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成都國際鐵路港總投資將超過110億元,國際鐵路港各類產業投資達95億元。其中,重點建設國際國內倉儲分撥、跨境電商、對外港口貿易等。同時,加強功能設施、道路基礎設施、線路遷改、信息化等建設。”日前成都市青白江區委書記劉筱柳在成都兩會上向媒體透露。
去年8月底,西部鐵路物流中心正式更名為“成都國際鐵路港”,力爭用3年時間建成全國一流的國際鐵路港,依托蓉歐班列,成都將成為區域性國際物流樞紐和聯通歐洲、泛亞的橋頭堡。
不僅如此,成都鐵路口岸汽車整車進口口岸正式通過驗收,成都鐵路口岸肉類進口口岸也已經通過預驗收,預計春節過后通過驗收。下一步,成都鐵路口岸的功能將進一步拓展,計劃建設進口水果、木材、糧食指定口岸功能,并建設依托蓉歐快鐵開展業務的跨境快件分揀中心。
這些指定口岸的建設不僅將極大豐富“蓉歐快鐵”國際貨運班列的回程貨源,而且將更加密切以成都為門戶的中歐經貿往來。實際上,隨著以航空、鐵路直通項目對接架起的“新絲路”,以及中德中小企業園等眾多合作項目的落地,成都作為國家西向開放戰略的橋頭堡的地位已經初現。
交通樞紐通達全球
作為內陸地區,以往從成都購買進口汽車,需要從海運經天津港或者上海港轉運,路途遙遠,因此從消費者下訂單到提車需要兩三個月時間,而且價格相比更高。而依托蓉歐快鐵和即將投運的整車進口口岸,在成都購買進口車,時間和價格優勢就凸顯出來了。
這一變化還將有助于成都形成汽車進口、銷售、保管代理、物流運輸、維修售后及零配件的進口、生產、銷售等環節完善的高附加值產業鏈。根據以往經驗,新開放的整車進口口岸將迅速吸引幾家國內較大的汽車品牌分銷商,在口岸城市設立區域分銷中心。
依靠這些口岸優勢和蓉歐快鐵與中亞列車“雙黃金國際通道”,成都正在啟動成都(青白江)和波蘭羅茲兩端轉運中心建設,將成都(青白江)亞歐國際物流貿易中心建設成為繼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之后,全國第四個區域物流中心以及面向歐洲、中亞的貨物轉運中心。
波蘭駐華大使林譽平對《第一財經日報》表示,蓉歐快鐵是中波、中歐之間非常重要的一個橋梁項目,現在每周有兩趟貨運班列來往中波之間,還有很大潛力,希望每天都有一趟往來。
今年成都提出,規劃建設“蓉歐+”陸港產業園,加快打造國際口岸城市和國家向西向南開放橋頭堡。“蓉歐快鐵”國際端延伸至荷蘭蒂爾堡等歐洲樞紐城市,國內端延伸至沿海沿邊重要城市,全年開行300列以上。
波蘭羅茲省副省長喬安娜·施德拉瓦斯卡也表示,“我們非常重視蓉歐快鐵,這可以加強羅茲和四川的合作。”“歐洲和波蘭的產品可以運輸到中國,公司也可以在中國找合作。同時,羅茲也歡迎中國的投資和產品,從羅茲可以把產品運輸到其他歐洲國家。”
林譽平說,波蘭在歐洲扮演這一個重要交通樞紐的角色,成都在中國又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交通中轉地,蓉歐快鐵有利于中波、中歐之間更好的貿易往來,要想在中歐之間建立起良好的紐帶,像這樣的鐵路、航線項目至關重要。他希望能開通成都到波蘭的航線。
實際上,在航空方面,從開通至阿姆斯特丹的成都首條直飛歐洲的航線至今,成都赴歐航線位列中西部之最,每周有15個航班從成都直飛到歐洲,提供超過3000個座位。從成都到歐洲,幾乎可以做到“說走就走”。
航線和鐵路等紐帶連接,為成都與歐洲、中國與歐洲建立更快捷的新橋梁。成都引進了奧地利聯邦商會、比利時-中國經貿委員會、中國德國商會、中國法國工商會、荷蘭貿易促進會和歐洲直升機公司、芬蘭疊拓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德國科德寶過濾技術中國公司、法國蘇伊士環能集團、法國翠耀公司等50余家歐洲機構和企業落戶成都。
阜特科技、泰格微波、奧泰醫療、硅寶科技、英泰力、希盟泰克、先導化合物等中方科技型企業,與歐方簽署聯合開發、技術轉移、成果轉化、投資等合作項目40余個,涉及金額5億元,帶動產業效益20億元,有效提升了中歐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不止于此,成都優質企業也在“走出去”。2012年4月,成都地奧與荷蘭SU生物醫藥公司合作開發的地奧心血康國際化項目,獲歐盟上市許可,實現我國首個中成藥以藥品身份登陸歐盟藥品市場零的突破。2013年4月,奧泰醫療自主研發、制造的Centauri1.5T超導磁共振醫學成像系統成功在立陶宛實現裝機,成為歐盟市場首臺中國造1.5T超導磁共振。
