俯瞰成都天府新區,由著名設計公司阿特金斯設計、中國華西企業有限公司承建的希頓國際廣場似一顆鉆石,在眾多高層建筑中格外奪目生輝。
該工程3幢高達168米的建筑均采用三角形水晶體造型設計,共同構成一個大型三角水晶體建筑群。3幢單體建筑采用多立面棱角切割手法,以上寬下窄的單體設計配合165.8米的高度,打破常規平衡,予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
鋼筋與型鋼柱的“結”
該工程是由希爾頓酒店、超甲寫字樓、公寓式辦公樓組成的綜合體建筑群,總投資20億元,總占地20余畝,建筑面積23.85萬平方米,地下4層,地上37~41層,建筑總高168米。基礎采用筏板基礎,結構形式為含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的框架-核心筒結構。
該工程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主要有十字型鋼柱、雙十字型鋼柱、斜十字型鋼柱、H型鋼梁。大量使用40毫米、45毫米、60毫米等高強度且具有Z向性能要求的厚鋼板,型鋼用量約1.1萬噸,最大單層單件吊重量約10噸。
該工程最復雜的“結”是型鋼柱框架節點鋼筋密集,多根梁與型鋼柱正交和斜交。應力集中會大幅降低型鋼柱承載力,因此型鋼柱腹板承受不了“千瘡百孔”的梁主筋穿孔。為解決這個問題,部分梁主筋應該采用焊接,但是某些梁筋位置無型鋼柱加勁肋可供焊接。為提供型鋼柱加勁肋,可以增設牛腿板,但這又導致了柱鋼筋受阻。除了貫通筋,如果全部采用焊接,則存在著某些梁筋位置的工作面空間無法進行焊接操作和某些梁筋位置既無加勁肋也無法增設牛腿板的問題。
設計柱箍筋肢數太多,若按設計詳圖箍筋大量穿過型鋼柱腹板,既操作難度大、效率極低,又勢必加重型鋼柱“千瘡百孔”。
解開“一團亂麻”
為解開鋼筋與型鋼柱的“結”,項目部成立了土建與鋼結構共同組建的技術攻關小組。經過多次會商探討,一張張手畫草稿、一份份CAD制圖、一個個 Tekla Structures三維建模擺在項目部施工人員的面前,大家的眼睛看得迷糊了、手機被往來討論問題的電話燒燙了、茶余飯后也在細細思量……
項目部對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的每一個典型框架節點都做了詳細的深化設計,精確到每一個鋼筋孔的定位,每一塊牛腿板的設計,每一根鋼筋是貫通還是焊接,是彎錨還是專用接駁器連接。經過反復討論、修改調整,并經設計復審,最終定稿成型,用于指導型鋼加工廠和工程現場的施工作業。
經過凝聚集體的智慧,總體方案最終確定了,項目部決定對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施工采取鋼筋穿腹板、焊錨、彎錨、連接接駁器等多種措施,這樣既保證鋼筋貫通率,又保證施工可操作性,所有穿孔和輔助構件焊接均在工廠預制成型。
“結”終于一個個被解開、理順,由于工程規模及鋼結構體量巨大,技術成果是厚厚的一大摞鋼結構深化設計圖,復雜的型鋼柱框架節點在大家心中從“一團亂麻”變成了一幅“幾何派”的立體畫卷。
解“結”游刃有余
經過無數個日日夜夜的技術攻堅戰準備,項目部首次在酒店地下室負四層墻柱、負三層梁板試用該設計成果,取得較好的效果,此次的成功得以讓這項技術在項目后續施工中推廣。項目部對鋼筋與型鋼柱的“結”越來越得心應手,可謂“游刃有余”。
雖然工程困難重重,但項目部始終以華西“善建者”的標準要求自己,團結一心,刻苦鉆研,戰勝了一個又一個困難,攻克了一道又一道難關。經過精心施工,該工程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施工通過驗收,觀感質量優良,得到了各相關單位及社會業界的一致好評,為型鋼混凝土組合結構施工交上了完美的答卷。
項目部在施工中創新的技術榮獲中建協QC成果一等獎。該工程于2012年8月通過省市標準化工地驗收后,2012年12月順利通過省市優質結構工程驗收,為工程最終目標(魯班獎)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目前,希頓國際廣場工程正在進行裝修和安裝工程,即將進入收尾和竣工清理階段。項目部將再接再厲,做好后續工作,完成項目目標。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