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管理模式決定工程項目的效益。項目法實施以來的實踐證明,集團指揮部、子公司項目經理部及其所屬施工隊的三級管理模式在施工管理、質量監控、安全保證及資金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不菲成果,發揮了應有功效。三級管理轉變為二級管理對企業效益會有怎樣的影響呢?
一、三級項目管理模式對企業效益的影響
工程項目是施工企業經濟效益的源頭和管理工作的落腳點。對工程項目的管理體現了企業的總體管理水平及形象。多年以來,施工企業實行的對一個工程項目由集團公司統領,擔負施工的子公司各管一段,而形成團、子公司和施工隊的三級項目管理模式thldl.org.cn,有其優勢,也存在一些問題。
1.機構設置重疊、人員編制增多,導致非生產性費用支出加大。
2.周轉材料無法周轉或周轉次數降低。在實際施工過程中,各子公司都從自身的施工需要進行周轉材料的購置和加工決策,相互之間難以做到融通和綜合利用。
3.多頭管理,難以集中精力開展成本核算與控制。
4.子公司之間各自為戰,難以形成整體效應。
5.單位之間的部門功能重復,多頭對外,難以形成統一基調。
二、轉變為二級管理模式的設想及對企業效益的影響
參照“機構無重疊、崗位無空白、工作無重復”及“精干管理層、優化勞務層、減少管理跨度、降低管理成本”的新型項目管理模式要求,結合矩陣式組織結構的特點,對一項工程,由集團和子公司選派精兵強將共同組成一個強有力的共同經營、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合伙型項目經理部,變三級管理為二級管理。項目經理部全面負責施工生產、質量監控、安全保障、關系協調及經濟核算工作。其經營管理的目標為,在安全、優質、按完工的前提下,實現項目經濟效益最大化。
1.減少管理層次,擴大管理幅度,強化統一管理。在兩級管理模式下,一個工程項目只設立一個項目部,各子公司是項目部的成員而非獨立的核算單位,這樣有利于提升各子公司項目經理的全局意識,按照項目部總體規劃和目標,統一思想,相互配合,改變兩級管理下公司之間各自為戰,互不溝通,資源難以有效利用的弊端。
2.有利于發揮物資集中采購優勢,大幅降低材料采購成本。在工程成本的構成中約30%一50%為材料成本,因而有效降低材料成本成為成本控制的關鍵。在一個項目經理部下,可以通過對施工所需主要材料進行招標采購,在保證材料質量前提下,有效降低材料采購成本。
3.可以有效整合全管段資源,最大限度發揮資源利用效率。合理配置資源是管理的重要手段,項目經理部有權、更有責任充分利用管段內人財物等各項資源,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合理安排時間和空間,有效提高機械、設備使用效率,提高周轉材料周轉次數,減少不必要的重復購置和閑置。
4.可以更為有效地推行責任成本核算制度,以完善的責任考核和獎罰分明的激勵機制,保證效益目標的實現。
5.有利于培養和造就綜合性管理人才,使項目部真正成為企業人才的搖籃。在兩級管理模式下,項目部的管理者直接面對的是施工一線,要對施工現場負責,這就要求其不僅精通專業技能,而且還應具備協調、組織和指揮能力,能夠隨時根據現場及環境的變化做出反應和調整,通過有效配置資源、充分調動和發揮積極因素,在保質保量完成施工生產任務的同時,確保項目利潤目標的實現。
從三級管理轉變為兩級管理,可以說是一次體制上的突破與創新,新的體制將極大促進、推動項目利潤最大化目標的實現,使項目真正成為企業效益的源頭,企業價值最大化實現的基礎。同時,項目管理模式的選擇與決策也是相對的,采用何種項目管理模式,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項目管理模式多樣化的特點,分析其是否有利于企業發展,是否有利于市場的開拓,怎樣有利于效益的提高等多方面的因素,靈活機動,優勢互補,切不可照抄照搬、干篇一律。
與其他重復性運行或操作的工作不同,項目管理具有一次性、獨特性、目標的確定性、活動的整體性、組織的臨時性和開放性、成果的不可挽回性等屬性,因此,要確保項目的成功,獲得讓所有項目相關者滿意的效果,項目經理除了需要清晰地把握項目流程外,更要具備優秀的信息管理、溝通管理、沖突管理、風險管理、質量管理和集成管理等能力。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