當前,創新創業已經成為一項全球性議題。特別是歐盟正在積極實施的“歐洲2020戰略”與我國正在大力推進的“一帶一路”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以及即將出臺的“十三五”規劃,有著廣泛的合作機會。正建設全球知名的創業之都的成都,又在中歐創新創業領域的合作上顯現了它的優勢。
歐洲資本與科技紛至沓來
正是成都逐漸顯現出在中歐經貿往來中的門戶和窗口地位,歐洲政要最近幾年頻繁造訪成都。對于為什么選擇成都,英國首相卡梅倫說:“中國西部發展迅速,而成都更是在中國未來發展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這里,可以感受到中國發展的未來。一定要親自來感受下成都的發展潛力!”
2014年7月德國總理默克爾第七次訪華就是在成都拉開序幕的。據德國駐華大使柯慕賢介紹,把成都作為此次中國之行的首站是默克爾自己的選擇。近年來,德國已成為四川重要的貿易伙伴和投資來源地,四川已成為德國在中國西部最重要的經貿伙伴之一。目前已有160多家德資企業落戶,其中包括大眾汽車成都工廠。
2014年11月20日,工信部在成都蒲江縣舉行“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園”揭牌儀式,并將該園區確定為工信部的對口培育點。蒲江成為繼江蘇太倉之后全國第二個、西部首個“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園”落戶地。來自工信部的授牌和對口培育,標志著成都蒲江的“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園”上升為國家戰略。
據園區規劃,到2020年,成都蒲江的“中德中小企業合作園”將聚集德國中小企業為主的外資企業100家以上,實現產值100億元,打造成為與國際接軌的“產業特色鮮明、經濟結構先進、體制機制創新、高端人才聚集”的生態工業園區,建成中德合作的國家級示范項目。
不僅如此,2014年3月26日中國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與法國外貿部部長妮科爾·布里克在中法兩國元首共同見證下簽署了《關于生態園區經貿合作的諒解備忘錄》,確定在成都和沈陽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中法成都生態園”和“中法沈陽生態園”。
中法成都生態園旨在與法方開展全域合作,在成都經開區建設宜業、宜居的生態園區。前期規劃四個生態功能園區及中法亞太環保大廈、中法國際汽車博覽城、中法科技工業園和中法文化創意園,重點同法方在節能環保、生態建設的基礎上拓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等戰略新興產業、文化創意、商貿博覽等領域的經貿投資合作。
而擁有蓉歐快鐵便利條件的波蘭更把四川和成都作為發展與中國經貿往來的首選。林譽平說:“中國是非常大的國家,中國又有那么多省,如果我們采取廣撒網的方式可能是白費力氣,所以我們選擇集中力量在四川和成都進行重點發展。”
林譽平說:“對于波蘭來說,四川和成都作為合作的首要選擇。我們希望在四川隨處看到波蘭的影子,希望多方面拓展合作契機,比如文化、旅游。”目前,中波貿易中,波蘭存在巨大的貿易逆差,而擴大波蘭農產品的對華出口則不失為一個有效辦法。
波蘭方面希望利用蓉歐快鐵回程班列向中國出口農產品。波蘭計劃未來每年可以向中國出口4萬噸蘋果,在中國3000萬噸的蘋果市場上占據0.15%的份額。
不僅如此,法國索菲亞科技園CEO菲利普·馬里亞尼表示,“成都高新區和索菲亞科技園都有非常好的發展前景和合作前景。”馬里亞尼表示,“國際化的發展能幫助我們提高標準,使我們有更好的協作,包括‘一帶一路’也與我們的發展息息相關。”
歐盟駐華代表團副大使卡門·卡諾說,成都是中國經濟發展最為強勁、最為活躍的城市之一,全球創交會暨歐洽會在此舉辦,充分表明成都這一充滿活力、經濟穩步發展的城市正與國際伙伴齊頭并進。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