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企業項目管理全過程與練劍之術有異曲同工之妙,經過“握劍——練劍——佩劍——掛劍——懸劍”五道歷練,達到管理的最佳狀態,實現項目價值創造最大化。
握劍以定標明向
握劍是練劍的基本功,握劍力求穩字當頭,劍未出鞘而方向已定。項目開工之初,各項工作千頭萬緒,但最緊急,最重要的是明確團隊的目標和方向,進行總體戰略部署,制定各類“游戲規則”,以期讓全體管理人員目標明確,方向準確,從而達成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的功效。在這一階段,項目管理要做到“心中有劍,手中有劍,目中有劍”,讓“劍”的影子和威嚴時時體現,處處彰顯。
心中有劍。這一階段,項目管理團隊通過與企業簽訂目標責任書,明確總體的階段性的目標任務。目標責任書既要表達企業對項目的整體要求和具體任務,也要體現項目的訴求和愿望,讓兩者達到完美契合和共識。對一些有政治影響、體量大、技術難度大的重點工程,應體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品牌效益三者有機統一,真正發揮“以現場帶動市場”“以現場推動市場”的作用。管理目標既涵蓋質量、安全、工期、科技、經濟效益的硬性指標,又要包含品牌建設、文化建設、員工成長、福利員工等軟性指標。最關鍵是要將這些目標以年度、季度、月度進行責任分解,層層傳遞壓力,并認可量化的、可考核的指標下達到每個崗位,讓每個崗位對階段性工作目標有清醒的認識,并堅決執行。
手中有劍。“沒有規矩,不成方圓”。項目管理必須有制度和規則作為依托,才不至于團隊一盤散沙,缺失合力。此時,項目管理者必須利用手中之“劍”,以企業的管理制度為準則,以項目實際情況為背景,制定一套適合項目管理實際的制度和規則,讓全員遵守與服從。這類制度既包括影響項目的重大決策、重大規則,也涵蓋項目系統化、可量化的具體實施細則和工作指南,還包含項目的管理理念、模式和員工行為準則,以及項目的各類策劃,如工期策劃、商務策劃、資金策劃等。這樣才確保項目員工在管理中少走彎路,優質高效履約,使團隊行為在成長期趨于理性,規避團隊的成長風險,降低團隊成長成本。
目中有劍。評價與考核機制,是保證團隊公平、公正、高效運作的決定性因素,沒有具體的、可衡量的、可定額的、限時的考評體系,要實現項目的終極目的,只能是“水中撈月”。項目可采取KPI崗位績效模式,分層、分級制定考評辦法,拉開考評空間,細分考核距離,實現團隊的績效分級、分類考核。
總之,“握劍管理”模式,是為了讓項目員工在系統、嚴格、規范的管理體系中有序運行,這是打造卓越管理團隊的堅實基礎。
練劍以強本固基
項目管理重在執行,沒有執行的管理只能是“空中樓閣”,而沒有引導、沒有方法、沒有套路的執行,只能是“病急亂投醫”的盲目之舉。因此,這個階段的項目管理人員,要將“心中之劍、手中之劍、目中之劍”合為一體,緊密聯動,形成合力,并循環往復,養成習慣。練劍之要在于業精于勤,熟能生巧。
心中常浮劍。項目開工后,每一階段的工期節點,每一流程的質量控制,每一環節的安全操作,每一環節的技術控制都應先有總體策劃和思路,階段實施步驟與措施。此時項目管理團隊可通過導師帶徒,進行傳幫帶,在師傅的領導下練劍;可通過本單位以往工程的施工經驗進行揣摩,在學習的基礎上“悟劍”;可通過參觀考察其他單位施工經驗,在借鑒的幫助下“舞劍”。同時通過不斷的總結工作中常出現的管理漏洞,質量通病防患,安全隱患的控制,資源組織的科學性等環節,進行不斷的反思與總結,以便不斷改進管理水平。
手中常舞劍。管理之道在于持之以恒。特別是一些大型項目,由于工期緊、規模大、多點開工,因而必須有精謀的策劃、精心的組織、精細的管理、精準的控制才能有條不紊的推進;同時特大型項目往往技術含量高、工程復雜、工序多、組織協調難度大、技術難度大,因而必須集合企業綜合實力和技術,全力突破,才能在關鍵時刻“亮劍”。企業管理的根本在于創造效益,即使“劍”舞得再熟,但沒有一招制敵的本事,只能是“假把式”。因此,一是要熟悉監理的管理套路,將其“劍譜”牢記于心,然后采取有效接招之術,并讓各個崗位因地制宜制定應對之策;二是要熟悉業主的關注重點,將其關注的重點按層次、比例進行排列并依此找到解決之策,先以滿足業主第一需求為出發點,與業主建立相互信任、互相協作的關系,才能有序推進各項工作開展;三是通過精細的管理,縝密的組織,嚴格的管控,并輔之以科技創效,實現應得之利。
