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6日至7日,由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以下簡稱“協會”)主辦的“2016年全國工程機械行業標準化工作會議”在天津召開。
本屆行業標準化工作會議,旨在深刻學習理解國務院《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和質檢總局、國標委《關于培育和發展團體標準的指導意見》,深入開展工程機械行業標準化工作,推動工程機械行業社會團體標準的宣貫落實和推廣應用。會議由天津工程機械研究院協辦。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工業一部王宇博士、協會會長祁俊、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天津工程機械研究院院長鄭尚龍、協會名譽會長兼首席顧問、協會標準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韓學松、協會顧問龍國鍵、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標準信息研究所所長王世剛、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兼研究院院長羅維、協會副秘書長兼標準化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的王金星、江琳、尹曉荔、呂瑩、嚴建國以及兼任標準化專家委員會委員的協會30家分支機構負責人和 22家行業主要企業標準化工作負責人共70余人出席會議。
代表們針對各自領域團體標準的實施經驗、過程、取得的成績和心得體會以及提高質量效率,加快團標宣貫實施,助推工程機械標準走向國際等方面進行了溝通和交流,共同探討了工程機械行業團體標準如何快速響應行業創新升級和市場對標準的需求,如何運用團體標準的活力推動行業標準化工作,促進中國工程機械產業邁向高端水平。
祁俊會長在發言中介紹了協會自2015年6月5日由國標委確認為團體標準試點單位一年來團標工作開展情況。他強調指出:如何進一步改進團體標準的有效性,提高標準的市場適應能力,使團體標準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中更好地發揮作用是當前開展社團標準制定工作所面臨的重要課題。
他表示今后協會將以團體標準試點單位為契機,遵循“市場主導、政府引導、創新驅動、統籌協調”的團體標準制定基本原則,以服務創新驅動發展和滿足市場需求為出發點,賦予團體標準鮮活的生命力,使團體標準真正成為工程機械行業“實用、愛用、管用”的標準。
他希望協會所屬各分支機構和行業相關專業領域的企業都積極參與到團體標準工作中來,適應形勢,主動作為,共同推動工程機械行業標準化工作,加快推廣我國標準的國際化進程,為推動唱響中國工程機械的國際品牌貢獻力量。
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王宇博士詳細解讀了《關于培育和發展團體標準的指導意見》,將指導意見的制定過程、核心內容及四大關系進行了說明。對于指導意見中所提出的到2020年實現一大批具有競爭力的團體標準,一批具有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團體標準制定機構,一個第三方評估、社會公眾監督和政府事中事后監管的機制的三大目標充滿了信心。
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蘇子孟作了題為《提高質量效率,加快宣貫實施,助推工程機械標準走向國際》的工作報告。他從建章立制、團標制定發布、宣貫實施、標準統計梳理和參與的團體標準活動等五個方面匯報、總結了一年來協會所開展的社團標準化工作取得的成績,并對行業“走出去”標準需求研究課題及推動中國工程機械標準的國際化進行了系統說明,通報了下一年度協會標準化工作的計劃安排。
