命周期理論,企業也有從出生、成長到成熟、衰退的過程,隨著企業的發展變化,原先的標準總會出現不適應企業發展的情況,形成阻礙,需要不斷進行調整。比如:為了適應工程建設由施工總承包向工程總承包模式的轉變,不少施工企業通過收購兼并設計單位,具備了初步的條件,但是多數企業在實際運作過程中,基本上還是兩張皮,設計搞設計、施工搞施工,要想真正運作好工程總承包項目,企業就必須建立標準化的工程總承包項目管理體系。

第三個變化是由淺入深的變化。標準化其實是一個相當籠統的概念,涵蓋的范圍非常廣泛,對于建筑施工企業來說,實施標準化是一個由淺入深的過程,建筑施工企業實施標準化,應該按照制度化、流程化、信息化、精細化的順序循序漸進推進標準化工作。相反,企圖一口吃成個胖子,一步達到信息化、精細化的程度,就可能面臨失敗。首先應該要制度化,要建立覆蓋企業的全面的制度體系,其次通過實施流程化,將流程顯性出來,將流程表單化,通過流程的優化,實現更好的流程績效;在流程化的基礎上,實施信息化就水到渠成了,通過信息化,可以進一步提高效率;最后通過實施精細化管理,實現標準化的日臻完善。當然,不同的企業實施標準化具體到什么程度以及實施的順序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小企業的制度體系不一定要很全面;大企業也不一定什么都要信息化;在沒有實施信息化的時候,也不妨礙在一些工作中實施精細化的管理。

 

歷史上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了度量衡、貨幣、文字、車軌的全國統一標準,極大地促進了社會的發展,但是秦歷二世而亡,在歷史上是一個非常短命的王朝。歷史經驗說明,無論國家也好,企業也好,標準化并不能使國家、使企業達到持久發展,基業長青的目的,即使在提升效率方面,標準化也僅僅是一種手段,過低或過高估計標準化的作用,都會出現問題。

(作者單位:上海攀成德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相關閱讀】

專題策劃

資質管理改革大家談

資質管理改革大家談

近年,現行資質管理制度的缺陷逐漸暴露,資質標準的不合理之處逐漸顯現,資質掛靠、違法分包和轉包等行為屢禁不止,擾亂了建筑市場的正常秩序。為此,各地建設主管部門、行業協會和廣大企業,交流了資質管理運行的現狀,提出資質標準修訂的相關建議。

 

管理案例

中建-結構轉型

中建-結構轉型

推進基礎設施業務,不能像“群眾都過河了,你還在摸石頭”的慢,也要防止“腳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亂,務必高屋建瓴,長遠謀劃,做好推進組織架構、人才隊伍、專項考核的頂層設計。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

返回頂部 返回建設網首頁 投稿 用戶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