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總承包企業項目經理的激勵與約束機制直接關系到項目管理目標和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企業內部項目經營管理模式又是影響激勵與約束機制的關鍵因素,企業項目管理實踐中突出問題就是激勵與約束機制未能很好地建立并發揮作用,或多或少存在機制失靈現象,如何建立激勵與約束機制,并使其真正有效?
常見項目管理模式
建筑施工總承包企業的企業經濟類型多種多樣,整體可分成國有和民營兩大類別,國有經濟又分為國有獨資、國有控股和國有參股等,民營經濟又有股份制、外資和混合所有制等類型,經濟類型不同的企業又有各自不同的項目管理模式,以是否參與項目利潤最終分配分成兩大類型,不參與項目利潤分配的是比較單一的聯營(掛靠)模式,此種模式下企業難以通過改善和加強管理獲得額外利潤,只能減少損失和規避風險,其合法性有待認定;參與項目利潤分配的模式比較復雜,有經濟承包制、模擬股份制和目標責任制等模式。由于工程招標均要求與本企業有社保關系的建造師擔任項目經理,所以,項目經理基本上是建筑施工總承包企業委派任命的,但建造師也有正式和掛證之分。不同項目管理模式下,項目經理的工作內容、方式和立場均不同,激勵與約束機制也不盡相同。
激勵與約束
《管子·禁藏》說:“利之所在,雖千仞之山無所不上,深淵之下無所不入焉。”又云:“夫凡人之情,見利莫能勿就,見害莫能勿避。”趨利避害是人之本性所在,項目管理必須關注各方合理的利益訴求,激勵與約束的核心也在于利益分配。
由于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產生了委托代理關系。在委托與代理模型下的激勵理論中,委托與代理的關鍵是代理人占有信息優勢,容易形成信息壟斷,或有意夸大利己信息,掩蓋不利信息,以信息優勢追求自身利益,而使委托人難以察覺以致決策失誤,使委托人利益受損。具體到建筑施工總承包企業,就是企業管理組織難以深入掌握項目進程中的關鍵信息,對項目信息的真實性判斷需要有豐富的項目管理經驗和很高的管理水平。
以所有權和經營權的組合可以出現表1所列的四種情況,當所有權與經營權均為同一人時,會同時兼顧成本與效率,努力做到投入和產出的最佳組合,這是一種自覺的內在激勵與約束,不需要外在激勵與約束,如私營企業的項目經理既是出資人又是獲益人,但如果項目經理為聘任的,對項目經理而言所有權與經營權均為他人,如果沒有強有力的外在激勵與約束措施,項目經理可能對項目成本與效益均漠不關心,最終受損的是出資人利益。
表1 所有權和經營權的組合
所有權
經營權
成本
效益
本人
本人
關注
關注
他人
關注
不關注
他人
本人
不關注
關注
他人
不關注
不關注
當前企業項目管理難以面面俱到、盡善盡美,基本上都是在“效率、責任、公平、風險”等四方面取舍平衡。在信息不對稱條件下,企業如何調動項目管理人員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保證企業利益不受損,同時兼顧各方利益,需要有完善的激勵和約束機制、業績考核制度的設計。
項目管理是建筑施工企業管理的基礎與核心,項目經理是項目管理團隊的領導者,其地位舉足輕重。市場經濟條件下包括項目經理在內的項目部管理人員存在流動性、階段性、季節性和能力負荷不均衡等現象,對于聘用項目經理經濟激勵的效果可以立竿見影,而榮譽激勵和制度約束難以有效,同時,過度的經濟激勵又會影響到正式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約束過度又加大項目經理流失和消極怠工的風險。
經濟承包模式。經濟承包模式是企業常見的項目管理模式,通常企業會與項目經理簽訂《內部承包協議》,明確項目部的權利和應當履行的義務,但《內部承包協議》不能夠違犯《建筑法》,其中的激勵與約束應在企業管理制度框架之下,激勵過度和激勵不均衡將會嚴重削弱激勵機制的最終效果,約束過度可能造成約束失靈。“得所欲則樂,逢所惡則憂”,激勵與約束均應循序漸進適可而止,以其所需激勵之,以其所惡約束之,激勵宜由弱而強,約束宜由嚴而寬,反之則不可。企業要善于借助榜樣的力量,進行正向激勵,但是壞典型的影響同樣不可小覷,應充分發揮企業文化建設的作用,通過激勵與約束機制抑惡揚善,使項目經理關注長期利益,企業也應當從長計議,加強建造師的日常培訓和管理,提高建造師隊伍的素質,將激勵與約束內化為項目經理的自覺行動和行為準則。
聯營(掛靠)模式。聯營(掛靠)模式下制約重于激勵。由于企業并不直接參與項目生產管理和利潤的最終分配,項目經理通常也難以從項目管理中獲利,項目經理肩負的是企業利益和社會責任,按照誰出資誰獲益的原則,企業也不應該承擔項目管理失誤的風險,所以,企業的工作重點應該是風險防范,激勵與約束要建立在風險防范基礎之上,對項目經理的激勵保持與市場基本一致的水平,通過激勵措施讓其重點關注項目生產、質量、安全和履行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等方面給企業帶來的潛在經濟和法律風險,同樣,企業約束機制應當重點關注聯營人和項目經理的道德風險上。由于聯營人游離于體制之外,靈活機動,可以隨時與許多企業合作,一些缺乏核心競爭力的建筑施工企業依靠降低管理費為主要經營手段,以此維系企業正常運轉,在聯營(掛靠)市場始終處于被動地位,風險約束機制徒有其表。因為聯營(掛靠)模式下的利益誘惑,某些企業自營項目也參照采用聯營(掛靠)模式是不可取的,損失的是企業長遠利益。
