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科函〔2016〕2717號各市住房城鄉建設委(城鄉建設委),宿松、廣德縣住房城鄉建設委(局):
為貫徹實施《安徽省民用建筑節能辦法》、《安徽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安徽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和《關于加快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的指導意見》等政策要求,確保實現年度各項目標任務,我廳根據工作計劃安排,按照“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要求,組織開展了2016年度全省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情況專項檢查。現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根據省住房城鄉建設廳《關于組織開展2016年度全省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情況專項檢查工作的通知》(建科函[2016]1607號)要求,各地認真組織開展了年度工作自查整改和總結上報工作,合計自查項目1902個。在此基礎上,10月份,我廳分六個專項檢查組對全省16個地級市和2個省管縣開展了省級檢查,聽取了工作總體情況匯報,查閱了相關文件和項目資料,實地抽查了91個工程項目(其中居住建筑53個,公共建筑38個,包含綠色建筑項目26個),對16個嚴重違反建筑節能強制性標準和綠色建筑執行要求的項目下發了執法告知書并提出整改要求。
通過專項檢查,總體上看,各地圍繞年度目標任務,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強化政策措施,加強監督管理,增強技術支撐,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等各項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2016年度,全省啟動了25個綠色建筑項目示范和2個綠色生態城區示范,44個項目通過綠色建筑星級評價標識。合肥等6個城市和中鐵四局等19家單位分別開展了省級建筑產業現代化試點城市和示范基地建設,全省開展了500萬平方米試點項目建設,預制構件年產能超過1000萬平方米。合肥市、銅陵市順利通過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縣、鎮)示范省級驗收。淺層地熱能建筑應用推廣面積超200萬平方米。
二、主要問題
(一)推動力度不平衡。全省建筑節能、綠色建筑、裝配式建筑等重點工作的推進水平、規模和成效不一。合肥等經濟發展較快城市,綠色建筑推廣力度較大,推廣比例較高,還有部分城市綠色建筑推動力度不足,推廣比例偏低;裝配式建筑總體推廣規模偏低;縣級建筑節能工作推動力度仍需強化。專項檢查中發現,部分項目未有效落實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省發改委、省財政廳和省機關事務管理局等部門聯合印發的《關于在保障性住房和政府投資公共建筑全面推進綠色建筑行動的通知》(建科﹝2015﹞140號)要求,未嚴格按照綠色建筑標準設計、建造。如淮北市“師范大學新校區(一期工程)綜合教學樓”、合肥市肥西縣“綠地新都會中心A區(G-2號樓)”、合肥市肥西縣“金星和園四期三標9號樓”、滁州市全椒縣“公共衛生綜合服務中心”、宿松縣“公安局業務技術用房辦公樓”等項目。
(二)監督管理不到位。工程項目實施過程中,行政主管部門和建設各方主體管理機制落實總體較好,但專項檢查中發現,新建建筑節能工程中設計不規范、圖審把關不嚴、施工執行不到位、監理職責不落實等管理不閉合問題和薄弱環節依然存在。如阜陽市“寶雅凱旋門B4號樓”、亳州市“華府伊頓莊園愛丁堡1號、2號樓”、亳州市“元力廣場”、宿州市“泗縣開發區中心校(泗城一小分校)5號教學樓”、蚌埠市“中央名門9號樓”、淮南市“淮南東方醫院集團總醫院二期工程項目康復樓”、淮南市“順發澤潤園二期24號樓”、銅陵市“逸龍山莊A號、6號、16號樓工程”、黃山市“羅湖山莊2號樓”、安慶市“新城吾悅廣場S10號、B2號樓”、廣德縣“宣城市機械電子工程學校”等項目,監督管理不到位問題直接影響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工程質量。
(三)能力水平不適應。現場項目檢查過程中,部分設計、圖審、施工、監理、檢測、質監等從業人員對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相關政策認知不足,技術標準理解不清;現場施工、監理能力不足;檢測機構檢測技術薄弱甚至檢測項目缺項等,制約了當地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項目建設實施水平。
三、下一步工作要求
(一)嚴格落實綠色建筑標準。一是嚴格落實《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安徽省綠色建筑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皖政辦〔2013〕37號)要求,全省保障性住房、政府投資的公共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要全面執行綠色建筑設計建造標準,確保工程質量和綜合效益。二是加強示范項目建設管理,督促省級綠色建筑示范項目加快工程建設、開展評價標識和做好驗收工作,并結合實際,總結推廣符合地區氣候特點、地理環境的綠色建筑適宜性技術。三是加快綠色生態城區建設,按照綠色生態、低沖擊開發建設理念,落實《安徽省綠色生態城區指標體系》和《安徽省綠色生態城區建設技術導則》要求,加快推進力度,促進綠色建筑規模化發展。
(二)穩步提升建筑節能水平。一是繼續強化新建建筑節能標準執行率,加強對建筑節能產品技術應用、施工、檢測等薄弱環節以及縣城、村鎮等薄弱地區執行標準的監管力度,落實建筑節能目標責任制和問責制。二是加快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縣、鎮)示范建設,示范地區要按照驗收計劃要求,加快能效測評、資金審計和示范驗收工作,確保完成示范工作任務。落實《推進淺層地熱能在建筑中規模化應用實施方案》,推進淺層地熱能在建筑中的規模化應用。三是加快全省公共建筑能耗監管體系建設,以政府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為重點,開展能源資源消耗監測工作,依托省公共建筑能耗監管平臺,實現省、市監測平臺以及公共建筑監測系統的數據互聯互通和實時管理,不斷擴大平臺接入范圍,創新運維模式。
(三)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一是強化目標考核,省政府已將裝配式建筑發展情況納入各市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工作監督考核指標體系和各市政府節能目標考核體系,各地要抓緊制定發展規劃和年度實施計劃,切實加強監督檢查,認真抓好貫徹落實。二是強化項目管理,要協調落實土地供應制度,將發展裝配式建筑的相關要求納入供地方案;強化項目招投標、規劃審批、設計圖審、建筑施工、監管驗收等環節的管控引導,加快項目落地。三是強化能力建設,建立健全標準體系,初步建立適合我省實際的PC結構、鋼結構等結構體系,組建全省裝配式建筑產業聯盟,推動投資、研發、設計、生產、施工和銷售資源整合和信息共享,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合作,促進全省建筑業轉型升級。
(四)扎實做好問題整改。對此次檢查中發現問題的工程項目,各地住房城鄉建設行政主管部門應督促相應責任主體認真進行整改。未開工的項目,要重新對設計文件進行驗算,符合相關設計標準后方可按程序批準開工建設;在建的工程項目,必須采取有效的補救措施,達到建筑節能和綠色建筑設計標準的要求,確保工程質量。檢查中下發執法告知書的項目將移交省建設稽查局進行調查處理。
2016年12月28日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