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1日,以國營企業中國化工集團公司為首的中國投資團隊同意斥資約10億美元收購德國克勞斯瑪菲集團(KraussMaffei),為中國投資者迄今對德國企業最大一宗收購案。
近年來,資金充裕的中資企業發起一系列收購行動,希望取得西方企業花費數十年時間積累起來的技術專長、營銷網絡以及品牌。與此同時,人民幣貶值也鼓勵中國企業轉向海外投資,預計今年將有更多交易達成。
漢德資本及Onex分別發表聲明指出,以中國化工集團為首的中資財團同意以9.25億歐元,從加拿大Onex(OCX.TO)手中買下德國克勞斯瑪菲集團。該投資團隊還包括國新國際投資公司及私募股權企業漢德資本。此前路透曾在1月7日對此消息有過報導。
中國化工集團將持有克勞斯瑪菲三分之二的權益,后者創立于1830年代,最初生產機車,隨后在1930年代擴張為坦克生產企業,目前從事塑料和橡膠加工機械的制造。
此次購并規模超越中國于2012年投資德國企業所創下的紀錄,當時三一重工(600031.SS)以6.98億美元買下混凝土泵生產商Putzmeister。
湯森路透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企業的并購支出達到創紀錄的1,160億美元左右。
中國化工去年就斥資73億歐元收購了意大利輪胎生產商倍耐力(Pirelli),該公司還一直在討論收購瑞士農化集團先正達(SYNN.VX)的可能性。一位熟悉中國化工想法的人士稱,該公司依然有意收購先正達。
另據路透去年11月報導,至少有三家中國國有企業競購德國廢棄物管理公司EEW,以期獲得該公司的先進技術。德國照明集團歐司朗(OSRn.DE)的燈泡業務也吸引到中國競購者。
銀行人士和律師表示,只要沒有國家安全方面的顧慮,德國歡迎中國企業的投資。到目前為止,沒有一筆來自中國企業的并購案因政治干預而受阻,而在美國中國企業收購是一個敏感的政治問題。
**交易撮合人**
據熟悉此事的消息人士稱,中國銀行家蔡洪平在促成克勞斯瑪菲集團的交易中扮演了關鍵角色。蔡洪平在去年創建了漢德資本。
“我們在工業發展中看到了很多機會,特別是在智能化制造方面,”蔡洪平談到克勞斯瑪菲并購案時稱。
這項交易對克勞斯瑪菲的估值約為該公司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之利潤(EBITDA)的6.6倍。Onex在11月發布的第三季財報中表示,克勞斯瑪菲在截至第三季的年度EBITDA為1.4億歐元。而其他上市同業的股價約為預估核心獲利的七到八倍。
Onex表示,交易或將在2016年上半年完成,尚待監管機構批準。該公司在2012年以5.68億歐元的價格,從美國投資公司Madison Capital手中買下了克勞斯瑪菲。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