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長江中游城市群引領城市之一、“一帶一路”大開放節點城市以及長江經濟帶與泛珠合作區交匯區域的中心城市,南昌主動銜接和融入“一帶一路”發展大機遇,做好城市建設和城市建設行業管理,下好對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先手棋”。
長! 軌道交通線路兩百余公里
為拓展城市發展空間,有效緩解城區交通壓力,我市于2011年正式全面啟動軌道交通建設。全市軌道交通規劃線網由5條線路構成,規劃線路總長約203.3公里,共設站149 座,靜態投資估算約1000億元。目前,軌道1號線已投入試運營、2號線工程正抓緊建設,軌道3、4號線建設規劃已審批通過,軌道5號線前期工作已開始啟動,整個軌道交通線網力爭在2020年前全面建成。
多! 改造提升20余條主次干道
為進一步加快城市快速路建設,我市規劃了總體呈“十縱十橫”方格網狀的快速路網,總里程約571公里。其中,快速路254公里,干線性主干道317公里,共規劃建設項目67項,總投資估算約731億元。“十縱十橫”快速路網工程于2011年12月正式啟動,預計2020年全面建成。
此外,我市對老城區主次干道的20余條道路進行改造提升,加緊進行BRT公交專用道建設,進一步提高公共交通服務保障水平,改善城鎮居民駕乘環境。我市還將增加過江通道能力,目前正在加緊實施紅谷隧道、南外環大橋等3座過江通道。同時,規劃建設放射性出城通道13條。
美! 五位一體打造“中國水都”
南昌總體呈“兩山三水四分田,一分道路和莊園”的格局,水域面積占區域總面積27.3%,在全國省會以上城市中名列前茅。因水而生,緣水而興,水多、水美,是南昌一道靚麗的生態風景,也是南昌作為宜居、宜業、宜游城市的重要標志。
我市出臺“鄱湖明珠·中國水都”建設總體方案,進一步明確了“水都”建設的總體目標和具體任務,以建設江湖互濟、河湖相通、水系健康、水量充裕、水質優良、水城交融、人水和諧,具有南昌地域特色的水生態文明城市為目標,在統籌考慮水安全、水環境、水景觀、水文化與水經濟“五位一體”要求的基礎上,大力開展水系環境整治工程建設,計劃自2012年開始,用十年左右時間,投資約530億元打造“中國水都”。
快! 加速推進九龍湖新城建設
我市規劃用3年的時間建成面積達到40平方公里、可接納30萬人口的九龍湖新城。新城建設主要內容包括基礎設施建設、引爆項目建設、配套公共服務建設、人口導入社區建設、環境景觀工程建設五個方面。
目前,九龍湖新城正在加速推進,南昌西站已投入使用,省級行政中心、核心起步區22條道路即將全面竣工;萬達文化旅游城、綠地國際博覽城、九龍湖聯泰智慧城三個引爆項目快速推進;新城規劃配套建設也將全面實施。九龍湖新城作為紅谷灘新區“二次開發”的主戰場,將打造成智慧型城市副中心、區域性商務會展中心、省級文化藝術中心、生態型低碳示范新城,成為南昌乃至江西的標志性區域。2015年,我市城建口實施的重大重點工程項目共29項,完成投資約 17.35億元,年度累計完成投資約134.56億元,開工累計完成投資約563.97億元。
好! 棚改舊改提升城市內涵
“用三年時間完成2000萬平方米的棚戶區改造連線成片,將改造288個地塊項目,總占地面積約4.7萬畝,房屋建筑面積約 2058萬平方米,涉及約9.6萬戶、計劃總投資約1778億元。”根據這一任務目標,我市每年須完成約800萬平方米,2.5萬戶的棚戶區改造任務,其中中心城區每年須完成400萬平米,2萬戶的棚改任務。據悉,2015年南昌市完成建筑業總產值938.74億元,占全省比重53.32%。機遇催生需求、需求拉動發展。未來,南昌將依托長江經濟帶發展的“東風”,加速城市建設。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