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千年流淌。在寬闊的江面上,滿懷豪情的中建三局人開啟了建設跨江大橋的筑夢之旅,先后將湖北省新建的四座漢江大橋悉數納入囊中,武漢西四環線漢江特大橋的承接無疑為這段激情澎湃的筑夢之旅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建設者用智慧和汗水譜寫了一曲威武雄渾、無私奉獻的壯美樂章。
人才支撐筑堡壘
武漢西四環線漢江特大橋跨越漢江兩岸,北起東西湖,南接蔡甸,屬于武漢四環線的控制性工程。大橋長909米,主梁為雙邊箱截面,梁高4米,寬44米,設計標準為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設計時速100公里/小時。
該橋是武漢四環線施工難度最大、技術要求最高的標段,業主對管理團隊人員配備提出了嚴苛的標準——必須“有職稱、有經驗、有業績”。中建三局過去沒有類似橋梁施工的先例,項目班子的組建一度成為制約工程順利進展的“絆腳石”
為打消業主疑慮,中建三局三公司通過“獵頭”引薦等手段,最終吸納了5名“有著豐富造橋施工經驗的”專業人才,將他們安排到項目經理、總工、生產經理、安全總監等關鍵崗位,為施工順利進行提供了強大的人才支撐。
“打鐵還需自身硬,”這是項目經理李衛紅經常對員工說的一句話。他曾主持過汕頭海灣大橋、武漢天興洲大橋等工程建設,榮獲“魯班獎”工程項目經理、全國建筑業企業優秀項目經理等稱號。作為項目“主帥”,他十分注重人才培養,致力于將團隊打造成“公司造橋的中堅力量”。項目制定了完善的人才培養制度并開設工地夜校,李衛紅親自登臺為員工傳授多年橋梁施工經驗;安排技術、工程、商務、物資幾大主要部門青年實行輪崗制。通過一年多的鍛造,項目員工綜合素質得到極大提高,大批青年能獨當一面,成長為“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
技術創新克難關
武漢西四環線漢江特大橋擁有三“最”:主橋面總寬43.6米為世界同類型橋梁之最;混凝土箱梁采用的牽索掛籃重達280噸,規模為國內之最;主跨360米,是千里漢江之上主跨最大的橋梁。
“橋梁越寬就越難建,該工程的施工難度可與長江大橋相提并論。”李衛紅告訴記者:“寬幅橋梁對混凝土的抗力、抗收縮和耐久性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工程開裂風險極高。如何杜絕大體積砼、寬幅箱梁砼開裂是擺在所有人面前的難題。”
項目成立“李衛紅創新工作室”,中國建筑總公司總經理官慶親自為工作室授牌,并寄予厚望:“要以高度負責任的態度、飽滿的熱情、求真務實的作風開展科技攻關,打造精品工程。”領導的殷殷叮囑給予項目團隊極大動力。為一舉攻克寬幅箱梁混凝土防裂技術,李衛紅帶領技術團隊日夜奮戰,由于國內沒有相同橋梁施工先例,他們四處查閱國外同類橋梁施工資料,并采取分小組討論和集中研討相結合的方式開展科技創新,共開展小組討論30余次,集中研討10余次;同時項目聘請清華大學教授馮乃謙等國內知名專家,組織開展高性能混凝土研究,經過反復試驗,最終確定了適合大橋建設的最優混凝土配合比。
項目技術攻關取得累累碩果:主塔墩樁基施工時,針對兩個主墩不同地質條件采用不同接力成孔工藝,使得100根主墩樁基全部實現一類樁,并確保主塔墩樁基在汛期來臨前完成施工,該工法已申報湖北省省級工法;主墩承臺大體積砼施工采取仿真計算、布置冷卻水管、降低砼的入模溫度等溫控措施,有效控制了大體積砼易出現溫度裂縫的質量通病;索塔施工創新工藝,采用新型鋼錨梁加混凝土的組合結構等,相比傳統工藝既縮短了工期,又提升了工程質量。
激情爭先譜華章
在武漢西四環線漢江特大橋的施工建設過程中,處處展現了中建三局人激情超越、奮勇拼搏的豪情,“敢為天下先永遠爭第一”的大旗在漢江上空高高飄揚。
為了迎戰這座具有挑戰性的橋梁,項目經理李衛紅白天跑現場、指導施工生產;晚上跟工程、技術人員一起討論施工方案,手把手的為員工傳授施工經驗,辦公室的燈經常亮到凌晨。由于長期高負荷的工作壓力,他本就單薄的身體累倒了。有一次,他腹部隱隱作痛好幾天了,卻沒有告訴任何人,直到有一天,他現場檢查樁基,痛得臉色發青被旁人發現。那時他已經直不起腰。即便躺在了醫院的病床上,他問得最多的問題是:“現場施工現在進行到哪一步了?漢江汛期沒有提前吧?”他的心中只有漢江大橋。
由于工程戰線長,很多職工一忙起來連口水都顧不上喝,蔡家甜等幾個小伙子因此得了結石病,可面對緊張的工期,他們沒有因病多請一天假,帶病堅持工作是常態;項目經理助理汪寶的父親今年8月突遇車禍,他當天趕去醫院打點好一切后,第二天就來項目上班;項目測量負責人熊偉一直沒抽出時間回家擺酒結婚,無奈只有在工地舉行婚禮......
開工兩年來,項目成功攻克“寬幅箱梁混凝土防裂技術”,實現安全“零事故”,勇爭質量“排頭兵”,在湖北省交通廳開展的湖北省公路重點工程質量工作排名中,從92個施工單位中脫穎而出,獲得第5名的佳績。
風勁帆滿海天闊。中建三局武漢四環線漢江特大橋項目全體將士正以更加飽滿的斗志投入新一輪建設,大展鐵軍勁旅雄風,誓將天塹變通途,讓炫麗的“虹橋”凌空飛跨漢江。(黃卉 何登輝)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