管理承包模式。管理承包模式下以目標為激勵與約束的重點,企業掌握項目管理的主動權,可以有效深入地進行項目的生產管理,項目效益和風險與管理水平、管理力度存在很大的關聯性,這需要企業有一套強有力的管理機構和管理制度,項目經理責任風險相對較小,容易形成管理效率低下、管理成本上升的局面,對項目經理的激勵與約束主要也體現在組織、榮譽等精神層面,激勵與約束方法單一、效果欠佳,重點是選用責任心強的建造師擔任項目經理,適當下放一些權力給項目經理,使項目經理有職、有權,通過提高工作的成就感調動工作積極性。
項目模擬股份制管理模式。項目模擬股份制管理模式是近幾年來企業創新的項目管理模式,這種模式能使項目經理和項目部管理人員責權利得到統一,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項目經理的積極性,正確實施可以達到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多方共贏的項目管理目標。企業應當注意防止規制俘獲、組織瓦解的局面,形成項目部利益至上的狀況,適當的競爭激勵機制可以有效地保障企業利益。
項目管理是建筑施工企業管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完善的項目管理不但需要管理人員有較強的專業知識,更要有豐富的現場經驗和組織協調能力。隨著政府和社會投融資模式的多樣化,企業應在傳統的項目管理模式上創新、變革,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要健全組織機構和提高項目管理水平和能力,企業層面的項目管理不可以過于膚淺和表面化,只有這樣才能建立起完善、有效的項目經理激勵與約束機制,所以,企業應當將注意力放在現代企業制度的建設上,使企業各方面管理公正有序,進一步探索適合企業自身管理特點的項目管理模式、激勵與約束機制。《管子·君臣》“為人君者,修官上之道,而不言其中;為人臣者,比官中之事,而不言其外。”企業管理層和項目經理要擺正各自的位置,做到率先垂范、各行其是,企業管理層不過多干涉項目經理職責范圍內日常工作,項目經理也要盡職盡責,做好分內事情,但無論何種模式都需要動態控制,不可一成不變,企業要注意激勵與約束的時效性和獎罰機制的落實,有時賞罰分明可能比賞罰本身更重要,是更有效的間接激勵。另外,除要做好項目經理的激勵與約束外,還要督促、監督和指導有關人員做好項目部其他管理人員的激勵與約束工作。
長效機制的建立
市場經濟條件下大多數建筑施工企業用人機制靈活、人員身份多樣,項目部人員流動性強,要建立激勵與約束的長效機制首先要有完善的選人、用人和業績評價考核機制,根據不同的項目管理模式、針對項目特點選用合適的建造師擔任項目經理,并引入內部競爭、聘任淘汰、按貢獻分配的績效考核機制,同時,企業如果能在項目經理個人職業成長與規劃方面給予最大的幫助將有效地調動和激發項目經理的工作積極性和責任感。
改革開放以后有一段時期曾經實行過廠長經理負責制,而廠長經理負責制決不能脫離組織,同樣項目經理負責制也不能脫離企業,不能脫離企業組織機構另起爐灶,變相形成“項目私有制”。近年來建筑施工企業提出法人管項目的觀念,其實法人管項目,就是企業管項目,企業組織機構管項目,特別是資金的適度集中管理是企業防范經濟風險的有效手段之一,企業集中控制項目成本、材料設備采購和人員工資支出,項目經理集中精力抓生產、抓管理,引入項目內部審計機制有效防范道德風險,使參與項目管理各方各司其職。
激勵與約束長效機制的建立需要政府、社會、企業和個人都行動起來。政府已經開始建立社會信用體系和全國建筑市場誠信信息平臺,并在全國組織開展全面落實工程質量主體責任終身制、嚴厲打擊轉包掛靠行為等“六打六治”工程質量專項治理兩年行動,在市場準入、加強監管等方面已經初見成效。“十八屆四中全會”明確了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和重大任務,做出了一系列新論斷和新部署,相信黨和政府在市場管理、社會管理和法制建設等方面將更加科學、規范、有序,作為政府層面的市場約束、法律約束和行政約束將進一步強化,隨之而來的社會輿論約束也將得到強化,因此,作為建筑施工企業和項目經理則應當盡快主動適應國家在建筑市場管理方面的最新變化。
最后,作為市場經濟主體之一的企業,建筑施工總承包企業應當營造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氛圍,按照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建立項目管理標準化體系,擯棄急功近利的以包代管、坐收漁利的聯營(掛靠)項目經營管理模式,在全面深化改革新的歷史階段,切實擔負起歷史賦予企業的重任。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