他指出,協會被批準成為團體標準試點單位以來,按照試點工作要求和工作計劃,在廣泛征求分會、行業企業、研究院所、檢測機構和標委會等有關單位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章程》、《標準化專家委員會章程》三項規章制度,并經協會四屆七次常務理事會審議后正式發布實行。目前,協會已組成了由14人組成的標準化工作領導小組和由73人組成的專家委員會。2016年開始立項的11項團體標準,均是按新的管理制度執行。協會申請團體標準試點之前即已發布了30項協會(團體)標準,試點工作開始一年中,又制訂并發布15項標準,另還有41項列入了制修訂計劃。在社團標準的宣貫、落實方面,協會非常重視團體標準的推廣和應用效果。此外,為了更好地建立行業標準化體系、避免標準交叉重復、統一協調行業各類標準,協會自2014年開始統計涉及工程機械行業的國標、行標、地標和團標,近期又通過各分會和相應的標委會進行完善。通過對1000多項標準統計、分類和梳理,反映出不同行業標準體系、標準類別組成差異較大,為此,各分支機構會同有關企業、標委會、研究檢測機構在標準梳理的基礎上,建立標準體系,研究缺失的標準,在十三五期間共同協作、制定計劃,填補空白。同時,協會積極參加團體標準評價監督機制和基本信息公開制度的建設工作,積極參加國標委、中標院組織的團體標準試點單位交流和標準討論,并于4月1日成為首批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公示團體。
他表示,為了落實《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的文件精神,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組織有關單位開展中國裝備走出去典型領域標準需求研究課題,協會完成了工程機械領域子課題《中國工程機械走出去重點領域標準需求研究》。同時,協會近年來加強了對國內標準與國外發達國家標準的比對研究,為此,協會提出了應當制定規劃,重點針對涉及安全、環保、健康等方面的標準進行系統研究;一方面收集現有數據進行驗證,另一方面開展基礎測試,對重要標準進行驗證和分析,提供研究成果,便于企業改進、提升;加強國際交流,重視國外的先進經驗和成果,掌握國際發展動態。為提高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標準整體水平,向著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前行。
對于開展下一年度協會標準化工作計劃,他提出了具體的工作指導思想、基本原則、主要目標、制定主體、制定范圍、基本信息公開制度、編號規則、良好行為評價、強化宣傳和技術支持及探索轉化機制等方面的要求。此外,為了促進標準實施,營造團體標準發展的良好政策環境,探索在產業政策制定以及行政管理、政府采購、認證認可、檢驗檢測等工作中引用團體標準的機制,鼓勵使用具有自主創新技術、具備競爭優勢的團體標準,國家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制定的《關于培育和發展團體標準的指導意見》,提出了培育和發展團體標準工作的主要措施:積極營造團體標準寬松發展空間,努力促進團體標準有序規范發展,有力保障團體標準持續健康發展。具體工作計劃:
1)、繼續推進團體標準試點工作計劃,完成試點工作任務,做好試點工作的總結。
2)、組織、完成國標委“中國裝備”標準體系建設研究(二期)--中國工程機械在“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標準需求研究課題。協會及課題組將與國標委領導繼續走訪企業進行調研,同時,也希望各個企業積極參與,提供好的素材,好的案例,為促進工程機械向“一帶一路”沿線重點國家出口和產能走出去做出貢獻。
3)、對已立項的41項標準計劃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監督,保證標準制修訂工作的有序進行。同時,繼續推動標準的立項工作。
4)、建立常態化機制,對已發布的團體標準貫徹實施情況進行年度調查,評價團體標準實施的有效性;對工程機械行業標準的變化情況進行統計分析。希望協會標準部門和各分支機構每年一季度進行調查和統計。
5)、完成工程機械行業標準“十三五”規劃。組織分會、企業、標委會、檢測機構編制完成工程機械標準化“十三五”規劃并貫徹實施。
6)、開展專業性的標準、法規交流會。如在行業培訓、安全環保、施工工法等方面開展交流,促進標準化工作上一個臺階,增加標準有效供給。
中機生產力促進中心標準信息研究所所長王世剛從團體標準地位、作用、范圍、內容、制定程序和發展趨勢幾方面詳細論述了《社會團體標準的地位和作用》,充分肯定了團體標準的重要性。他指出,目前團體標準有一邊冷一邊熱的現象,冷指的是某些企、事業單位包括政府機關還在觀望,熱指的是社會團體和相關聯盟十分重視團體標準工作,我們需要各方面都來關心支持團體標準工作。