目中常看劍。管理的修為在于內省與自省,既要看清自身之劍的路數,做到收放自如,又要看準對手的路數,以變制變,以動制動。項目工期有節點控制和階段性任務,管理團隊要隨時關注進度的要求,適時調整人、財、物資源,適時組合各類資源,既不為搶抓工期盲目投入勞務、物資資源,造成管理窩工和物資積壓;又不忽視工程質量而盲目追求速度,給后期施工帶來隱患和經濟損失。練劍者最忌把底牌全“亮”在敵手之前,要做到有的放矢,懂得收劍、藏劍之道。在與業主打交道過程中,要根據業主的不同階段的需求和關切重點,做到分而治之,條塊協調,始終圍繞業主需求,合理調整用劍節奏和練劍之效。在施工環節,應特別關注樣板引路,讓管理者眼中有“劍”,作為作業層參照,保證施工的質量。
佩劍以升華管理
練劍者若能劍術精湛,名孚眾望,自然可以把劍配在腰際,不必時刻拿在手中,此時管理者要做到“心中常存劍,手中常撫劍,目中常視劍”。佩劍不是裝腔作勢、故弄玄虛,而在于時常鞭策,警示提醒。
心中常存劍。此階段,項目管理團隊都已熟悉各項管理制度、各類條例準則、各項工藝流程。對內熟悉具體工作流程,對外熟悉如何與業主、監理自如的開展對接,而此時管理者也是最易掉以輕心、驕傲自滿的階段,如果不常熟悉合同條款,不常重溫責任目標,就會滋生惰性,產生麻痹思想。因此管理者必須隨時保持清醒,時常回顧目標與壓力,時常明晰前行方向。
手中常撫劍。佩劍者,劍雖不在手中,但在腰間,可隨時出鞘,但不輕易亮劍。因而項目管理者要發揚“劍”+“胡蘿卜的藝術,做到以劍止劍,恩威并重。即在管理過程中加強檢查考評,對在過程管理中常犯的錯誤要及時修正,對作業層要多用激勵手段,提高其工效;對管理人員和分包管理要多用正向激勵,鼓勵工作中的先進,鼓舞各層級的工作激情。項目可通過星級員工、創效明星、先進專業分包、節能標兵等評比活動,也可通過百日大戰、勞動競賽等形式提升項目整體氛圍,推動施工生產不斷掀起高潮。
目中常視劍。佩劍者不是“謙謙君子”,但其手中之劍絕不輕易出招;佩劍者更不是招搖過市,其手中之劍在關鍵時刻會手起刀落,快刀斬亂麻。因而管理者要善用民主與集中的管理方式,發揚員工的民主意識,集思廣益,集小智為大智,積小勝為大勝。項目上可開展五小成果、小改小革、金點子等活動,讓員工發揮聰明才智;同時,此階段管理者要以公平的管理尺度、規范的管理秩序進行管理,讓勞務作業層,專業分包層,嚴格按照游戲規則辦事,讓其深知保質保量完成工作是應盡職責,違規操作或偷工減料等行為將受到處分。
掛劍以成就自我
練劍者若劍術精湛、出神入化,則手中無劍,腰中亦無劍,卻能心中有劍。此時,持劍者已深知安人之道,有威似無威,無威卻自然有威。然而掛劍絕非封劍,當眾不練暗中練,白天不練晚上練,不然就會日久生疏。
手中無劍。此時管理者已進入“此時無聲勝有聲,此時無劍勝有劍”的新境界。管理團隊不會關注細枝末節的瑣事而將精力放在一些重點環節、關鍵環節及影響項目未來價值創造的重大事項上,這些大事往往決定項目的最終走勢。同時管理者要狠抓創新工作,用高品質管理、先進的工作方式、創造性的工作模式,引領行業的科技水平,提升項目整體科技水平,以科技優勢打造項目優勢,以科技優勢贏得價值創造勝勢。
目中有劍。這一階段管理者要懂得充分授權,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管理者要因時而動,因勢而為,既要管理整合物的資源,把優質物資資源放在功效罪的環節上,又要整合人力和勞務資源,把合適的人力資源放在合適的崗位并進行及時動態組合。項目領導者要把老虎型的員工放在生產部門經理或工長崗位,讓其在一線大膽管理現場,并與勞務分包、專業分包進行充分對接;把考拉型的員工放在質量控制或技術崗位上,讓其發揮認真、嚴謹的長處;把貓頭鷹型的員工放在商務管理崗位上,發揮其專注、不放棄的強項;把孔雀型的員工放在辦公室或人力資源崗位上,發揮其活潑開朗、熱心快腸、表現能力強的優勢;把變色龍型的員工放在與業主、監理或政府、社會等的對外溝通崗位上,發揮其靈活機動,左右逢源的特質。總之,讓員工在各自合適的崗位上自由馳騁,自由發揮!
