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過程中難免有失誤,無論是技術上的,還是人員上的。今天舉幾個事故案例,看看施工中出現的那些失誤都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其實,很多損失都是可以避免的。
事故1
某1000m2左右的單層廠房施工。在施工至車間頂板澆筑混凝土時,在澆筑過程中由于模板整體下沉150mm左右,該頂板全部報廢,重新支模二次澆筑。
>>>>事故原因
模板豎向支撐下部雖然通鋪了木架板,可是木架板下的是失陷性相當嚴重的回填土,雖然回填時也考慮了模板豎向支撐受力,嚴格控制了回填質量。但沒有考慮混凝土施工前模板澆水及混凝土自身泌水,水把木架板下的回填土完全侵泡,回填土已經不能承受施工荷載及混凝土本身荷載。
處理辦法為:二次澆筑時,把所有支撐都受力在地梁上,不能直接受力于地梁上的支撐滿綁掃地竿,傳力到地梁上,施工時注意模板澆水濕潤的控制,注意混凝土的塌落度控制,防止混凝土泌水過多。
事故2
一框剪結構高層住宅樓,整個工地給人的感覺是質量和管理都非常好,但是在進入內裝修前發現大量的天花板上出現滲水現象,只要上邊一澆水就會有水滲到下邊,有非常清晰可見的細紋,明顯屬于毛細裂縫。
>>>>事故原因
●由于樓板開裂具有普遍性、規律性,從設計方面找原因,通過驗算,板正彎矩鋼筋滿足受荷要求,但負筋按構造配制。
●施工中未注意對樓板負筋的保護,經檢測負筋保護層普遍超厚達50mm以上。
●板厚控制差,大跨度板普遍超厚達20mm,自重增大,抗剪富余。經驗算,對凡是有效高度不足的板全部采用粘碳纖維的方法進行補強。教訓慘痛,發人深省。一定要嚴格按照施工規范進行施工,請大家引以為戒。
事故3
模板塌陷。
>>>>事故原因
●支設一層模板的時候,由于是砌體結構的所以當時室內回填土已經回填,沒有想到在澆筑完混凝土的第二天就下雨了,造成了模板塌陷,最后不得拆除并重新澆筑混凝土,勞務作業隊的互相扯皮,一個說是回填土的問題,一個說是模板支設的墊板問題。最后雖然勞務作業隊賠償了損失,但是給甲方和監理的印象很不好,工程一開始就出現了質量問題。希望大家在檢查在回填土上支設的模板時候一定要注意。
●支設第三層模板的時候,由于是雙層,層高較高,我們檢查模板的時候發現鋼管立管間距過大,而且工人為了省事兒,許多的鋼管豎向搭接扣件太少,而后向勞務隊提出了以上問題,但是由于沒有特別的重視,到最后還是造成了模板塌陷。
事故4
主體完工后進行墻面抹灰,采用當地水泥廠生產的325水泥。抹灰后在兩個月內相繼發現該工程墻面抹灰出現開裂,并迅速發展。開始由墻面一點產生膨脹變形,形成不規則的放射狀裂縫,多點裂縫相繼貫通,成為典型的龜狀裂縫,并且空鼓,實際上此時抹灰與墻體已產生剝離。
>>>>事故原因
該工程所用水泥中氧化鎂含量嚴重超高,致使水泥安定性不合格,施工單位未對水泥進行進場檢驗就直接使用,因此產生大面積的空鼓開裂。最后該工程墻面抹灰全面返工,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所以大家不光針對水泥的強度是否合格,而且要仔細復合化學指標。
事故5
車間地梁發生向上折斷事故。竣工后半年,地梁上部的砌體產生垂直裂縫,挖開地梁后發現地梁已經完全折斷,是達到30mm的通縫,地梁中間凸起,把地梁下部掏開后發現地梁下部有一塊直徑150mm的石灰塊。
>>>>事故原因
地梁下部回填土時監督不利,以致于生石灰塊混在回填土內,由于雨水侵透,使生石灰塊熟化,產生膨脹硬生生把截面350mm×700mm的地梁頂斷。車間地基換灰土回填時留下來的小小石灰塊能產生這么大的力量,萬萬不可忽略。
事故6
一有梁式筏形基礎鋼筋時,為節約鋼筋、減少接頭(規范要求同一截面鋼筋接頭百分率是25%),就和監理公司總監商議,總監口頭答應可以適當放寬,因為規范上對此的說明也是“不宜”,等基礎鋼筋綁扎完畢后,市質檢站和設計院、監理人員共同驗筋,在驗收中設計方就反對鋼筋接頭百分率放寬的做法,質檢站也反對,驗收沒有通過,不得不根據設計院的整改方案,在鋼筋接頭處分類補強,最后反而多用了鋼筋,而且花費了大量的人力,延長了2天工期。
>>>>事故原因
施工人員一味迎合老板的控制成本意圖,自己沒有主見。
事故7
建水電站,待建的引水洞有三個檢修閘門井,標準段是用滑模澆筑的,因此需要先綁扎鋼筋,均由一家施工隊伍施工,前兩個比較順利,因此施工人員產生了大意,第三個鋼筋已經快到頂了,一天中午幾百噸的鋼筋從上到下全都跨了下去,造成一死五傷,工期滯后了兩個多月。
>>>>事故原因
施工隊伍為了搶工期,施工過程中簡化了程序,周圍的錨桿應該都要點焊的,只焊了幾個點,綁扎的鋼筋也不多,施工人員平常也沒有多注意觀察結構的整體的變形,荷載一點點積累,站筋終于承受不了重荷,出現了重大的質量事故,值得深思。
事故8
工程地下室側壁與圍護之間回填土,竣工半年后由于沉降,造成臺階與主體脫開了50m,影響了使用功能(臺階沿街面,上鋪花崗巖,長130m),整改則涉及面很廣。
>>>>事故原因
由于場地周轉困難無法用粘土或其他好土回填并分層夯實,而采用樓層上清理出來的建筑垃圾回填。市政施工時雖然經過壓路機反復壓,但畢竟影響深度有限,造成了事故。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