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著36年歷史的“國門第一橋”——北京首都機場滑行東橋,橫跨華北地區最繁忙的高速公路——首都機場高速公路,每天有18萬輛來自四面八方的汽車從它的腳下駛過。7月20日,在河北建設集團空港分公司建設者的手中,舊橋已被成功拆除,一座嶄新的鋼結構橋屹立在航站樓南側,在過去的3個多月里,一場驚心動魄的戰斗在這里上演……
挑戰:全力以赴地應對
滑行東橋連接機場西側滑行道與貴賓樓停機坪,是T2航站樓及貴賓樓連接西跑道的咽喉要道。近年來,因飛機通過頻繁及融雪劑侵蝕,橋面系、橋梁上部及部分下部結構等均受到病害侵蝕,無法滿足使用要求。4月8日,河北建設集團空港分公司成功中標滑行東橋翻建工程。這個造價3200萬元的項目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不斷交通施工的高要求牽動著眾人的心,特別是施工過程中還影響到國家領導人出行的交通特勤,如發生問題將造成較大的政治及社會影響。這就意味著在拆除和安裝過程中,如果掉下一塊沙石、一滴水、一粒焊花,其后果和影響就可能不堪設想。這一難度無異于虎口拔牙,每個人的心里都為之捏著一把汗。
當年的設計者已經無法找到,僅存的部分圖紙無法反映幾次加固的情況;接縫處防水層損壞,水滲入時間較長,造成了混凝土強度降低,鋼筋腐蝕,為切割和吊裝帶來重重困難。
這項工程受到了集團和分公司領導的高度重視。集團領導高秋利、劉永建帶領相關人員幾次親臨現場給予指導支持,定為集團重大危險源加以重點控制。集團副總裁、空港分公司經理呂謙將工程定為一把手工程,委派分公司生產經理高忠文任項目經理,主任工程師王根懷任項目總工,組織最好的團隊全力打好這場攻堅戰。每周監理例會呂謙都會參加,他幾乎每天都去現場查看。挑戰面前,公司上下擰成一股繩,從容應對。
難關:齊心協力地攻克
滑行東橋橋長50米,寬60米,有“全國第一寬橋”之稱。整個橋體重約5000噸。為保證萬無一失,項目部請來了國內資深的橋梁專家進行方案論證,決定使用金剛石繩鋸,采用靜力切割方法將整個橋體切成240塊,最大的一塊長21米、最厚處1.2米,重150噸,每拆一步都要經過精密的受力計算,一邊拆除,一邊觀察,一邊摸索總結。124次的吊起,就是124次的心驚膽戰。項目部創造性地自行研制了3個長16米、寬9米的可移動式鋼結構防護棚,一舉解決了防水、防落物、防焊花的難題,保證了橋下機場高速的正常運行,僅此一項就投入110萬元,該系統正準備申報民航優秀設計獎和民航科技進步獎項;自行制作了可移動、升降的臨時支墩,還在臨時支墩的外圍又加設了一道“保險”,以防止個別司機撞到支墩;投入30余萬元在進出京方向發放限高提示卡,并在新聞媒體上刊登消息提醒過往司機,確保超高車輛繞行……
該項目自4月8日開工,2個月后,舊橋的最后一塊梁成功拆除,甲方建設部部長到現場摁動了摁紐……
拼搏:無怨無悔地奉獻
緊張的工期是擺在大家面前的又一道難題。該橋不通將影響首都機場航班率延誤5%,營業額每天影響20%。120天的工期面臨著架橋機安裝拆除,舊橋預應力箱梁的拆除,新橋鋼箱梁就位、焊接,鋼肋板鋪裝鋼筋,橋頭搭板拆除、新建,橋面鋪裝,橋下加固,阻尼器安裝等工作。面對如此緊張的工期,項目部采取24小時值班制度,人員兩班倒、人歇機械不歇,爭分奪秒地抓進度、搶工期,管理人員經常連續幾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
一次跟甲方領導聊天時,大家開玩笑地說,“項目工期是90天,實際應該是180天,因為我們是白天黑夜都沒停過。”甲方領導說:“不對。按照一天8小時的工作制度,我們的工期應該是270天。”大家都笑了。
經過大家的艱苦奮戰,6月26日,新橋的最后一道箱梁成功合龍,首都機場股份公司總經理張光輝在主持儀式時高興地說:“滑行東橋的不安全因素這么多,情況如此復雜,項目班子能在這么短的時間打贏這場硬仗,充分說明這是一支吃苦耐勞的團隊,是一支信得過的隊伍,河北建設特級企業當之無愧!”
中國工程建設網首頁 | 關于我們 | 聯系我們 | 管理案例 | 會議活動 | 施工企業管理雜志 | 我要投稿
版權所有:北京華信捷投資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施工企業管理》雜志社
地址:北京市西城區阜外大街22號外經貿大廈6層東區郵編:100037電話:010-68520349傳真:010-68570772E-mail:sgqygl@chinacem.com.cn
京公網安備 11010202007072號 京ICP備09092133號-1 Copyright ?2000-2015 中國工程建設網 保留所有權利