心中有劍。無論練劍、佩劍,還是掛劍都要審時度勢,做到知行合一,心劍合一。管理者已經對項目各項工作有深刻而全面的了解,既形成了一套能夠激發團隊成員積極性的手段和方法,又形成了一套公平、公正、公開的績效考核制度,管理者要切實將考核落到實處,真正發揮績效考核獎勵優秀、鞭策后進、查漏補缺的作用。項目管理團隊還可利用小、靈活、適用的方法調動員工的積極性,真正將關心、關懷與關愛溫暖送到員工心田。如開展解決青年員工婚姻大事的社會聯姻活動,關愛員工心理健康的心理援助行動,減輕員工工作壓力和豐富員工生活的各種文娛活動、談心活動、大講堂活動等。
懸劍以抱團作戰
懸劍是練劍的最佳狀態,劍影無蹤,卻又無處不在;劍不再是武器,已然成為一種力量和精神的化身。項目管理的第五個階段,也是項目管理的最高境界,是團隊追求的最佳狀態。在這一階段團隊成員有一種神圣的使命感,追求的是一種的工作的樂趣和成就感,此時團隊管理者已進入“劍在心中,手中無劍,目中無劍”的絕佳狀態。
心中有劍。此時管理之“劍”在每個成員心中,人人心中有一把神圣之劍。“劍”已化作一種超越制度和組織之外的一種職業化精神。每個崗位員工都把項目的工期、質量、安全、效益放在最高位置,把團隊的榮譽和價值放在最高位置,每位員工都有一種為項目終極目標不懈努力的使命感與責任感,也有一種為項目整體榮譽奮斗的歸屬感和成就感。管理者可以在項目先樹立先進典型、崗位標兵以樹立榜樣。
手中無劍。此時團隊的每個成員都懂得自我學習、自我管理。學習已成為一種習慣,管理已成為一種藝術。管理者已無需導師引路,無需強制性培訓,已懂得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法自我學習,苦練內功,提升自身素質,也懂得自覺管理自己的行為;各項工作也能做到合理的工序連接,上下環節配合默契,一切按既定計劃推動,一切按照既定計劃執行,每一個分項工程,每一個分包單位都為榮譽而盡責,為責任而盡職。此時管理者已懂得把前階段項目可以把已取得好做法、好經驗在整個項目推廣,讓員工自覺對標立桿,自覺借鑒吸收。
目中無劍。這一階段團隊的最大特點是無邊界管理和跨部門協作。管理者懂得以柔情管理、溫情方法、人性化舉措去呵護員工、愛護員工,讓員工自我監督,自我約束;如開展讓員工家屬走進項目體驗施工現場激情,開展評定年度最佳賢內助、最佳家庭、模范夫妻等活動。此時團隊已成為一個大家庭,每個團隊成員都感到家庭的溫馨。不僅如此,團隊每個崗位員工都明白項目每一件事不僅是某個人的事,而是項目整體的利益,因而在工作上主動有為,無縫對接,相互補臺;積極建言獻策,大膽創新工作,團隊的戰斗力和工作效能提升到了極致。
(文/李坤岳 作者系中建三局第二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企劃部經理)
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南四環西路186號漢威國際廣場二區9號樓5M層西區郵編:100070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