在標準管理上,對團體標準不設行政許可,由社會組織和產業技術聯盟自主制定發布,通過市場競爭優勝劣汰。團體標準與推薦性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一致,給了市場更多的選擇。目前團體標準還沒有真正的法律地位,但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標準化法修正案(送審稿)》的修改正在進行,將來依法成立、具備相應專業技術能力的社會團體可以制定團體標準,供社會自愿采用。制定團體標準管理辦法,就要明確標準制定程序和要求,保證標準科學合理,制定標準要充分協商,廣泛征求意見,不能為了制定標準而制定標準,要充分發揮現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的作用,要加大團體標準的宣傳力度。
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助理、研究總院院長羅維作了《工程機械NVH技術狀況》主旨發言,對于工程機械NVH(注:NVH:噪聲、振動與聲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的英文縮寫)的重要性和柳工在NVH研究及應用方面取得優異成績及行業做出的突出貢獻進行了詳細說明。此外,羅維院長提出要通過資源共享與技術推廣-企-企合作,產學研合作;汽車NVH技術向工程機械領域的轉移與消化;主機廠-供應商緊密合作、共同開發;通過行業協會開展技術交流及研討;提高行業的配套水平、提升產品品質、提升中國工程機械產品整體形象以及推動噪聲相關法規的升級,加快淘汰落后產能,促進行業良性發展等措施來達到行業未來持續健康發展的目的。
掘進機械分會秘書長宋振華、天津工程機械研究院檢測中心主任閻堃、中國石化潤滑油有限公司北京研究院李永超、徐工集團江蘇徐州工程機械研究院高工吳季霞、用戶工作委員會秘書長侯寶佳、標準化工作委員會秘書長劉慧彬等嘉賓分別介紹了各自領域團體標準工作具體實施和使用情況以及在工作當中所取得實際效果和成績,與參會代表們進行了分享。
在會議的交流發言環節中,協會副秘書長王金星對工程機械行業“十三五標準發展規劃”的編制情況進行了匯報。他從十三五標準規劃框架、團體標準交流和實施情況調研及實施細則等三個方面向與會代表做了詳細介紹。
為了解決如何適應市場、快速靈活、填補空白--大力發展團體標準,促進行業發展,助推工程機械標準化工作國際接軌的問題,在團體標準嘉賓對話環節中,協會建筑起重機械分會會長許武全、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陶佳紅所長、協會工程機械配套件分會秘書長賈曉雯、中鐵工程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技服公司總經理蒲曉波、協會檢測技術工作委員會秘書長王華斌和卡特彼勒(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高工王四新等六位嘉賓通過對團體標準的發展情況、團體標準未來發展方向和發展重點等方面從不同角度對問題進行了精彩闡述。
協會顧問龍國鍵針對團體標準的發展和實施提出了富有建設性的建議,他指出:團體標準工作是行業未來發展的方向,要十分重視標準化工作,做好標準化工作是落實中國制造2025的具體體現,是建立公開、公平、公正制度的基礎工作,對行業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標準化的改革需要標準化的人才,要拓展新的領域,要創新領域,要腳踏實地做好團體標準的工作,對參與團體標準的人員進行必要的培訓,制定獎懲制度,增強參與人員的信心,同時,可以通過設立工程機械標準化基金來籌集開展團體標準工作所需的資金,從而保障了團體標準工作的正常開展。
協會名譽會長兼首席顧問、協會標準化專家委員會主任委員韓學松在大會總結發言中指出:要讓團體標準成為對質量的“硬約束”,促使工程機械邁向中高端水平;團體標準要成為快速響應市場和創新標準的需要,要成為優質產品的標志,要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團體標準;團體標準要講究質量和實用,成熟一批,推廣一批;團體標準是以自愿采用為原則,必須高于國際標準、行業標準,執行團體標準要加標識,要成為高質量的標志;團體標準要有群眾基礎,一定要取得行業企業的支持,才可以達到更好的效果。
他認為:經過努力,到2017年6月5日團體標準試點期滿,團體標準工作一定會取得豐碩成果,交出一份高分值的答卷。相信再經過十幾年的努力,在高質量的行業標準引領下,我國工程機械行業會一定能跨入世界工程機械強國的行列。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