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經蘭州市慶陽路的市民會發現,在蘭州市博物館對面,一座極具視覺沖擊力的歐式雙塔建筑已經“花容初現”。雄偉的建筑造型、純正的歐式風格、華美的石材、精美的裝飾……誰能想到15年的“爛尾樓”實現了華麗轉身,成為慶陽路上的一顆明珠,而甘肅第七建設集團就是這一變化的締造者。
演繹華麗轉身
15年前,位于蘭州市慶陽路75號的甘肅國際貿易大廈工程從1995年開工建至地上8層后因資金等原因停工,成為了全市人民最為關注、議論最熱的爛尾樓項目。2009年,在廢棄長達12年之后,蘭州市政府通過招商引資,將原甘肅國際貿易大廈立項為中科大廈,正式投資建設,取而代之的將是一座集現代化、功能化、高端化于一體的綜合性商業大廈,建筑面積11萬平方米,建筑總高度158米。
2011年,甘肅第七建設集團八公司憑借先進的技術、良好的口碑、雄厚的資金和完善的管理體系,承接該工程的裙樓加固及塔樓施工任務。
俗話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歷經短暫的喜悅之后,面對裙樓加固難度大、塔樓工期緊迫、建設方要求嚴格和工程質量標準高等現狀,公司一方面組建強有力的項目班子,選拔精湛的施工隊伍,籌備前期工作并接手加固作業;另一方面選派施工技術全面的管理人員,盡快熟悉圖紙、策劃現場臨設搭建和組織相關機械設備進場,同時抽調生產技術骨干與設計、勘探等單位溝通,及時破解技術難題。
破解加固改造難題
當前期工作步入正軌之后,首先面臨的是加固改造難題,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是整個項目能否高質量完成的重中之重。
雖然原工程已完工的裙樓部分的承重結構保有一定的負載量,但是為了保證整體重新改造后的工程質量,提高改造后樓體的堅固程度和抗震級別,在改擴建中,項目部必須重新高強度、大容量地加固28座承重柱及承重墻。同時由于原樓裸露時間較長,結構安全存在很大隱患,為了保障后期使用和加固作業有序安全進行,必須重新對主體結構進行加固改造。
地處繁華商業地段,人流過往密集,怎樣做到拆除噪音、粉塵不擾民、不傷及過往行人是項目部面臨的考驗。先拆除再加固不僅緊迫的工期不允許,建筑結構安全也不允許這樣做。對此,項目部只能是一邊拆除、一邊進行技術處理,安全防護工作成為懸在項目部頭上的一把“利刃”。
在新增核心筒、加大框架柱和增大框架梁施工過程中,項目部一邊拆除、一邊加固,既要保證結構安全萬無一失,還要保證拆除墜落物體對建筑結構以及施工人員不造成傷害。
在集團公司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和公司領導的高度重視下,項目部通過制定專項方案、分解目標和落實責任人,加強過程控制和細化工作步驟,在全體人員的齊心協力、共同參與和高度重視下,保證了加固施工圓滿完成,為后期塔樓的如期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愈合城市傷痕
在接下來塔樓施工中,難度最大的是鋼結構施工。根據施工方案,鋼筋必須準確無誤地通過型鋼柱,為此,公司專門召開了設計、甲方、監理和施工單位共同參與的協調會,均沒有拿出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在項目部苦思冥想毫無頭緒之際,一位幾天沒來上班的分管鋼筋的施工員拿著一份完整的型鋼柱加工圖,興致勃勃地找到項目經理說:“技術難題終于解決了!”一頭霧水的項目經理接過圖紙后一臉詫異。
事后才知道這位職工之所以沒來上班,是把自己關在房間,通宵達旦連續數日通過CAD制圖和反復核算,最終歸類匯總出一份完整的加固制作圖。該施工圖得到了設計、監理等單位專家的認可。
針對中科大廈結構特殊、樓層高、柱體尺寸大、15層以下采取鋼柱結構等復雜特點,項目部在進行了大量的檢測、盤點、吃透圖紙的基礎上,成功攻克了高支模結構、大跨度、破壁加固等技術難題,按照合同約定保質保量地完成了施工任務,實現了主體工程的順利封頂。
歷經三年的拆除加固和塔樓施工,原先的爛尾樓已經重新煥發出了熠熠生輝的奪目姿彩,“城市傷痕”終于愈保,爛尾樓破繭成蝶,成為蘭州市一道亮麗的城市風景線。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